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军上尉威拉德接到总部的命令, 去寻找脱离了美军的科茨上校,把他带回来或者是杀了他。科茨曾经有着辉煌的历史,但如今却已陷入疯狂。他在越南境内建立了一个独立王国,推行着野蛮、血腥、非人的残暴统治,还不时地向美军进行疯狂的近乎妄语的广播宣传。威拉德率领一小队士兵沿着湄公河逆流而上,穿越丛林前往越南。在寻找科茨上校的过程中,威拉德几乎横穿了整个越南战场。他目睹了种种暴行、恐怖、杀戮与死亡的场景,深深地受到了震撼。在不断的杀戮之中,威拉德也几乎变得疯狂 。
终于来到了科茨的恐怖王国。他们落入了科茨的手中,受到了严酷的折磨。但这却也使威拉德得以直接面对科茨。科茨本可以杀死威拉德,但他却没有这样做,他借助威拉德的手完成了渴望已久的死亡,终于从这个疯狂的世界中得以解脱。而威拉德也深深地体会到了人类心中的邪恶与黑暗,体会到了邪恶所引起的疯狂。土著们跪倒在他面前,他实际上已取代了科茨。 对这一切感到由衷地厌恶的威拉德拉起同伴,登船离去。科茨的疯狂被制止了,但在整个越南战场上,恐怖与杀戮仍然在疯狂地进行着。
关键词:
战争 人性的黑暗

这是一部黑暗的电影,这也是一部光明的电影。
这是一部反越战的电影,这也是一部对所有战争进行控诉的电影。
也许是巧合,当911事件发生时,这部电影也在当年重映了,重映的版本时长3小时16分,把以前一些考虑到当时观众无法接受的影像增加了进去,使这一部伟大的作品更加丰满,重映时收获好评不断,同时也让美国人再一次反思了战争的后果。
根据美国预算与管理办公室(omb)的统计,越南战争(1965-1973年)的官方实际军事支出是1347亿美元,65万名军人参战,死亡5.8万,30万人受伤,2500人失踪。"战争创伤综合症"更是导致许多归国后的退伍军人自杀,自杀的原因是什么,也许这部电影可以给出一部分答案。
在一片战争的火海中,影片拉开了帷幕,有人为和平而生,有人为战争而生,为战争而生的没有战争则无法去适应现实的生活,在旅馆里的威拉德在等着,期待重回战场,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对于他来说,也许生来就是要成为一名战士。
在行将崩溃时,等来了一个任务,原来另一名军官在战争中比他更加疯狂,科茨上校曾经是美军的骄傲,属于精英中的精英分子,但是战争已经让他变得疯狂和残暴,在美军一些高官看来,这是已经脱离了控制的定时炸弹,那只有派人去解决这枚炸弹,而威拉德终于可以重回战场去解决定时炸弹。
重回战场,他能找回自己吗?
只闻其声,未闻其人,科茨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不是如同上级口中说的那样疯狂,在近三个多小时的电影中,前2个半小时,威拉德一边穿过越南战争,一边不断的通过资料去构建这个人,资料中显示他是一个如此完美的人,但是为什么会变得残暴和疯狂呢?
战争到底给战士们带来的是什么?如今当许多美国人开始回味这场美国参加了十多年的战争,为什么会败得如此惨烈是许多人想了解的,原因可能很多,电影则通过一些侧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战争与冲浪谁重要
美国在越战中的行动代号据说有上千号,而弧光行动则是其中一个,当一行人在威拉德的带领下逆河而上时,刚好赶上了次行动中的一处,而行动的长官与其说是在打仗,不如说是在游戏人生,把战争当成游戏来看待,给每一个死亡的敌人发一个死亡扑克,告诉来人他们在和谁作对,要轰炸远程的丛林,不是因为可能有敌人,只是担心有人,那就先炸了再说,让他有足够的空间呼吸自由的空气。
一边是登陆轰炸,一边安慰老百姓说我们是来帮助你们的,正如一帮官兵跑到一个村庄中,说因为有土匪所以我们来帮助你,帮助的办法就是先烧杀抢一阵,然后再给点面包大米,先大棒再温柔,面对毁坏的一切,这到底是破坏还是帮助呢?
