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爱摆POSE的赤颈鸫

青海新闻网讯 赤颈鸫,西北城市常见的林鸟,也是我拍摄的鸟类中肯摆pose,让我尽情拍照的鸟儿。

只要有闲暇,我就早出晚归,到海棠公园、南山公园、西山林场、湟水湿地寻鸟、拍鸟。西宁南山,鸟类的乐园,我的拍鸟宝地。这里的鸟类不下三十多种,仅我见到、拍到的就有旋木雀、戴菊、金丝雀、啄木鸟、锡嘴雀、大、斑鸠、伯劳、太平鸟、赤颈鸫等十多种鸟。

这里不得不说,喜鹊虽为吉祥的益鸟,但对拍鸟人来说,这家伙很不上相,极少有人拍它。其一,拍的鸟有眼神光是上品。喜鹊的头颈是黑色或深蓝灰色,无论顺光或逆光,均难见眼睛。其二,喜鹊的领地意识非常强。在它的一亩三分地,这家伙就是十足的“地痞无赖”——拍鸟人到哪里,它就跟随到那里,并发出警告声;你好不容易发现一种鸟,正待“点射”,喜鹊横插一杠子,一通搅和,鸟都惊飞而散;其他鸟类自在欢歌、觅食,喜鹊也老大地不痛快,非得把人家驱逐出境。喜鹊的生存理念是“我在这儿,这地儿就是我的!”就连红隼(鹞子)这等“武林高手”如果遇到喜鹊,也懒得死缠烂打,选择退避三舍。试想,其他鸟儿有喜鹊这样的邻居是何等无奈。

赤颈鸫,凭借迅疾的飞行速度和“利益均沾”的信条,与喜鹊周旋,获得了分一杯羹的权利。

鸟儿的智商不可小觑。要拍好鸟,就要了解鸟,掌握它们的习性。起初,为了拍到生动的画面,我在南山树林一隐秘处,静候一个多小时,见一只赤颈鸫落在了树上,距我十五六米。我佯装没看见它,低头弯腰悄悄向前挪动了四五米后蹲下不动;它警觉地观察动静,稍后,它开始唱歌;我侧身对着它,静候四五分钟,又慢慢向前挪动了三米,偷眼观瞧,它开始放松警惕,挑选爪边的果子打算开饭。约五分钟后我又慢慢挪动了三米,心想,这个距离能拍到清晰的影像了,便悄悄举起相机,屏住呼吸,高速连拍……低头检视照片——鸟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扭动脖颈啄了一粒小果,但果子滑落;鸟儿以百分之一秒的速度探头将果子噙住,正待入喉,果子再次掉落;鸟儿旋即张喙,探囊取物将悬空的果子稳稳卡在口喉间……

作为南山的“义务巡山员”和其他林地的“巡视员”,我与赤颈鸫厮混熟络了。这些地方的赤颈鸫记住了我的身影与气息,见我拍照,不再羞羞答答、躲躲闪闪。

在西山植物园、海棠公园等地,一些赤颈鸫(灰颈鸫)甚至在距离我不足五米时,肯摆出pose,展示它们调皮、生动的生活场景——一只赤颈鸫在草地上啄得一粒红果,不急着吃,先叼在口中再甩头上抛,在空中侧头接住;如此反复数次,再志得意满地吞下;多么和谐自然而愉悦的场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