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陈。
2021年6月,中东发生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美国扣押伊朗邮轮3个月后,卖掉船上200万桶石油,获利1.1亿美元。”
乍一看,这似乎又是美国佬在中东的一次惯常的抢劫行为。

但在老陈看来,它反映出一个残酷的现实:
尽管美国已经衰落,尽管俄罗斯还在加大力度地支援伊朗,但是伊朗依然无法撼动美军在中东的影响力。
世界石油贸易的交通要道,霍尔木兹海峡,依旧被美军牢牢地掌控着。
01
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经济萧条,产能停摆,国际油价暴跌。
中国也成为“低油价”的最大赢家。
由于中国率先复工复产,在去年5、6月份,中国几乎是中东原油的唯一买家。
我们也趁此机会,充实战略储备。
然而,由于过大的消费量,尽管中国疯狂“抄底”,但是石油储备依然捉襟见肘。
最近几年,由于国内油田开采殆尽,导致我们对外的依赖度逐年提升。
从2015年的60%,上升到2019年的72%。
此外,我们进口沙特的石油,超越俄罗斯,成为第一顺位。
除了沙特,中东国家占我国石油来源的50%以上。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国家长期受美国控制,周边布满了美军基地。
设想一下,如果将来某一天,东南方向爆发战事。
以目前美国的国力,美军不可能亲自下场。
但是大概率,他们会借此机会对我们进行经济和能源的封锁。
如果我们严重依赖石油的局面,不改变。
到时候,绝大多数私家车都会沦为废铁。
庞大的物流体系也会陷入停摆。
后果不堪设想。
02
过去十年,中国发展了三条陆路油气通道。
其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摆脱受美国控制的中东石油。
1中俄油气管道
2中哈油气管道
3中缅油气管道
总的来看,虽然这三条油气管道已经极大地改善了我国的能源危机,但是仍然存在巨大缺陷。
因为这三条油气管道的稳定性,都严重依赖三国与我们的友好关系,以及这些国家国内局势的稳定。
距离而言,缅甸国内内乱不止。缅甸是否会被“反华派”掌控,仍然是个未知数。
03
但是,中国并非束手无策,破局之道,就在资本市场上的大热赛道——新能源汽车。
中国每年的石油消耗中,汽车占到了57%。
如果,中国所有的汽车,全部换成了新能源车,那么加上目前三条油气管道。
中国就能摆脱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实现能源自主。
这就是为什么,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原因。
当然了,其中的意义,不止“能源安全”一个。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推动中国经济在高端产业链的卡位。
中国的汽车市场,一直是我国产业升级的痛点。
过去二十年的“市场换技术”,可以说是失败的。
外国品牌依旧统治着中国市场。
而新能源汽车的转型,可以说是百年来,国产汽车对国际品牌实现“弯道超车”的最大机会。
汽车产业,产业链庞大,一旦成功,它将带来上百万高薪就业岗位。
如果不信,看看汽车产业发达的德国、日本就知道了。
过去几年,中国政府为了普及“新能源汽车”,使出了看家法宝——“产业政策”。
尽管政府慷慨地投入了大量资金,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但是,大量补贴也滋生除了不少骗补的“妖魔鬼怪”。
然而,相较于能源安全,这种副作用,显然已经不值一提。
就目前看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战略,效果非常成功。
首先,中国市场已经是世界新能源汽车的绝对老大。汽车年销量是传统汽车大国德国的三倍。
其次,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也遥遥领先。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是电池、电机和电控。
一辆主流的电动汽车,电池成本占据整车成本的40%左右。
其中,电池是重中之重。
说到电池,就不得不提宁德时代。
一家公司,就站全球动力锂电池产能的四分之一。
最早的宁德时代,做的是手机电池,隶属于日本atl公司。
当创始人曾毓群得知中国将大力扶植新能源汽车后,果断创办了宁德时代。
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和国内庞大的需求,宁德时代最终成长为宝马、特斯拉等国际客户的核心供应商。
最值得说道的一点是,宁德时代真正代表了“中国智造”。
2021年宁德时代半年报,非常靓丽。
此外,2021年一季报里,宁德时代披露一则《交叉技术许可协议》。日本的电池行业巨头tdk,每年要向宁德时代支付1.5亿美元的技术许可费。
看到这个,老陈感慨万千。
曾经,当我们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时,都要支付给欧美高昂的专利费用,大利润几乎都被西方拿走了。
我们只能通过加工来谋求一些微博的利润。
如今,不仅华为,还有宁德时代,也实现了技术输出。
当然了,除了宁德时代,如比亚迪、蔚来等,都在崛起,他们无一例外地受惠于中国的产业政策。
另一方面,新能源产业将带动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帮助中国经济,完成更大规模的就业。
我们都知道,房地产行业之所以牛,是因为它不仅利润高,而且能带动庞大的就业。
新能源汽车也是一样。
汽车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和传统汽车最大的不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传统产业链的基础上增加了电池行业(包括上游的资源开发)以及电机、电控系统。
上游:
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中,以锂、钴、镍、石墨、稀土为主要使用矿产,特别是电池使用的碳酸锂为关键原材料。
为了续航考量,汽车轻量化要求越来越高,镁铝合金需求量也随之增大。
比如,中国盐湖锂资源开发公司布局。
中游:
制造环节(部件/制造/产品),本质上为加工属性。
因此成本控制能力为核心竞争要素,企业竞争壁垒来自原材料掌控能力及技术迭代速度。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中占比最大的材料成本,也是当前新能源汽车售价普遍高于同级别燃油车型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电动汽车的成本构成中动力电池的比重约为50%,因而动力电池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爆发最大的受益环节。
下游:
主要由主机厂(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和批发零售体系组成。
后市场-汽车充电、运营、报废回收主要由充电桩制造与运营、整车运营、电池回收等相关企业构成。
当前国内的新能源乘用车产业集群主要包括京津、长三角、泛珠三角、西南、中部等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的中心是优质的oem车企,比亚迪、上汽、北汽当前均为其所在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也是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产销规模前三名的车企。
正如前文提到的,汽车产业,产业链庞大,一旦成功,它将带来上百万高薪就业岗位。
如今,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带动近千万就业。
一位世界500强企业家曾经说过一句名言:
做十亿规模的企业要看企业规律,做百亿规模的企业要看行业规律,而做千亿、万亿规模的企业,要看经济规律、国家规律,还有世界规侓。
新能源汽车就是这样一个符合经济规律、国家规律,甚至世界规律的产业。
所有聪明人,都在抓住新能源汽车,这个正在爆发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