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相声门里的“慈父孝子”

作者:县东巷
相声门里的“慈父孝子”

郭德纲有一段时间最爱干的就是指责同行。同时,马季的那句 “我太喜欢这门艺术了,但我太讨厌这支队伍了”的名言也被“好事者”翻出来,以证明郭德纲说得对,相声圈里没几个好人。

相声圈里真的没好人?太绝对了吧。

过去的相声艺人为了混口饭吃,一定会有“算计”同行的事;当今社会娱乐至上,出了名就好捞钱,而相声恰恰“门槛低”,于是鱼龙混杂的相声圈里就会有人用非相声的手段“算计”其他人。我觉得这都是正常现象,试问哪个行业不是这样呢?甚至我还想反问一句相声圈里指责别人的人,你自己做的如何呢?

相声门里的“慈父孝子”

所以说万事不要绝对,也不要用放大镜只去看一个行业。各个行业里都有阴暗的东西,同样也都存在着“正能量”的东西。只不过“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大家都对“丑闻”感兴趣,但对好人好事却视而不见。相声门里也不都是无情无义的凶神恶煞,同样也存在着众多慈父孝子的感人故事。

侯宝林是相声大师,对于相声向“高雅”发展做出了贡献。解放后,他一直致力于将相声净化,将相声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把相声搞成“有教育意义”的东西。于是,相声登上了人民大会堂的舞台。可以说他把相声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声门里的“慈父孝子”

侯宝林的徒弟不少,有几个徒弟对于师父那真是仁至义尽。黄铁良是侯宝林的徒弟,而且是入室弟子。在侯大师最后的日子里,黄铁良一直伺候在师父身边,尽到了徒弟对师父的孝心。同时,尽管已经虚弱无比,侯大师依然爱护着自己的徒弟。黄铁良后来回忆说:“当时师父住院,只选了我一人在医院照顾,老爷子对徒弟那个心情,让你绝对是,打心眼里想着。到吃饭的时候了,让我拿饭票买小灶,现炒的,哪个菜最贵吃哪个,师父已经一年零七个月不能咽东西了,不是他自个吃,是让我吃。我买了饭偷偷在门外面吃,不想让师父看到,可他却让我进来,说你吃得越多越好,我越高兴,你吃好了你能伺候我。”

马三立师从周德山。但说实话周德山并不是严师,而是一个大大咧咧,差不多就行的人。所以在技艺上,他并没有给马三立太多的影响。按照马老的说法,他是他的哥哥马桂元打出来的。

相声门里的“慈父孝子”

周德山

周德山在高峰期时赚的多,生活不错,还有自己的大宅子,徒弟们都住在那里。但后期随着年龄的增大,周德山的舞台表演每况愈下,已不适合登台了。于是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变差了,最终卖了宅子住到了小旅馆。马三立作为徒弟隔三岔五的就跑去看望师父。后来他发现有很多人跑到师父住的地方以聊天的形式“学能耐”,而且对外还说是来陪老爷子散心的。马三立觉得这些人太鸡贼,于是想出了个办法。他每次去看望师父,如果有人又再玩这一套,他进门就跪下给周德山磕头:“师父在上,徒弟马三立给你拜寿啦!”说完还掏点钱给师父。那些“座上客”一看这情景,连忙说:哎吆,今天是周爷生日啊?咱们在三立面前可不能栽了面。于是赶紧几人凑钱作为寿礼送给周德山。这事出了几次,终于有人绷不住问马三立:你师父到底什么日子过寿啊?马三立说:有钱就天天过生日,你哪天给送钱去啊?来串门的都是老合(做江湖生意的),没想到最后都让马三立给“合”了。

相声门里的“慈父孝子”

后来,周德山生活愈加落魄,马三立干脆将师父接到自己家中,而且一直将周德山养老送终。所以说马老后来被称为“天津相声的魂魄”,不单单是因为他的相声技艺,还因为他高尚的品格。

相声界还有一对师徒也被称为“孝子贤孙”的楷模,那就是赵振铎和李金斗。

相声门里的“慈父孝子”

赵振铎先生有“小寿臣”之美誉,肚囊宽、活路广、台风正、口风脆的特点给全国相声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与搭档赵世忠的《八扇屏》更是成为教科书式的范本。他的师父是“相声仓库”王长友先生。赵振铎的成功离不开王长友的悉心栽培。王长友不但对赵振铎倾囊相授,而且从小就带着他游历天津、济南,给赵振铎的相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声门里的“慈父孝子”

成名后赵振铎先生没有忘记恩师的情谊。王长友先生后期身染重病,吃饭、排便都成了困难,而且人也日渐消瘦。赵振铎看到师父的情况,毅然推掉所有的演出,没日没夜的伺候在师父床前。为了更好的照顾师父,他还把自己的徒弟李金斗也带到医院,跟他轮流值班。病人排便苦难,赵振铎就用手去扣帮助师父排泄。亲儿子也不过如此吧。

相声门里的“慈父孝子”

所谓上行下效,李金斗也深受师父的影响,十分的尊重、孝顺师父赵振铎。后期赵振铎先生身患癌症,徒弟李金斗遍访名医为恩师治病,而且鞍前马后伺候师父,一样为师父养老送终。葬礼时,李金斗身穿重孝悲痛欲绝,泪如涌泉地跪在地上向送殡亲友还礼。

孟凡贵的师父是高英培。高英培先生对于教育徒弟孟凡贵从来不手下留情,用孟凡贵的话说就是在师父的巴掌底下长大的。

相声门里的“慈父孝子”

有一次演出前,天气很热,孟凡贵看到超市里看到冰啤酒就买了一罐凉快凉快。结果一罐啤酒还没下肚就发现师父一脸怒气地在后面站着。他以为师父生气他吃独食,赶紧把啤酒递过去让师父也凉快凉快,结果换回来的是高英培的大嘴巴子!“我跟你说过多少回了,演出之前不能喝冷水,你的嗓子不要了吗?激坏了它怎么办!你这么糟践你的嗓子,你对不起观众,也对不起你自己!”

让孟凡贵最感动的事是师父对他的抬爱。为了把徒弟教好,为了能让广大观众接受孟凡贵,高英培后期甚至亲自给他捧哏。每次演出高英培都要托付观众:老少爷们们,这是我的新搭档又是我的徒弟,跟大家说我的徒弟有一个好嗓子。”不但给徒弟捧哏,师父高英培还主动提出来跟徒弟“刀切帐”。作为徒弟,一个相声新人,孟凡贵死活不同意。但高英培坚持说:“你师爷赵佩茹和常宝堃老先生当年搭档的时候就是刀切账,以后咱们都是这个规矩”孟凡贵听后眼睛里泛着泪水,感动不已。

后来高英培得病住院也是徒弟孟凡贵伺候在身边。师父去世前后,徒弟7天没合眼,眼睁着掉了30多斤肉。而且孟凡贵几乎倾其所有为师父购买了墓地。

从那以后,孟凡贵就没再找过相声搭档,虽然很多人都想跟他合作,但都被拒绝了。后来孟凡贵说过几个单口就不再说相声了,而是把精力放在了培养徒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