天天看点

家庭版秋梨膏,帮你不咳嗽

作者:康宁之道

咳嗽也许算不上大毛病,却是藏不住掖不住地“小”问题,感冒咳嗽的、天冷了咳嗽的,甚至无缘无故就是不停地咳。其实不只是肺系的问题能引发咳嗽,五脏六腑的问题都可能导致肺气上逆,使人咳嗽不止。下面为大家具体介绍。

清代名医程国彭在《医学心悟》里说咳嗽说得很妙:肺就像个大钟,从外面敲会响,从里面敲也会响。要想它不响,光去磨这个钟,锉这个钟,是没有用的,把钟磨破了,有东西敲它,它该响还是响,是不是这个道理?

咳嗽,就像是钟在响。它响,不光是钟内部的原因,还有敲它的原因。从外面敲叫外因,引起咳嗽的外因包括风、寒、暑、湿、燥、火;从里面敲叫内因,引起咳嗽的内因包括劳逸、情志、饮食、炙煿(熏蒸内蕴)之火。所以,治咳嗽的大原则是有外因就把外因解除,有内因就把内因解除。病因一解除,没东西敲“钟”了,人自然也就不咳嗽了。

怎么解除这些内外因就是技术活了,程国彭先生是在“止嗽散”的基础上根据原因进行药物加减的。止嗽散由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七味组成,方子不大,但是我建议大家把治疗的事情交给专业医生,不要给自己生搬硬套、对症下药。了解一下不只是感冒能引起咳嗽,心里有这根弦就可以了。

比如有的朋友咳嗽,细问一下,就是源于一次生气,一着急就咳嗽,咳得两侧肋骨都疼,胸闷憋气,不咳嗽的时候也会长吁短叹,这是什么?这就是肝咳,需要在润肺的基础上增加疏肝理气的方法一起来止咳,比如柴胡疏肝散、逍遥丸、加味逍遥丸等,或者用玫瑰花、佛手、新会陈皮等代茶饮。

还有一些上年纪的朋友,没有感冒也会咳嗽吐痰,或者吐出的根本不是痰,而是口水,咳得腰酸背痛,甚至咳嗽的时候大小便都会出来一点,这是典型的肾虚咳嗽。肾虚不能纳气,气的升降就不好,需要在润肺的基础上增加补肾的治疗。怎么补呢?以虚火旺、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为主要表现的是肾阴虚,中成药可以用六味地黄丸,饮食可以选择黑芝麻、核桃、桑椹等;以怕冷为主要表现的是肾阳虚,中成药可以用金匮肾气丸,饮食可以选择生姜、羊肉、韭菜等。

此方既能润肺止咳、生津利咽,又可顾护脾胃、健脾利湿,因为培土生金,属性为土的脾胃调养好了,属性为金的肺也会得到滋养。

家庭版秋梨膏,帮你不咳嗽

材料准备雪花梨1000g,蜂蜜100g,生姜10g,麦冬10g,川贝2g,百合10g,茯苓10g,罗汉果半个,大枣20g。提前泡百合、茯苓、麦冬半小时,川贝研细粉。梨洗净榨汁,不加水,文火熬,不断撇去浮沫,熬至剩1/2量。加入生姜、百合、罗汉果、大枣、茯苓、麦冬,武火烧开后,文火熬30分钟以上,过滤渣滓,留下汤汁。不断用小火熬制浓缩汤汁到约1/2量,加入蜂蜜,熬制到挂旗状态撒入川贝粉,收膏完成,大概出150~180ml成品,充分晾凉后,装入无水无油的洁净瓶子中冷藏保存,每天取1~2勺,调至温水中饮用即可。或者慢慢小口含咽,让高浓度的秋梨膏缓缓地通过咽喉部。

这款梨膏特别适合由阴虚肺热引起的咳嗽喘促、痰涎黏稠、胸膈满闷、 口燥咽干、烦躁声哑等症状。虽然加入了生姜、茯苓、大枣等温热且健脾的物品,但是膏中养阴生津的寒凉物品较多,脾胃虚寒、手脚发凉、大便溏泻、阳气虚的人以及3岁以下的小宝宝要慎重使用,以免加重虚寒的症状。此外,由于秋梨膏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也最好不要食用。

如果咳嗽症状一直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有所加剧的话,应该到医院及时就诊,就像前面我讲的一样,咳嗽的原因很多,秋梨膏也只是缓解症状的方法之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