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武备志与钓鱼岛、茅元仪与孙奇逢有关系——雄安“访碑”记「二」点右上角关注头条号“新区白洋淀”,民间视角看遍雄安新区白洋淀世情民风本文已获作者授权河北自媒体百佳号 新区白洋淀 ,投稿可发私信或发留言点右上角关注头条号“新区白洋淀”,民间视角看遍雄安新区白洋淀世情民风

武备志与钓鱼岛、茅元仪与孙奇逢有关系——雄安“访碑”记「二」点右上角关注头条号“新区白洋淀”,民间视角看遍雄安新区白洋淀世情民风本文已获作者授权河北自媒体百佳号 新区白洋淀 ,投稿可发私信或发留言点右上角关注头条号“新区白洋淀”,民间视角看遍雄安新区白洋淀世情民风

局部放大看一下

作者:张建英

说起钓鱼岛大家都不陌生吧,2019年1月21日,人民日报官微发文强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管辖钓鱼岛。

中国拥有如此强烈的自信与底气,是因为有铁的证据。这证据既有一系列史实,更有相关著作流传。如1561年明朝抗倭名将胡宗宪与地理学家郑若曾编纂《筹海图编》、1605年徐必达等绘制的《海防全图》和1621年茅元仪编著的《武备志·海防二·福建沿海山沙图》等,都将钓鱼岛纳入浙江、福建抵御倭寇的海防前沿。

这里所说的茅元仪是明朝末年一个很牛的人,字止生,号石民,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文学家茅坤(茅坤编选《唐宋八大家文钞》,此后“唐宋八大家”才成为一个流行术语)之孙。茅元仪文武双全,时人称:“年少西吴出,名成北阙闻。下帷称学者,上马即将军。”

介绍半天茅元仪了,那跟咱们的碑有什么关系呢?

上次说的一个意外重大发现,孙奇逢祖父孙臣的碑文就是茅元仪撰写的,一个这么牛的人撰写的。

这块碑有的地方风化比较严重,字看不出来了,但是大部分字还是很清晰能够辨别的,只不过我发到公众号上就不是原图了,大家可能看起来有点费劲,那我就把我能看出来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吧,看看这么牛的茅元仪是怎么来介绍和评价孙奇逢的祖父呢?

茅元仪在碑文末尾自称:“归安后学茅元仪”,可见对孙臣是有多么敬佩。

碑文开头:“明故河东盐运司运判敬所孙公暨元配李安人、继配杨安人合葬”,安人意思是夫人,对妇人的尊称。其中杨安人还有着一个大大的来头,我们稍后再说。

鉴于古文不是太好懂,我就用现代文来解读一下这块令我非常激动的碑上面都说了些什么吧,同时对于孙奇逢何以能成一代硕儒?我们也能从他的祖父为人行事中窥见其成长环境对他的影响。

武备志与钓鱼岛、茅元仪与孙奇逢有关系——雄安“访碑”记「二」点右上角关注头条号“新区白洋淀”,民间视角看遍雄安新区白洋淀世情民风本文已获作者授权河北自媒体百佳号 新区白洋淀 ,投稿可发私信或发留言点右上角关注头条号“新区白洋淀”,民间视角看遍雄安新区白洋淀世情民风

孙臣,字汝邻,号敬所。明嘉靖辛酉举人。

家贫,本来中了举人是有很多富裕的机会的,大多能一夜暴富。我们都学过《范进中举》,对于举人有多么重要都能略知一二。可是孙臣中了举人之后仍然很贫困,因为那些机会,那些能伸手的机会他不去伸,这是清廉家风的一个重要源头。乡亲们也因此对他很是敬爱。

后来孙臣以举人身份谒选为沭阳令,放到现在,相当于沭阳县县委书记。当时政府官员于正规税粮或税金之外都收一种附加税,还有收受贿赂的,这两种方法就使得很多官员能够“快速致富”。

孙臣舍不得加重老百姓的负担,这两种方法一个都不用,所以仍然特别贫困。这样的人当然不懂钻营,不合时宜,结果被弹劾不善于治理财政不能催收租税。上司一纸调令,将他贬到辽东管马去了。孙臣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让他管马的同时兼职盐政,结果他“司马,马政举;司盐,盐政肃”。因为政绩突出,他被提拔为河东盐运司运判,好让他更好地施展才干。

在这个职位上,他以一贯的清廉做好本职工作。等到罢归还乡之时,一贫如洗。虽然回到家乡这个小小的县,小小的村子,他也算是一个在外做过官的人了,可是对待宗族乡党,至善至诚,一点架子都没有,还特别热心肠,谁家有需要帮忙的,他肯定是尽心尽力。

