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宋恭帝赵显在元朝的生涯及其死因辨析

公元1274年,年仅四岁的赵显,奉父亲宋度宗的遗诏,继位南宋帝位,仅仅两年后的1276年,元朝伯颜大军即兵临城下,南宋朝廷不战而降,赵显随生母全太后奉元世祖忽必烈诏书北上,当年5月,赵显一行来到上都,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大司徒,封瀛国公。

可是,元世祖虽然在授官及礼仪上,给予了南宋皇室遗孤——赵显以优渥的待遇,但对其猜忌之心,始终未曾放下。例如,全太后曾以水土不服为由,三次奏请回归江南,都被元世祖否决,还下诏说:“尔妇人无远虑,若使尔南还,或浮言一动,即废其家,非所以爱之也。” 1282年,中山有一狂人,聚众千人,扬言要劫取赵显及还在狱中的文天祥,元世祖为之大为恼怒,一方面下诏处决了文天祥,另一方面则将时为十二岁的赵显迁往上都单独居住,而让全太后去正智寺出家为尼。到了1284年,江南地方官吏上奏,说有南宋宗室打算聚众谋反,对这一子虚乌有的揣测,元世祖却非常重视,一面下诏让把江南的南宋宗室子弟和有名望的大臣全部迁移到北方居住,一面又于1288年让赵显前往吐番(西藏)学习佛法,从此赵显在元朝的中枢政坛上彻底失去了踪迹。

其后,赵显的生活细节在史料中没有留下多少记载,但他安然、静谧地在西藏及河西地区的寺院中消磨着自己的时光,历经元世祖、元成宗、元武宗、元仁宗等数朝,直到1323年,赵显的名字突然又出现在元史中,被没有记载的莫名理由,被号召酷爱汉化的元英宗“赐死于河西”,享年五十三岁。

关于宋恭帝赵显的死因,正史中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后世史家们虽有诸多揣测,然都没有切实的史料证据予以佐证,当代中央民族学院教授王尧曾多年研究赵显的生平,他以为赵显被赐死,缘于“诗文嫁祸”,即元世祖末年,赵显的好友、宫廷琴师汪元量南归前,赵显曾有一诗相赠:“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王尧先生认为这首思念故国的诗句被传开后,被元英宗忌讳,因此赐死。但是包括任崇岳先生等在内的元史学界对这一解释,多不以为然。元朝或许由于最高统治者们对武力的笃信和对汉文化影响的蔑视,几乎没有发生过一起所谓的“文字狱”。许多露骨揭露社会黑暗、甚至直指朝廷的诗句、文章,都曾公开流行,他们的作者不但都安然无恙,甚至有的作者自己就是朝廷命官。更何况王尧先生列举的赵显那首诗,是距离其被赐死三十多年前所作,断不会被嫁祸到那时。另外,赵显被赐死后,他的家眷并没有受到丝毫株连,甚至多年后,当红巾军蜂起,有人公开寻找赵显的儿子——和尚赵完普时,当时的元顺帝也仅仅下令将赵完普及全家迁往河西沙州,而不忍诛杀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