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马三立拜师细节曝光,师父周德山台上三难徒弟马大学问

作者:津沽一页书
马三立拜师细节曝光,师父周德山台上三难徒弟马大学问

马三立拜师细节

1929年,南市燕乐戏院旁边的恩华公饭馆,马三立拜师仪式隆重举行。

相声大师马三立的长子、著名相声演员马志明也介绍过这段往事。

当时,马三立先生拜周德山先生为师,引保代分别是华子元,燕乐管事李四和张子俊,邀请了戏法艺人罗文涛、评书艺人金杰立等参加了仪式。

仪式开始,保师李四首先发言:“今天邀请各位光临,是为马德禄的三儿子马三立拜周德山为师,又算拜门,又算授业。言明满师以后,给周老师效力一年。授业期间,衣、食、住、行概由师傅承担,出师后自理。三节两寿,拜望师傅,礼有厚薄,各凭天良……授业期间,死走逃亡,业师概不负责。中途辍学,赔偿三年膳费。”接着宣读来宾名单。

焚香后,爷爷马德禄代三立献给师父一包钱,作为见面礼。然后,马三立把写着拜师字据的红帖顶在头上,给师傅下跪,三叩首。磕完头,周德山讲一些鼓励的话。

马三立拜师细节曝光,师父周德山台上三难徒弟马大学问

◆师伯严训话跪拜礼才成

接着,马三立又给师大爷裕德隆磕头。裕德隆是马三立父辈的大师兄,又称掌门师哥,他可代表师父向师兄弟及子侄辈发号施令,评断是非,一般较为严肃,不苟言笑。裕德隆绷着脸说:“学艺不是儿戏。干一行,敬一行,爱一行。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多学多看多想多练,明白相声的道理。许你藏拙,不许你不会,不能敷衍了事,不能糟踏别人的拿手段子。孝敬师傅,如同父母,授业之恩,重如再生,出师也当常记在心,不忘三节两寿,平时常有孝敬。不论师傅有钱与否,是你一片赤诚。还有师大爷、师叔、师哥,待你如亲生手足,亦当敬如亲人!上台兢兢业业,下台沉稳自重。不贫不贱,不奸不懒,守礼守节守义,自甘堕落,祖师爷有眼,天理不容。”

最后又给师大爷、师叔、师哥每人磕三个头,仪式才算完毕,然后放席餐饮,大家聚在一起吃顿饭。

照顾师父周德山

马三立是带艺投师,自然很快就出师开始说相声,据说刚开始颇为自负,周德山则在和马三立捧哏时故意不给他量活,好好的治了治马三立的毛病。有严格的兄长和师父在,马三立的相声底子打得相当牢靠。

马三立拜师细节曝光,师父周德山台上三难徒弟马大学问

晚年的周德山生活境遇很潦倒,据刘立福回忆周德山老了记不住词经常漏翻或翻错包袱。于是马三立就将师父接到自己家中奉养起来。

由于马家是回族,周德山是汉族,难免饮食上有区别。周德山有一次偷偷在袖子里藏了猪蹄子,马三立发现之后毫不介意,立刻让家里人以后给师父单开一个小灶。

1955年,周德山去世,马三立秉承弟子的责任为师父办了好一堂白事。

马三立拜师细节曝光,师父周德山台上三难徒弟马大学问

​马三立被师傅台上“撅人”,三段垫话没入成活。

上次说马三立拜师周德山,后来被师傅在台上“教做人”。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马三立天资聪慧,加上家学渊源,1929年拜师周德山后进步非常快。

周德山发现,马三立开始沾沾自喜了。没有多少文化和理论的师父颇犯踌躇,他想:“这可不行,怎么办呢?”他灵机一动,有办法了!

有一天,台下的观众特别多,许多人就是专门来看马三立的。师父看了一眼洋洋得意的马三立,说:“三立,今儿师父高兴,我要亲自给我的徒儿‘捧’一个。”

三立一听这个高兴啊!他尊敬地问了一句:“师父,咱爷儿俩使什么?”

过去“逗哏”的在台上使什么“活”,一般不跟“捧哏”的商量。“逗哏”的在台上需要用“垫话”中的“包袱儿”试探观众的胃口,然后再根据观众的喜好“入活”。没想到周德山说了一句:“随便!”

台下的观众一看是“周爷”亲自给徒弟“量活”,更高兴了,掌声和喝彩声响成一片,心想这回可来着了。三立也高兴,后台看他们爷儿俩“使活”的人也挺多。

三立简单地铺垫了一个“垫话”,周德山听得出来,徒弟要使《报菜名》。

马三立:您吃了吗?

周德山:嗯,吃的饱着呢!

马三立听完心里就一愣:吃饱了!我怎么入活呀?

马三立:您对我有恩,哪天我得请您。

周德山:我这个人从来不吃请,甭请。

这时候后台的相声艺人就开始明白啦,同时也都给逗乐了。“周爷”要在台上难为徒弟,就是不给“递腿儿”,这“活”可没法使啦。三立在台上汗都快下来了,大伙儿在后台也开始看热闹了。

三立心里着急,脸上还不能显出来,语言还得合情合理,于是又从光棍聊住宅,师父也明白了,他这是要使《夸住宅》。

马三立:您在哪住?

周德山心想,这话问的有学问,只要我回答了住哪,好房,坏房,或没房,有房,正在找房,他都能借题入《夸住宅》。周德山脑子是真快,当马三立问:“您在哪儿住?”

周德山:我住在树上。

马三立:树上?您是鸟啊!

周德山:不是鸟,可在那树上住着舒坦,明白吧?我们家的房谁也甭问,告诉你,我最腻味别人对我们家的房品头论足啦。

马三立心里想,您可够损的,这没法“入活”了。

马三立这时也明白了,师父这是成心难为他。逼急了的马三立问了一句:“您有事儿吗?”“没事儿。”

马三立心想:“没事儿您歇着吧!”他在台上使单口了,心想:您愿意搭句话就搭,不搭话我自己使。虽然也圆满地演完了,但台上可费了劲了,因为所有的“包袱儿”都要靠他自己一个人啦。这次深刻的教训使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艺无止境。

从台上的灵活,到功底的扎实,再到师父的严格要求,马三立最终成为一代宗师是有根底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