天上飞机吊着一只牛从天飞过,一群士兵在牧师的带领下祈祷上天给赐予食物,晚上再吃着美味的牛排,食物真的是从天上带下来的,不过不是上帝,是用自己的飞机从一群百姓手中拿来的。
听说威拉德要去的地方是个冲浪圣地,那不管是不是有危险,爱好冲浪的老大命运直升飞机回总部选择一个好的冲浪板,准备去冲浪了,与其说是去打仗,不如说是去冲浪。
原来看上去一片祥和的村庄因为美军的到来变成了一片火海和战场,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护送威拉德过来,是自己过来冲浪,战争变成了自我爱好的幌子,在现代化武器的打击下,村庄里的越共根本没办法抵抗,但是受到的损失也不小,有平民拿着炸弹冲进直升飞机,这场战争也许打击了敌对势力,但是平民受的损害会更大。
为什么美国在越南的战场上无力回天的原因也在于,当战争无差别进攻的时候,受到伤害的平民可能就会变成下一个潜在的敌人,而这样的敌人会无穷无尽的产生。
威拉德看不下去,到了目的地把上校的冲浪板带走,结果还被上校开着直升飞机在河上喊话还回冲浪板,战争原来就是一场游戏而且,战争不重要,冲浪是件重要的事,特别是有一个好的冲浪板更重要。
封面女郎的光鲜与卑微
逆河而上的过程,威拉德不断的继续读着科茨的过往,疑问一个接着一个,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已经离开了越南战场却执意要返回越南战场,他看到了什么,又想要做什么,一切都在疑惑中。
战争的残酷性才看完,战争的戏剧性又来了,威拉德路过了一个娱乐场,为了所谓的行动庆祝开了一场欢迎各位小姐的演出,极具诱惑的演出结果变成了一场闹剧,舞台上这些小姐们活得光鲜亮丽,做出各种简单却诱惑力的动作,但是真实却隐藏在黑暗中。
光鲜和卑微是对好姐妹。
有时光鲜的表面可能有着令人无法想象的背后,两桶汽油的代价,在威拉德置换之下,换来了给队员们与这些女郎共度春宵的机会,有人乐意,有人拒绝,不管乐意与拒绝,小姐们无法拒绝这样的事,她们只是战争的武器之一,安慰这些大兵孤独的心,但是这些女孩子的心谁来安慰,nobody。
战争已经让爱情走开,在这里只有一夕欢乐,却没有长久的爱情。
战争与无辜
上校为了冲突,可以随时发动一场不需要事先规划的战斗,而在战斗中平民百姓也一样遭受苦难。
在战争中,没有哪一个可以大言不惭的说自己是干净的。当面对一个平民百姓的船只时,有人坚持要去检查一下,而在战争这个无形的魔力压迫下,结果是走火了,只是平民百姓的船只而且,但是却被这一小队人屠杀。
当最后一个姑娘还有一口气的时候,这些人又要开始发挥人道主义精神,把姑娘送到最近的友军手中抢救,而威拉德却最终补上一枪,彻底的把这块遮羞布撕开,已经杀了这么多人,还要在乎这一个?
战争的残酷性就在于,敌人和无辜的如何去分清,当无差别轰炸时,一切慈悲都是虚幻的,残留下来的只有战争的残酷性。
殖民者的夕阳
当在武力跑到别人的土地上,占据了一块地然后开始宣布,这是我的地盘,我的地盘我做主。
一群法国人固执的坚守在据说是父辈打下来的土地上,坚称这是我的家园,永远不会失去这片土地。
但这个世界已经不一样了,无论是美国人还是法国人,终究不是这一片国土的人民,他们只能是一个外来者。法国人的情怀可能正是美国一些政客们的心思,我们是来帮助这些人的,我们不是来殖民的,我们是有着伟大理想的人。
而冲锋陷阵的人只是一群没有目标,没有理想,在越南战争上以战争为乐,以他土当作故土,并假装营造出家的氛围,但这里到底是不是家呢?
有些军人想回家,有些军人把这里当作乐园,那些舞台上被迫表演的八月小姐们想回家,但是命运并不在自己的手中,而在于一些政客的手中。
穿越了几乎所有越南的美军战场,这一行人终于来到了目的地,一路上威拉德研究的人终于要揭开真实面目了。
在这个小国度里,并没有诗人,只有一个神,那就是科茨上校,遍布营地的死者都在述说着一个事实,生命在这里只把握在一个人的手中,要你生,你就生,要你死,你就得生,并没有任何理由可谈。
在科茨的心目中,这一切太恐怖了,但是自己却无法摆脱这样的困境,所以明明有无数机会可以杀掉威拉德,但是却并没有这样做,他倒是希望通过威拉德的手让自己能够逃避这无边的恐惧。
他们两者实在太相像,而事实正是如此,当终极掉了科茨后,威拉德在一群盲目崇拜的原著民眼中又变成了如同科茨般的存在,但是脑海中的那个恐怖的回响,却是促使威拉德离开了这个独立的王国。
科茨说过的那个故事,当他们去给一帮农村的孩子种牛痘时,当再回去时却看到一堆曾经种过牛痘的小孩子们的胳膊,好心为什么会带来更残忍的事?
一只手拿着枪,一只手拿着鲜花说我是来帮助你们的,在这些被帮助的人眼中,也许离得远远的,不要来干涉才是最大的帮助。
但是,政客们不这样想,战争不这样想,哪怕有一两人要这样想的时候,只能变成他人眼中的疯子,疯狂的不是某个人,疯狂的是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