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的成功,我们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词就是勤奋努力。
因为从小就喝了太多鸡汤,就被教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道酬勤”,听过了太多头悬梁锥刺股一类的励志故事。
因为我们都觉得像苏秦一样没钱、没有背景、没有爹可以拼想要成功,除了头悬梁锥刺股的加倍勤奋和努力还能怎样?
苏秦不就是靠悬梁、锥刺骨一番苦读才挂得六国相印吗?
匡衡小时候凿开墙壁,借邻居家的烛光读书成才,这就是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还有囊莹映雪的孙康和车胤,虽然家贫可是经过一番努力最终都成了栋梁之材。
千百年来无数人不都是靠勤奋努力成功的吗?
努力在我们眼里就是拼意志力。如果你还没有成功,那是因为你不够努力。如果某人成功了,那一定是因为他很努力。
然而现在很多人虽然很努力,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够晚,却依然很穷并且越忙越穷, 显然有些努力并不能帮我们改变命运。
苏秦真是靠努力成功的吗?
不如我们先来还原一下苏秦头悬梁梁锥刺骨的真相。
苏秦家境普通为了改变命运拜鬼谷子为师学习谈判和游说,学成后又变卖家产才凑足路费去游说秦惠王,结果失败。灰头土脸回到家、又被哥嫂嫌弃众人耻笑,大家都觉得他没啥真本事。
他实在没脸出门只好把自己关起来,痛定思痛,他又改读《太公阴符》这本兵书,这才有了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一年后揣摩出合纵连横之术后放弃秦国而改去游说小诸侯国,后来赵国先采纳了他的意见才有了六国联盟抗秦,他挂六国相印的成功。
苏秦的第二次游说为什么会成功?
两次有何不同?
难道是因为他第一次不够努力或者运气不好吗?
其实,苏秦第一次失败是因为他没找准自己的定位。
当初他去游说秦惠王,这相当于一个三本毕业生、没资源、没背景一上来就应聘上市公司高管、还直接见董事长,你觉得能成功吗?
我们今天觉得苏秦的老师鬼谷子很牛,其实当时鬼谷子是个隐士,没有后来这些徒弟给他扬名,根本没人知道他是谁。后来破解苏秦连横之术的张仪就是苏秦的师弟,还有军事家孙膑和庞涓都是他的师弟,但他们成名都是在苏秦之后。
而当时初生牛犊的苏秦觉得出门只要一报出老师的大名别人就不敢小瞧,自己这些年学了一身本事,只有去秦国这样的世界500强上市公司才能发挥,才配得上自己。于是就变卖家产花钱托关系到处借钱装逼,一身名牌穿得像个土豪去见秦惠王,一开口就指点江山说秦国该如何吞并诸侯统一天下。
这完全就是开口就是大战略、月薪10万才起步、刚出校门没被社会捶打过的莽撞少年的架势啊!
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不知道自己该干啥,能干啥,这显然是个失败的职场定位。
苏秦第二次为啥能成功呢?
因为找准了用户痛点,满足了需求。
苏秦不是个死脑筋,第二次他把知识活学活用充分发挥了学霸潜质。
苏秦被秦惠王赶出来回家又被哥嫂无数白眼一番数落,满腔热血鸡血被现实一番捶打,你要是个愤青受得了吗?
于是顺势就搞出个“头悬梁锥刺股”行为艺术的大动静来,为的是向全世界宣告: “我可不是一般人!名校毕业,你们别狗眼看人低!”
你们不是没人知道我是谁吗?那我就“头悬梁,锥刺股”事件营销先打造个人品牌,没成想这招千百年来竟然成了吸引眼球打造网红的传统套路。
经过复盘他发现只靠老师鬼谷子那套销售话术没点干货想忽悠住秦王那些老江湖绝对是做白日梦,于是就改读《太公阴符》的兵书,他仔细研究国际局势和各国之间的利害关系,最终制定出了抱团取暖求生6国合纵的总体策略,这回算是话术和权术双剑合璧了。
当时秦国非常强悍,其他六国都处在随时被灭的生死关头,抱团取暖是大势所趋,只是缺个敢管事的带头大哥。
而赵国是秦以外最强的,已经做大哥梦好多年了,所以他游说赵王一拍即合,拿下了赵国其他5个也就势如破竹了。
下面我们从三个维度来拆解一下苏秦的成功就更加清楚了。
从时势角度看,强秦统一六国志在必得,其他弱国抱团取暖求生都是生存本能大势所趋,只能顺势而为。另外赵国领土和秦直接接壤实力又强是秦国当时第一个打击对象,生存压力最大所以态度会最积极也应该第一个被拿下。
从价值角度看,苏秦游说秦王说统一六国却没有具体方案等于是说废话,没有给客户提供价值必然失败;第二次游说5个弱国主张搞联盟缓解生存压力改变世界格局,这对各国都有利当然到处受欢迎。
最后从人性角度看,赵王想当带头大哥多年而不得,其他5个弱国想抱团取暖这都是潜在需求,只是多年苦于这事没人张罗自己又都不方便直接说,结果苏秦先干活后收费当各家代言人(先联盟后6国拜相)穿针引线,大家当然求之不得。
所以第二次苏秦天时地利人和他全占了,成功就是必然。
苏秦第一次失败,并不全因为他是个穷学生,而是没能力、没能量、所以不成;第二次成功他依然是个穷学生能力也没多大提升,但不同的是这回有趋势这个巨大的势能给他加持能量、顺势而为成功就是必然。
成大事者求诸于势不责于人。
用今天雷军的话来说这时的苏秦就是一头站在风口上的猪,这就叫趋势赋能,这就是顺势而为的趋势的力量。
其实我们听了这么多年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都把勤奋当成了他成功的原因完全就是本末倒置,请问千百年来有哪个个人的力量能够抗衡时代的大趋势呢?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中说成事要懂得连点成线顺势而为。
苹果手机的成功就是顺应了手机智能化的趋势,在技术方面手机、mp3和电脑三者连点成线组合创新,在智能化时代的大趋势推动下快速成功的,这就是点线面体顺势而为的科学发展观。
那么,苏秦从鬼谷子那里到底学到了什么?
苏秦靠点线面体,连点成线成功,他的师弟张仪同样靠此成功。
纵横家的精髓不是如何说话,而是纵横思考,因势利导点线面体发展,这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