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届进博会出现特别的一幕,由位于日本北海道喜洋洋高尔夫度假村株式会社精心甄选的10幅中国古代书画,一出现便成功吸睛。
署名徐熙的《鹦鹉图》
极具代表性的第一幅是署名徐熙的一幅作品。徐熙,何许人也?随便打开百度百科,就能找到他的介绍:徐熙,五代南唐杰出画家,金陵(今南京)人,一说钟陵(今江西进贤)人。出身于“江南名族”。生于唐僖宗光启年间,后在开宝末年(公元975)随李后主归宋,不久病故。一生未官,郭若虚称他为“江南处士”。沈括说他是“江南布衣”。其性情豪爽旷达,志节高迈,善画花竹林木,蝉蝶草虫,其妙与自然无异。
有评论家认为,南唐徐熙独创了工笔没骨画法。宋代沈括形容他的画“以墨笔为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与“黄家富贵不同”,更显“野逸”。
署名宋代赵佶的《竹桃溪凫图》
第二幅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宋代赵佶的作品。赵佶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宋徽宗,宋朝第八位皇帝。这位帝王在艺术上的造诣远超政治。他的书法在学黄庭坚、褚遂良等的基础上,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瘦金体”,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笔势挺劲飘逸,独树一帜。
他在诗词书画各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绘画,尤其是花鸟作品,精工富丽,寓物賦形,随意以得,笔驱造化,形神并举。劳伦斯在《中国艺术和中国建筑》一书中曾说,赵佶的画写实技巧以“魔术般的写实主义给人以非凡的诱惑力”。
可以说,徽宗赵佶是历史上唯一真正拥有较高的艺术涵养和绘画才能,并真正称得上画家的皇帝。
署名清朝傅山的《初月帖》
傅青主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一起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
傅山于学无所不通,经史之外,兼通先秦诸子,又长于书画医学。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傅山的草书圈眼多,繁而不乱,于郁勃浑脱之中,又有逸岩之态”。 他同时是著名的道家学者,哲学、医学、内丹、儒学、佛学、诗歌、书法、绘画、金石、武术、考据等无所不通。他被认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