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七岁的晋成帝在叛军囚禁之下表现得泰然自若,而母后则被逼而死

作者:宝读春秋
七岁的晋成帝在叛军囚禁之下表现得泰然自若,而母后则被逼而死

生于乱世司马衍,面对叛贼处泰然。

稳固政权性恭俭,德行足以比先贤。

在前面的文章中,宝哥介绍过了东晋的第一位皇帝司马睿和第二位皇帝司马绍。今天我们来讲第三位。

东晋的第三任皇帝名叫司马衍,即晋成帝,他是司马绍的长子,母亲是明穆皇后庾文君。司马绍英年早逝,汉成帝即位时只有四岁,由庾太后临朝称制,由老臣王导和外戚庾亮辅政。

庾亮疑忌大臣,不断排除异己,扩大自己的势力。

当时镇守江北的一名将领苏峻,因在平定王敦的叛乱时有功,威望甚高,表现出骄傲之气,渐显不臣之心。

七岁的晋成帝在叛军囚禁之下表现得泰然自若,而母后则被逼而死

为除掉苏峻这个隐患,庾亮就征召苏峻入朝任职,想趁机拿掉苏峻的兵权。

苏峻当然不会应命,在几经逼迫之下,苏峻终于起兵造反,史称“苏峻之乱”。由于庾亮不断地错误指挥,朝廷的军队战败,苏峻攻入都城建康。

庾亮逃出京城,王导留下来保护晋成帝。苏峻敬重王导,没有杀他,但一段时间之后,王导感到害怕,还是带着两个儿子跑了。

苏峻进建康后,表现极为残暴,烧杀抢掠。庾太后不堪其辱,忧伤而死。庾太后到底受了什么侮辱,大家自己想去吧。

七岁的晋成帝在叛军囚禁之下表现得泰然自若,而母后则被逼而死

这时七岁的晋成帝不知是年少无知,还是少年老成,面对苏峻的囚禁苛待,他竟然毫不畏惧,只知道埋头读书,泰然处之。

后来朝廷军推举陶侃为最高统帅,率领各路盟军打败苏峻,苏峻兵败被杀。

祸乱被平定之后,王导回来继续辅政,当然免不了被陶侃揶揄一番。而庾亮知道自己在这件事上过错极大,便上表请求辞职,要归隐山林。晋成帝没有同意,最终让庾亮镇守芜湖。

这就是晋成帝当皇帝期间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

等晋成帝长大后,他勤于政事,诏举贤良,政权趋于稳固。晋成帝还颇为节俭,有一次,他想要盖一间射箭练习室,预算要用四十金,晋成帝就因费用太高而作罢了。

虽说晋成帝的雄武气度不及他的父亲晋明帝,但恭俭的品德倒是足以追溯先贤了。

对了,晋成帝还是一位书法名家,有资料记载他的书法“劲力外爽,古风内含”。

本来他是有机会成为东晋的中兴之帝,可惜他跟父亲一样,也是个短命皇帝,只活了21岁。临终时,晋成帝的两个儿子年龄尚小,有大臣建议他立弟弟司马岳为皇位继承人,晋成帝欣然应允,算是为国家做的最后一点贡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