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窄之道》
有一种思想,可以阅读,可以聆听,可以分享……它无处不在,却又悄无声息,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哲学,它就是——“宽窄之道”。2018年12月8日至2019年9月14日,从冬至到初秋,40位名家连续在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纵谈“宽窄之道”,四十种精神意向蔚为大观。这也让《宽窄之道》一书成为当代人文随笔新经典。11月4日, 封面新闻记者获悉,即日起,《宽窄之道》图书在成都双流机场、成都天府机场以及杭州、胶东、重庆、西安、海口共计7大主流城市机场的蔚蓝书店进行了书籍形象展示,读者朋友也将在7个城市的31家蔚蓝书店阅读、购买到这本书,成为人生旅途的伙伴。
惊
喜
《宽窄之道》入驻7大机场 一本可看可听的“人生之书”
宽与窄,天地轮回、人生圆融。宽窄看似中庸之道,其实是生命哲学。宽窄哲学博大精深,是四川文化的代表和符号,是一种记忆和传统,也是一种品位和价值。放眼望去:曹廷华,车延高,邓凯,傅天琳,龚学敏,何开四,侯志明,胡弦,霍俊明,吉狄马加,贾梦玮,蒋登科,蒋蓝,李钢,李后强,李瑾,李少君,李元胜,刘笑伟,刘萱,罗伟章,吕进,马原,米瑞蓉,缪克构,邱华栋,丘树宏,荣荣,孙卫卫,谭继和,田耳,王久辛,吴传玖,徐则臣,阎安,杨克,叶延滨,曾凡华,张新泉,周啸天等40位名家,他们有的是专职作家,有的是学者,有的是艺术家,有的是企业家、资深媒体人,这些在各个领域内卓有建树的文人墨客才子专家们纵论“宽窄之道”,顿悟道德物势之机。
吉狄马加
吉狄马加《宽窄的诗性哲学》
据了解,《宽窄之道》图书在杭州、成都、胶东、重庆、西安、海口等全国7大主流城市机场蔚蓝书店进行了书籍形象展示,读者朋友也可在7个城市的31家蔚蓝书店阅读、购买到这本书。在候机时,不妨放下手机,暂停匆匆脚步,偶尔驻足,翻翻这本《宽窄之道》,或者作为旅途的心灵之书,一定会让你欲罢不能。
《宽窄之道》这本书集40位名家之大成,博谈妙解,以自身经历纵论人生宽窄之道,顿悟道德物势之机。非常适合用声音来传递,因为声音是“人格魅力体”的介质,能比文字更容易展现40位名家的人格魅力,让内容变得易懂、易吸收。 如果想让眼睛休息,不妨聆听喜马拉雅中的”宽窄之道“专辑,我们在朗读中,获取他们的灵魂;在朗读中,获取精神的力量。
振
奋
四川省作协12位副主席 《宽窄之道》作者占四席
11月2日上午,四川省作协第九届全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锦江宾馆举行。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九届全委会主席、副主席、主席团委员名单。根据选举结果,1名同志当选为四川省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委会主席;12名同志当选为四川省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委会副主席;23名同志当选为四川省作家协会第九届主席团委员。阿来当选四川省作协主席。代勇(笔名达真)、伍立杨、李怡、杨红樱、张勇、罗伟章、侯志明、骆平、袁野、龚学敏、蒋蓝、谢正贵当选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让人振奋的是,侯志明、龚学敏、罗伟章、蒋蓝均为《宽窄之道》的作者。
我们可以翻开《宽窄之道》领悟他们的人生哲学——
“人生无处不宽窄,其实,宽不一定就是好,窄也不一定就是坏,就像高低轻重粗细大小无对错好坏一样,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侯志明在《宽窄之道》中如是说。
侯志明
侯志明《人生无处不宽窄》
我们可以阅读龚学敏在《有一种宽叫做把水切薄》中的诗性:“大开大合不是一种创作手法,它是诗人对待世界的一种态度,一种做人的境界。这一点,装是装不出来的,就与对宽窄的认知一样。”
阅读罗伟章《宽窄之道》中的开阔:”我不仅要说世间的宽和窄取决于不同的标准,还要说世间无所谓宽窄。如宽一样窄,如窄一样宽,有了这等心境,就能拥有舒阔的人生。“
蒋蓝在《宽窄之道》中提及“宽窄哲学恰恰是中道精神的灿然落地,这是步入成都深处的的秘道,由此我们领略一座因水而生的大城,一座诗意叠兴的古城,一座秀美温润的丽城,一座现代时尚的宜居之城。 ”如今,蒋蓝已经基本上完成了近60万字的《成都传》的艰苦写作,全书分成了七个板块,六十九个章节,贯通了成都平原这个空间,从宝墩时期开始,一直到一九四九年为止。 蒋蓝表示:“作协副主席这个头衔,听起来很辉煌,它既是一个对文学荣誉的肯定,同时,也是一种压力,对自己写作的压力,必须拿出更好的作品。”
悲
伤
著名诗人傅天琳走向生命的果园 《宽窄之道》忆果园成绝响
10月23日,传来一个悲伤的消息: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原副会长、重庆市作家协会荣誉副主席、重庆新诗学会会长、《银河系》诗刊主编、重庆出版社编审、全国新诗(诗集)奖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获得者傅天琳,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10月23日11时03分在重庆逝世,享年75岁。
傅天琳1946年1月生于四川省资中县。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她曾在重庆市北碚缙云山农场种果树。期间,她在诗和生活的感召下,开始尝试写诗,并于1978年参加重庆市文学创作会。因她的文学创作生涯启蒙于果园,多以果园、果树为题材,因此傅天琳也被读者们亲切地称为“果园诗人”。
为《宽窄之道》创作《叶脉上的路》一文时,傅天琳开头就对果园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就是那个叫缙云山农场的果园,在物质和精神同样贫瘠的年代,用她仅有的不多的粮食和最干净的雨水喂养了我。一个刚满15岁没读过多少书的青年,在山野获得了最初的诗歌启迪。 有了诗就有了眼界,诗有多宽,眼界就有多宽。“
如今,我们只能聆听傅天琳老师来自天堂果园的吟诵:从一片飘落的叶子,我看见了一棵树的五脏六腑,看见了人的一生:飘,极尽辉煌地飘/它谢幕的姿态/多么从容、镇定、优雅/历尽万紫千红的旅行/就要静静地到达……生前,傅天琳老师一往情深地偏爱柠檬,曾出过一本诗集叫《柠檬叶子》,而她已经幻化成一株不卑不亢的柠檬。
<b>【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