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姜维北伐的对手水平都很高,先是陈泰,现在又是邓艾

作者:品读二十四史

陈泰向邓艾等人陈述了自己的观点之后,就马上行动,带领人马出发了。他们这一路悄悄的行军,先是越过首阳县高城岭,当天晚上就赶到了狄道城东南侧的一座高山之上。陈泰下令,点起很多烽火,又让大家一同擂起战鼓,一时间是火光冲天、鼓声冲天。

姜维北伐的对手水平都很高,先是陈泰,现在又是邓艾

陈泰之所以这么做,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为了给困守在狄道城的魏军看,援军已经来了,希望就在眼前,你们要振奋精神,好好守城;另一个也是为了给姜维看的,告诉蜀军,魏国的援军来了,而且来的还出乎你们的意料。

怎么回事哪?原来啊,早在魏军救援部队在陇右集合的时候,姜维就得到了消息,他知道魏军肯定会派援军前来,而且通过打探,得知陈泰是打算从南路进军,于是就在南路设下了埋伏。结果可好,原来南路进军这件事,是陈泰故意放出去的风,蜀军足足埋伏了三天,可等来等去,人家魏军早就赶到了狄道城外。

除了打埋伏失算以外,还有一件事也是姜维没有料到的,他本来以为,作为征西大将军,陈泰统兵来解救下属,肯定要把各方人马都聚集齐全,才会发兵,可没想到陈泰不走寻常路,自己抢先赶了过来。这也就意味这两种可能,一个是在自己的料算之外,出现了新的变动,另一个就是,对于狄道城被围这个事情,根本就是魏军的一个阴谋,也许就是在等着算计自己。

不管是发生了上述两种情况的哪一种,都已经超过了姜维的掌控范围,所以蜀军上下都很震惊,甚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恐慌。可不管怎么说,姜维也是在蜀国带兵二十多年的老将了,他沉住了气,稳定了心态,做出了一个终极判断,那就是放下狄道城,全军绕过山峰,来同陈泰的大军交战。一个是准备充分,一个是无奈来攻,双方经过一番争斗之后,蜀军还是略逊一筹,吃了败仗之后,姜维带兵返回了营地。

就在这个时候,凉州的魏军也奔狄道城方向赶来了,他们已经从金城关赶到沃干阪。估算了一下能发起总攻的人数,陈泰心里有底了,他派人秘密同狄道城中的王经通了信,彼此约定了一个时间,准备一起发兵,从姜维可能会退兵的方向攻击蜀军。

也许陈泰同王经的这个秘密通信本身就不怎么秘密,因为姜维及时得到了这个消息,此时的蜀军已经没有了刚刚击败王经时候的锐气,甚至在陈泰魏军到来之后,还刚刚被打了一闷棍,听说三路大军要围攻自己,姜维觉得,实在没有再撑下去的必要了,就赶紧撤退,驻军在钟题。

姜维北伐的对手水平都很高,先是陈泰,现在又是邓艾

虽然在狄道城外吃了败仗,可整体来说,姜维的这次北伐还是功大于过的,如果不是遇到了陈泰这样顶级的对手,说不定姜维还真能搞出一些大动静来的。于是在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56年的春天,刘禅下令,姜维升任为大将军。

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和鼓励,姜维的心里更有底气了,随着一次又一次的主持北伐,姜维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他发现自己总是能从上一次失败中吸取教训,而后在下一次进攻中弥补缺陷,取得更大的胜利,为了能早日实现人生理想,他决定再次北伐。

就在做了大将军的这一年,姜维的再次北伐开始了。吸取了上一次狄道城外的教训,姜维可能觉得,自己前几次北伐的力量还是有些薄弱,一旦遇到强大的正面对手,根本就没法同人家对抗,这次北伐他带上了镇西将军胡济,计划两个人分两路出兵,而后在上邽城外会和。

对于姜维的这一次北伐,其实魏国是早有准备的,最早提出要防范姜维的,就是前一年跟陈泰意见不统一的邓艾。

在狄道之围被解以后,魏国任命邓艾为安西将军,兼任护东羌校尉。此时的很多魏军将领都认为,上一次北伐,姜维已经是拼尽全力了,最终还是被魏军打走,已经不太可能再向北出兵了,可邓艾并不这么看,他也有自己的观点。

早在狄道之围以前,姜维打的是顺风顺水,特别我军在洮西一带的失败,损失惨重,军心溃散,仓库空虚,百姓流离失所,可以说是一败涂地,这些都给蜀军增加了心理优势,他们有趁胜追击的势头。

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蜀军北伐的攻击点有四个,分别是狄道、陇西、南安、祁山,作为防守一方,这些地方我们都要派兵驻守,而蜀军只要专心攻击一处就行了,从这一点看来,也是有利于蜀军进攻的。

而且,蜀军要是从南安、陇西进军,可以从羌人那里征集到粮食,要是从祁山进军,那里更是麦浪千里粮源充足。

有了之前胜利的势头,进攻有了集中兵力的优势,又不用犯愁粮草的事情,姜维肯定还会找机会前来进犯的,所以我们还是要加紧备战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