有村民喝醉了,把他家的门毁坏了。第二天这位村民酒醒之后,发现这个事儿,非常不安,吓得够呛,急忙跑去赔罪。他非但不生气,还赶紧宽慰人家:“没事没事,反正我家也这么穷,也没什么可丢的,门坏了就坏了吧,不要紧不要紧。”也没让人家赔。

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宽宏大量,古道热肠,乡亲们更加敬爱他了,都称呼他“孙佛儿”。这样的家风无疑对孙奇逢的成长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孙奇逢后来能够安于贫困,热忱正直,为乡人所敬重,颇有乃祖之风。

顺便我们来看看孙奇逢的巨大成就吧:

孙奇逢(1584-1675年),字启泰,号钟元,明清两朝多次征召不仕,人称征君,晚年南迁河南夏峰村,又称夏峰先生。学者、思想家、教育家,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在我国明清之际的学术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他是中华传统文化所称道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代表人物,将孔孟以来的儒家学说发展到了当时的最高峰,被誉为“北方孔子”,成为北学宗师,与黄宗羲、李顒并称“清初三大儒”。

武备志与钓鱼岛、茅元仪与孙奇逢有关系——雄安“访碑”记「二」点右上角关注头条号“新区白洋淀”,民间视角看遍雄安新区白洋淀世情民风本文已获作者授权河北自媒体百佳号 新区白洋淀 ,投稿可发私信或发留言点右上角关注头条号“新区白洋淀”,民间视角看遍雄安新区白洋淀世情民风

说起孙奇逢,几天几夜都说不完,还是再回到他的祖父。孙臣元配李安人治家严谨,可惜享年不永。继配杨安人为忠愍公从侄女(其它资料中为再从侄女)。性情简静,对李安人留下的子女像待亲生儿女一样,一点也不像是继母,人人称其贤良。鉴于碑文的篇幅,茅元仪没有写得更多,其实关于孙臣还有很多故事,包括廉政事迹。也是鉴于篇幅,碑文中没有显示的,我就不再更多举例了。将来为大儒孙奇逢立传,会有专门的著作详尽展示。

孙臣的故事说到这里了,那么杨安人的故事来了,忠愍公是谁呢?为什么提到杨安人,茅元仪要在这里特意提忠愍公?

武备志与钓鱼岛、茅元仪与孙奇逢有关系——雄安“访碑”记「二」点右上角关注头条号“新区白洋淀”,民间视角看遍雄安新区白洋淀世情民风本文已获作者授权河北自媒体百佳号 新区白洋淀 ,投稿可发私信或发留言点右上角关注头条号“新区白洋淀”,民间视角看遍雄安新区白洋淀世情民风

忠愍公就是大名鼎鼎的杨继盛,字仲芳,号椒山。

直隶容城(今河北雄安新区容城县北河照村)人,明朝著名谏臣。生于公元1516年,公元1555年因弹劾严嵩而被害。明隆庆年间赠杨继盛太常寺少卿,谥号忠愍。孙奇逢出生的时候杨继盛因死劾奸党严嵩已经被害29年了。但是杨继盛为官清正、造福一方、为民除害、刑场就义、死而不倒的诸多传奇经历早已广泛流传,在他的家乡容城县更是被人们尊崇敬仰。

孙臣的继配、孙奇逢的祖母杨安人就是杨继盛的再从侄女(茅元仪撰为从侄女)。也就是说至少杨安人的父亲与杨继盛是同曾祖,孙奇逢跟杨继盛的儿子应尾、应箕都叫舅祖。这样的亲戚关系不远,所以开头我说杨安人还有着一个大大的来头。

容城有三贤,刘因、杨继盛,孙奇逢。

这也是雄安新区最优秀的历史文化名人。刘因的碑我们看到了,还看到了孙奇逢的祖父孙臣的碑,那么就还有杨继盛了。果然是不虚此行,当环顾四周,看到“赤心报国”四个大字时,我和冬娈姐继续激动:“杨继盛,椒山先生!”

武备志与钓鱼岛、茅元仪与孙奇逢有关系——雄安“访碑”记「二」点右上角关注头条号“新区白洋淀”,民间视角看遍雄安新区白洋淀世情民风本文已获作者授权河北自媒体百佳号 新区白洋淀 ,投稿可发私信或发留言点右上角关注头条号“新区白洋淀”,民间视角看遍雄安新区白洋淀世情民风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雄安新区纪事:三贤”故里 “容”者大“城”

雄安新区纪事:从三贤时光的街巷深处走过

雄安新区:手持火种夜行人孙奇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