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麦初齐
谁说父爱就一定是父亲的角度来诠释,女儿的角度或许更能传递父爱对女儿的影响。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父与女》演绎了别样的父女情深,和其他的电影讲述的父女情是不同的,这对父女没有陪伴的欢乐时光,有的是生命里过早的父爱的缺失,但小女孩的行为却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父爱,期盼中的爱伴随了她的人生,直到她也老去才得以打开心结。

影片中多次给了自行车的车轮特写镜头,甚至在电影结束的时候整个的屏幕给了一个转动的车轮,这个车轮就是生命的象征,无论陪伴你的亲人是否离开了,你的生命一直在向前,而下一代的出生正是生命的延续。
短片的开始小女孩和父亲快乐地骑车游玩,忽然父亲的自行车停下了,镜头也从他们父女的正面切换到了侧面,这个镜头的切换实际上是把我们的角色转换出来,让我们成为一个旁观者,可以更好地去感受父女的故事。
小女孩的车超越了父亲,她又回头过来,这个细节说明了父亲的生命到头了,而小女孩的生命还很长,当父亲停下来走下堤坝要坐上小船的时候,这个镜头却用了两次,第一次是看看了小船,然后又回来抱着小女孩,亲亲抱抱举高高,这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
奈何生命终究要结束,他回过头来再一次坐上了小船,划走了,然而女儿却不知道正是父亲生命的结束,就像是归有光在《先妣事略》里写道“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也正是因为孩子太小无法理解失去父母的那种痛楚,母亲死了却以为睡着了。
短片中的小女孩她是欢乐的,因为她还在岸边手舞足蹈,充满期盼。她只是以为父亲划船离开了,并不知道父亲已经离开人世了,但是影片的音乐却吐露了这一次的出行是最后的一次,因为音乐在父亲放下女儿离开的那一刻由欢快变为舒缓了,奠定了分离的基调,也许是不想把离别表现得太多悲伤吧。
自从父亲的离开,小女孩也独自离开了,然而她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来到这个与父亲分别的地方守望着父亲的归来,无论刮风下雨,寒来暑往,却始终未等到父亲的归来。
在影片中这是一个让小女孩驻足的地方,实际上在现实中可能是父亲的一张相片,她在自己的人生的每个阶段中都会去和父亲诉说,长大了和朋友们一起玩她会想起父亲,恋爱了她会想起父亲,结婚生孩子她也会想起父亲,浓浓的思念溢满了屏幕。
每一段人生的阶段,影片都用了音乐来衬托女孩的心情,也用了场景的对比来渲染这种思念的气氛。每一次来到这里音乐都是欢快的,离开的时候都是缓慢的,就像是女孩满怀希望而来,总是失望而归的样子。
一个人的时候,用恶劣的天气来表现出女孩的坚定的心;和朋友一起的时候,她的驻足等待和朋友们焦急的催促形成对比;恋爱结婚了,丈夫和孩子是欢乐的,她却一个人在看着远方;自己的孩子也长大了,她一个人来去匆匆,重复着孩提的过往;老了,骑不动自行车了,推着走的也要来看看,这些场景的铺设都是告诉我们一个女儿对父亲的思念。
已是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此刻的女儿再也忍不住岁月的煎熬,她推着自行车,来到了父亲消失的地方,这一次她不是等待,而是走下了浅浅的水中,一路前行去寻找父亲的踪迹,在一圈草丛之中发现了父亲当年的小船,或者说就是父亲坟墓的另一个象征吧,终于在这里找到了期待的结果。
老太太躺下了,像是感受父亲的温暖,她睡着了,在梦里自己看到了远处父亲向自己张开了手臂,她向父亲跑了过去,也变得越来越年轻。这一幕通过跑步这一动作实现时光倒流,终于时间定格在青春的一秒,并不是说她回到了小时候,这一点说明,在小女孩长大后明白父亲的离世,从那一刻起等待变成了怀念。
在我看来,老太太睡在船里,或许不是做了一场梦,而是和父亲一样的生命终结。在中国的传统中,我们都认为父母在的时候我们知道自己来自何处,父母离开了我们知道自己将去何处,所以说沉船的地方更像是一个墓地,船就是那个墓碑,此刻父女的相见也许是在另一个世界的重逢,也是圆了自己的梦。
这部短片的演绎的父女之情,并不是一贯的父亲给女儿无微不至的关怀,而是女儿心中的一个期待,一个思念,整部短片是动画形式没有一句台词,音乐给了我们丰富的情感,也给了我们浓浓的感动,也许没有父亲高大的形象,就是那张开的臂膀,或许就是给女儿的安全感,那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眷恋,爱不会因为生命结束而结束。
-end
本文由麦初齐原创,一起来评说影视剧情,品读图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