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贾平凹的小说《暂坐》——西京城里单身女人的浮世绘

作者:孙老师阅读写作课
贾平凹的小说《暂坐》——西京城里单身女人的浮世绘

30多年前,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贾平凹的故事:年轻作家贾平凹有多么勤奋与多产,语文老师的眼里写满了崇拜。语文老师让我知道了贾平凹,后来我成了贾平凹忠实的读者。

贾平凹的小说大多具有浓郁的西北乡土气息,和我成长的环境非常相似,他近几年的小说《古炉》《秦腔》《高兴》《带灯》我都读过,也都触动了我,特别是小说《秦腔》,早在2005年作者就以敏锐的眼光在小说中反映了城市化进程对农村生活方式及习俗的冲击和挑战,《秦腔》让我对他心生敬仰。

2020年出版的小说《暂坐》,我今年才读,城市题材的作品我迟迟没有入手,担心自己接受不了他的城市题材风格,没想到刚读第一章,就让我沉浸其中,想一口气读完,小说应验了作者的话“风格虽变,风骨没变”,虽然是城市题材,但爱与温暖的好人设风格没变。

贾平凹的小说《暂坐》——西京城里单身女人的浮世绘

《暂坐》是写一群女人的故事,我对写女人的故事感兴趣,就像《三国演义》和《红楼梦》,我可以一遍又一遍地读《红楼梦》,却是硬着头皮也没有读完《三国演义》。《暂坐》就是一本现代版的《红楼梦》,《红楼梦》写一群豆蔻年华少女在大观园中的生活,《暂坐》写一群离婚女人在西京城里围绕暂坐茶庄所发生的故事,看完书,我和作者一样的纠结。

小说中的茶庄很高档,经营茶庄的女人海若很漂亮,围绕着海若的一群女人也很漂亮,她们在西京城里活得光鲜自在,非贵即富,都是离过婚的女人,没有婚姻,又渴望爱情,于是报团取暖,寻找精神和金钱上的依靠;她们经济丰盈,大多有自己的公司,出手大方,注重姐妹情谊,她们因生意利益需要而结识,最后因利益冲突而分散。

海若的生意好,有名人羿光罩着,给她免费题写茶庄的牌名,给她和姐妹们免费写字,给海若介绍生意资源,比如省委秘书这样的权力中心人物。她们以暂坐茶馆为圆心,以海若和作家羿光为中心,不断地向外辐射,一幅幅众生相就活灵活现地呈现给读者。

海若虽然有钱,但不是为富不仁者,她美丽善良,有情有义,组织大家照看生病的姐妹夏自华,还有夏自华的母亲和儿子,细腻周到到让人感动;海若很仗义、公正,姐妹之间,有什么矛盾,都是海若出面调节,不偏不倚,中正公允;海若还笃信佛教,花大钱装修茶庄二楼,打算用来接待活佛,海若是作者极力赞美的女人。

可是我从小说的字里行间似乎看到了作者的矛盾和纠结,海若的众姐妹看似体面,实则内藏龌龊;看似大方,实则精于算计;作者极力要塑造她们光鲜靓丽的一面,柔情似水的一面,有情有义的一面,却无法掩盖华美背后的阴暗肮脏,其实这就是真实的都市生活。

模特出身的夏自花身患癌症去世后,才露出未婚生育的孩子和煤老板的关系,她是地道的小三,还留了个私生子;西京城里有23套房产的富婆应丽后,对金钱还是充满了贪婪,还落得个骗财骗色的下场;严念初为了钱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可以不要,和别人的孩子还理直气壮地留给丈夫,还分走了一半的家产,为了医疗器械生意,不得不在王院长面前低头哈腰,甚至算计了朋友应丽后;名人羿光和众多女人们不清不楚的关系;海若利用店员和茶庄行贿;徐栖和司一楠的同性恋……

这是一幅活生生的市井“清明上河图”,漂亮的女老板、能说会道的店员、摸不准心思的官员、停车场的收费员、讨债公司的小混混、还有无药可救的夏自花所在的医院......每个人的生活有时候风生水起,有时候狼狈不堪;有时候游离在生死边缘,有时候岁月静好;有时候是迎接活佛的庄重严肃,有时候抽烟喝酒打麻将......生活的天空时而充满雾霾,时而天朗气清。

有人说《暂坐》里是贾平凹笔下的欲望之都,里面尽是无处安放的灵魂。其实,我觉得浮在空中的繁华,终要落幕;不是诚实劳动所得,终要吐出去;小人得一时之意,君子受一时之辱。所谓的姐妹情深背后,只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君子之交淡如水,不和物质利益挂钩的友情才是坚实的。

借用书中的对话结尾:

“咱们姊妹们都是在你这儿抱团取暖,一把散沙你把它捏成了一团。”

众姐妹都点头称是,可是一旁的羿光听了,却不以为然:

“一个个都是些刺猬的,抱团取暖着倒也相互扎的疼,一把沙子能握吗,越握越从指缝漏的。”

贾平凹的小说《暂坐》——西京城里单身女人的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