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寻味武汉:汉味酥糖,品传统年货,享儿时记忆

寻味武汉:汉味酥糖,品传统年货,享儿时记忆

汪玉霞古法手作糕点

揉捻故事,包裹情感,附着滋味

小心翼翼历经百般工序

是岁月寄予人们的心动味道

武汉的老街小巷里

藏着她的儿时记忆

家家的大铁皮盒子里深藏美味

仿佛一个永远取之不尽的聚宝盆

又白又香又酥的大京果

又绵又软又韧的酥糖

又纯又正又甜的杂糖

童年美食记忆中“三大金刚”

只要成功拥有

便成了老巷子里最引人注目的“零食大佬”

午后,痴于名声的小弟们

一面以动漫贴纸作为信物

一面以珍藏弹珠当做交换品

在糕点面前,成就了她的童年“高光时刻”

寻味武汉:汉味酥糖,品传统年货,享儿时记忆

辗转多年,每到临近节日之际

总在不经意间想起儿时味蕾的记忆

蛋酒冲泡下京果旋转跳跃的醉香

上颚到舌尖微抿的软糯,入口即化时的微甜口感

一块酥糖入口满是绵软醇香

纯正杂糖五谷丰登的团圆滋味

满满都是时光里自然熟悉气息

偶然忆起,竟也是心动之感

寻味武汉:汉味酥糖,品传统年货,享儿时记忆

从记事起,爷爷就是胡须花白

爱喝点小酒,爱唠点小嗑,爱打点小牌

还爱用那一嘴大胡渣子戳我的小脸蛋

爷爷疼我,疼的程度超乎一般

小学六年,没吃过学校的饭菜

翻山越岭送去各样喜欢的吃食

各个节日的红包奖品,从未短缺

第一次吃酥糖

就源于春节爷爷所专有的美味传承

“酥到骨子里,甜到心坎里”

寻味武汉:汉味酥糖,品传统年货,享儿时记忆

小时候不懂酥糖的“酥”有什么讲究

见过汪玉霞的手工制作才知道

这酥,是纯手工一遍又一遍的翻叠

新鲜面粉、营养黑芝麻、优质麦芽糖

多种材料层层揉转

滚薄再翻叠

才有了入口时的酥松香甜

寻味武汉:汉味酥糖,品传统年货,享儿时记忆

按、拿、碾、捏、推、压、切

数十道工序打磨层层香酥

绵软不粘牙、松紧有质、柔中带韧

首次吃,欣喜试探它的口感

越发小心翼翼,却入口即化,不留一丝痕迹

汪玉霞的酥糖

是他小心翼翼筹备的节日惊喜

不经意却成了牵绊一生的回忆

寻味武汉:汉味酥糖,品传统年货,享儿时记忆

妈妈爱吃汪玉霞

爸爸只要经过店子,就会带满满一袋回家

20年,一直如此

年轻时,日子苦

家里的钱都用于日常开支

柴米油盐之后再难有多余

妈妈好甜,也爱零食小嘴

爸爸是厨子,没少从厨房偷拿点心回家

偶尔也会自制一些糕点给妈妈

妈妈说:“怀孕时,她想吃酥京果

爸爸便走遍大街小巷找到最正宗的酥京果”

用白瓷勺碾碎

倒入刚冲好的蛋花汤

搅匀趁着热气,连嚼带饮,一口而下

全身热气腾腾,甜从心起~

酥京果

成了父母之间20年里心照不宣的情话

寻味武汉:汉味酥糖,品传统年货,享儿时记忆

汪玉霞酥京果

讲究慢工出细活,因油酥而成

回油后表面有点泛黄,酥脆爽口

小块糯米各个发泡成圆形似鸽蛋

色泽金黄,内形成丝瓜囊,一捏即碎

做法讲究,手工打磨,像极了印在骨子里的柔情

细品才明白其中滋味

换种方式品尝,更显浪漫温情

传承经典技艺,坚持匠心手作

武汉人好这口老味儿

不仅在其味,更在其心

寻味武汉:汉味酥糖,品传统年货,享儿时记忆

疫情之后的第8个月

从小女孩到为人母

从栖居老家到辗转武汉

从无所畏惧到无比惜命

从实现财富自由到身体健康就好

我们在经历与失去后

学会懂得生命、生活、家人的可贵

曾埋怨父母不理解

曾埋怨生活不公平

曾埋怨城市不温暖

疫情之后,纵然感觉一切都难能可贵

父母健康、生活幸福、城市安全

团聚时笑、分别时哭、感动时温暖

七情六欲跃然世间

喜怒哀乐尽能展现就是幸福

最近,临近元旦春节

选购了几款应季小食给三五好友寄去

酥京果、酥糖、杂糖、花生糖、龙须酥…

一句“一切都好,勿念”

用汪玉霞的甜跨过2020的坎坷波折

来年都是甜蜜幸福

寻味武汉:汉味酥糖,品传统年货,享儿时记忆

这是汪玉霞的时光机

酸甜苦辣咸皆是人生百态

沉浮数百年

刻印下无数家庭的缩影

年幼时喜它的甜感

长大后惜它的情怀

年老后懂它的百态

这是汪玉霞

一个有故事的味蕾记录家

感恩有你们,一起见证世纪沉浮,人情冷暖

愿所有的坎坷都停留在2020

愿汪玉霞的甜能抚平岁月波澜

愿彼年遗憾都在今年化为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