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覺醒年代》同款歲月,那些年我們不能忘記的人

#那些年,我們不會忘記的人#

百年前,先後有1800多名中國青年乘船到達法國,開始了他們在法國勤工儉學的旅程。他們揚愛國之情,立強國之志,啟報國之行!

《覺醒年代》同款歲月,那些年我們不能忘記的人

▲李英男 第八批留法勤工儉學生 李立三之女

“我父親隻是一個學生,還比他大幾歲,他說他就從視窗往裡看,毛主席坐在那裡很認真的低着頭讀書,看書,父親就在門口站了一會兒,也不敢說話,就這麼走了。”

《覺醒年代》同款歲月,那些年我們不能忘記的人

▲蔡甯 第十二批留法勤工儉學生 蔡和森之孫

“當時楊昌濟的下面有三個學生,一個是毛澤東、一個是蔡和森、還有一個是蕭子升。楊昌濟說這三個人是他最優秀的三個學生。”“我爺爺當時也是滿腔的熱血和報國之心,是以他過洞庭湖的時候有一首詩, 可以看出來他當時激動的心情,和他的抱負。”

《覺醒年代》同款歲月,那些年我們不能忘記的人

▲朱敏達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發起者李石曾 孫女

在我的心目中,外公就是一個慈祥的老人,普普通通, 說話聲音不是很大,但是對你說起話來,眼睛炯炯有神。

《覺醒年代》同款歲月,那些年我們不能忘記的人

▲第九批留法勤工儉學生 賀培真之子

這個日記裡面談到他志在工業,他想走工業救國的道路,如果能去法國,他想進飛機制造廠,想造飛機。

《覺醒年代》同款歲月,那些年我們不能忘記的人

▲唐瓦加 第十五批留法勤工儉學生 唐铎之子

對我父親來說,蔡和森的影響是很大的,給我父親終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以我父親一直跟随着蔡和森,沿着蔡和森所指出的革命方向,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覺醒年代》同款歲月,那些年我們不能忘記的人

▲陳德立 第五批留法勤工儉學生 陳孟熙之子

這裡當時不是成都,這裡是華陽縣,1917 年的時候,四川省勤工儉學留法預備學校主要是送一大批學生去法國學習,他們是坐船走水路,這裡的交通隻有水路,他們從這裡到牛市口去上船,對當時的成都來說是個大事情。現在牛市口變了,完全變了,找不到以前一點面貌了。

《覺醒年代》同款歲月,那些年我們不能忘記的人

▲趙新炎 第十五批留法勤工儉學生 趙世炎之孫

作為一個中學生,十幾歲的人,上司着大家一起去參加一個反帝鬥争,和大學生一起遊行,對他個人的影響應該是極大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