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玉霞古法手作糕點
揉撚故事,包裹情感,附着滋味
小心翼翼曆經百般工序
是歲月寄予人們的心動味道
武漢的老街小巷裡
藏着她的兒時記憶
家家的大鐵皮盒子裡深藏美味
仿佛一個永遠取之不盡的聚寶盆
又白又香又酥的大京果
又綿又軟又韌的酥糖
又純又正又甜的雜糖
童年美食記憶中“三大金剛”
隻要成功擁有
便成了老巷子裡最引人注目的“零食大佬”
午後,癡于名聲的小弟們
一面以動漫貼紙作為信物
一面以珍藏彈珠當做交換品
在糕點面前,成就了她的童年“高光時刻”
輾轉多年,每到臨近節日之際
總在不經意間想起兒時味蕾的記憶
蛋酒沖泡下京果旋轉跳躍的醉香
上颚到舌尖微抿的軟糯,入口即化時的微甜口感
一塊酥糖入口滿是綿軟醇香
純正雜糖五谷豐登的團圓滋味
滿滿都是時光裡自然熟悉氣息
偶然憶起,竟也是心動之感
從記事起,爺爺就是胡須花白
愛喝點小酒,愛唠點小嗑,愛打點小牌
還愛用那一嘴大胡渣子戳我的小臉蛋
爺爺疼我,疼的程度超乎一般
國小六年,沒吃過學校的飯菜
翻山越嶺送去各樣喜歡的吃食
各個節日的紅包獎品,從未短缺
第一次吃酥糖
就源于春節爺爺所專有的美味傳承
“酥到骨子裡,甜到心坎裡”
小時候不懂酥糖的“酥”有什麼講究
見過汪玉霞的手工制作才知道
這酥,是純手工一遍又一遍的翻疊
新鮮面粉、營養黑芝麻、優質麥芽糖
多種材料層層揉轉
滾薄再翻疊
才有了入口時的酥松香甜
按、拿、碾、捏、推、壓、切
數十道工序打磨層層香酥
綿軟不粘牙、松緊有質、柔中帶韌
首次吃,欣喜試探它的口感
越發小心翼翼,卻入口即化,不留一絲痕迹
汪玉霞的酥糖
是他小心翼翼籌備的節日驚喜
不經意卻成了牽絆一生的回憶
媽媽愛吃汪玉霞
爸爸隻要經過店子,就會帶滿滿一袋回家
20年,一直如此
年輕時,日子苦
家裡的錢都用于日常開支
柴米油鹽之後再難有多餘
媽媽好甜,也愛零食小嘴
爸爸是廚子,沒少從廚房偷拿點心回家
偶爾也會自制一些糕點給媽媽
媽媽說:“懷孕時,她想吃酥京果
爸爸便走遍大街小巷找到最正宗的酥京果”
用白瓷勺碾碎
倒入剛沖好的蛋花湯
攪勻趁着熱氣,連嚼帶飲,一口而下
全身熱氣騰騰,甜從心起~
酥京果
成了父母之間20年裡心照不宣的情話
汪玉霞酥京果
講究慢工出細活,因油酥而成
回油後表面有點泛黃,酥脆爽口
小塊糯米各個發泡成圓形似鴿蛋
色澤金黃,内形成絲瓜囊,一捏即碎
做法講究,手工打磨,像極了印在骨子裡的柔情
細品才明白其中滋味
換種方式品嘗,更顯浪漫溫情
傳承經典技藝,堅持匠心手作
武漢人好這口老味兒
不僅在其味,更在其心
疫情之後的第8個月
從小女孩到為人母
從栖居老家到輾轉武漢
從無所畏懼到無比惜命
從實作财富自由到身體健康就好
我們在經曆與失去後
學會懂得生命、生活、家人的可貴
曾埋怨父母不了解
曾埋怨生活不公平
曾埋怨城市不溫暖
疫情之後,縱然感覺一切都難能可貴
父母健康、生活幸福、城市安全
團聚時笑、分别時哭、感動時溫暖
七情六欲躍然世間
喜怒哀樂盡能展現就是幸福
最近,臨近元旦春節
選購了幾款應季小食給三五好友寄去
酥京果、酥糖、雜糖、花生糖、龍須酥…
一句“一切都好,勿念”
用汪玉霞的甜跨過2020的坎坷波折
來年都是甜蜜幸福
這是汪玉霞的時光機
酸甜苦辣鹹皆是人生百态
沉浮數百年
刻印下無數家庭的縮影
年幼時喜它的甜感
長大後惜它的情懷
年老後懂它的百态
這是汪玉霞
一個有故事的味蕾記錄家
感恩有你們,一起見證世紀沉浮,人情冷暖
願所有的坎坷都停留在2020
願汪玉霞的甜能撫平歲月波瀾
願彼年遺憾都在今年化為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