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赵树理及其作品为什么说是解放区文艺的旗帜

作者:冬青0笑着向历史告别

我在给大学生上课,讲到从“左翼作家联盟”经《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过渡到解放区文艺成果的时候,由于时间有限,通常只分析一部作品和一个作家,这个作家就是赵树理。

上个世纪的四五十年代,无论是在解放区还是夺取政权后的全国范围,赵树理无疑都是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他的作品家喻户晓,他的创作经历被提炼成“赵树理道路”,他的写作风格被凝聚成“山药蛋派”(当然不止他一人了,还有马烽、西戎、孙谦等形成的作家群,但无疑也是以赵树理为首的)。

赵树理及其作品为什么说是解放区文艺的旗帜

赵树理

高校课堂上,时间有限也为了讲课方便,我提到了赵树理及其作品中“真实诚实老实”的一面,当然在互联网上还可以多说一些局限性,这样也无损于他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光辉。其实,现在的作家也没人仿效赵树理了,年轻读者也几乎无人阅读他的作品了,只能是勾起那些年过半百的老年读者的回忆和共鸣。

和赵树理相比,国统区那些左翼作家的文学创作是没有根基的,如何理解革命和塑造革命者的艺术形象,肤浅地被鲁迅先生讽刺过是“革命+爱情”,这种快餐文学就完了,脱离社会脱离实践。这种文风到了赵树理出现后被改变了。

赵树理及其作品为什么说是解放区文艺的旗帜

电影宣传画

根据之一,赵树理本质上是一个农民,他完全是从农村中涌现出来的作家,而鲁郭茅巴老曹等人都不是。他们对三农问题来说是看客,而赵树理则像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的胡杨树。

根据之二,赵树理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农民,搞文学创作是要有知识水平的。他的学习经历放在现在,相当于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水平,还有他对民间文艺作品和表现方式非常熟悉,比如上党梆子、碗碗腔等。

根据之三,是他作为一个革命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觉实践毛主席的文艺思想和讲话精神,所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布后,他就迅速脱颖而出了。时代主要这样的人物和这样的作品,他就恰好赶上了,其实是有根基的,也应了一句话:成功都是给有准备的人。

赵树理及其作品为什么说是解放区文艺的旗帜

同名另一个电影宣传画

从赵树理的作品来看,以《小二黑结婚》为例,除了语言和故事套故事的写作手法,更加有利于农民阅读外,重要的是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是真实可信的。比如“二诸葛”和“三仙姑”这两个人,还有当时的农村社会风貌和管理水平,如金旺兴旺霸占乡村政权,所以他的作品又被评价为是“问题小说”。相比之下,没有问题的小二黑和小芹两个人物形象,反而不怎么突出了。这样也好。

最后,再说一点赵树理及其作品的局限性。当中国革命还在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时候,赵树理及其作品出现了,应运而生。但是中国革命不会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

赵树理及其作品为什么说是解放区文艺的旗帜

全国胜利了

1949年后,随着中国革命必须进入城市,必须学会管理城市的时候,赵树理明显就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他在北京当领导搞创作,都很难适应,后来又搬到了山西老家,还是不行。

他的新作品《三里湾》一初版就挨批,对合作化运动和大跃进时代的农村,他也不能适应。你让这样一个老实人说什么呢?只好越来越沉默。到了“文革”爆发,他干脆被批判被打倒,自己也委屈地死掉。好像他是不适应极左,其实他也不适合城市,这才是真实的赵树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