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觉醒年代》同款岁月,那些年我们不能忘记的人

#那些年,我们不会忘记的人#

百年前,先后有1800多名中国青年乘船到达法国,开始了他们在法国勤工俭学的旅程。他们扬爱国之情,立强国之志,启报国之行!

《觉醒年代》同款岁月,那些年我们不能忘记的人

▲李英男 第八批留法勤工俭学生 李立三之女

“我父亲只是一个学生,还比他大几岁,他说他就从窗口往里看,毛主席坐在那里很认真的低着头读书,看书,父亲就在门口站了一会儿,也不敢说话,就这么走了。”

《觉醒年代》同款岁月,那些年我们不能忘记的人

▲蔡宁 第十二批留法勤工俭学生 蔡和森之孙

“当时杨昌济的下面有三个学生,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蔡和森、还有一个是萧子升。杨昌济说这三个人是他最优秀的三个学生。”“我爷爷当时也是满腔的热血和报国之心,所以他过洞庭湖的时候有一首诗, 可以看出来他当时激动的心情,和他的抱负。”

《觉醒年代》同款岁月,那些年我们不能忘记的人

▲朱敏达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发起者李石曾 孙女

在我的心目中,外公就是一个慈祥的老人,普普通通, 说话声音不是很大,但是对你说起话来,眼睛炯炯有神。

《觉醒年代》同款岁月,那些年我们不能忘记的人

▲第九批留法勤工俭学生 贺培真之子

这个日记里面谈到他志在工业,他想走工业救国的道路,如果能去法国,他想进飞机制造厂,想造飞机。

《觉醒年代》同款岁月,那些年我们不能忘记的人

▲唐瓦加 第十五批留法勤工俭学生 唐铎之子

对我父亲来说,蔡和森的影响是很大的,给我父亲终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我父亲一直跟随着蔡和森,沿着蔡和森所指出的革命方向,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觉醒年代》同款岁月,那些年我们不能忘记的人

▲陈德立 第五批留法勤工俭学生 陈孟熙之子

这里当时不是成都,这里是华阳县,1917 年的时候,四川省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主要是送一大批学生去法国学习,他们是坐船走水路,这里的交通只有水路,他们从这里到牛市口去上船,对当时的成都来说是个大事情。现在牛市口变了,完全变了,找不到以前一点面貌了。

《觉醒年代》同款岁月,那些年我们不能忘记的人

▲赵新炎 第十五批留法勤工俭学生 赵世炎之孙

作为一个中学生,十几岁的人,领导着大家一起去参加一个反帝斗争,和大学生一起游行,对他个人的影响应该是极大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