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异常宝贵的,在这有限的一生当中,我们会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断去拼搏,然而这一切的根基就是我们的生命,如果我们的生命都失去的话,我们根本就不可能去追逐自己想要的人生。所以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当然我们也要懂得取舍,在国家大义面前,我们自己的生命自然是不值一提的,可是在平时的生活点点滴滴当中我们应该尽自己的一切力量去保护好自己。

人们提到英雄烈士很多人都会悲伤不已,战争带给我们的回忆太过痛苦了,而在那一场又一场惨烈的战争当中,唯一值得我们安慰的就是这些英雄烈士,是他们大而无畏的精神,温暖了我们支离破碎的心,也是他们带给我们现今美好的一切。他们曾无数次的和死神在搏斗着。在战争面前,他们勇敢地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死是有价值的,只要能够为国家为人民而奉献,哪怕是死,他们也甘愿。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抗战唯一投河自杀的师长,从师长到团长集体阵亡,当下他们无路可退。
日本人加注在我们身上的痛苦已经够多了,他们不仅占领了我们的土地,剥削了我们的人民,而且还在中国发动了一场又一场惨无人道的战役,日本人所发动的战役是非正义的,他们企图通过对外扩张的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国家,那么为什么他们自己国家的发展要用别的国家的生命来作为陪葬呢?在中国人上下一心的背景之下,日寇被赶出了中国的领土,然而在跟日寇的交战之中,我军的损失重大。
在1941年的时候,日军发动了中条山战役,在发动这场战役之前,日军已经做了非常周详的计划,而且当时还调集了6个战机,轰炸机以及侦察机战机,可以说当下日军的目标非常的明确,就是要致我军战士与死地。
当时日军尽一切可能去弄清我军在中条山的军队部署,军事交通等一系列情况。对于他们而言,知晓我军的作战计划越多,对自己作战就越有利,那时日军侦察机部队进行了多次的目视侦察以及空中摄影。日寇通过我国各部队在城镇乡村附近各操场的数目判断驻军的数量,也是通过侦察他们知道我军在黄河北岸各渡河点周围,缺乏坚守的防御地带以及桥头堡。1941年5月7日,日寇在中条山西部和东部。6个师团以及三个旅团洋洋洒洒的向我军袭来,当下日军按照计划一齐开始行动。
有的人觉得中条山战役是近代史以来对于我军而言最耻辱的一战,可是如果你真正去审视这场战役的话,你会感到这场战争真的非常的不容易,中条山守军每天都要分成三个部分,其中之一去黄河边搬运粮食,靠着人力背进中条山的深处,另一部分则要磨面,寻找燃料,还有一部分担任军事任务。那时候中条山战士们的生活是非常艰辛的,一个连只有一件军大衣,因为缺乏棉花,士兵们在冬天都只能穿着棉短裤,军大衣只有出去站岗的士兵们才会穿。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这些战士们坚守了这么久,在他们的身上我们早已看到了共产主义的英勇无畏,他们为国家在苦苦坚守着,我们不应该以他们为耻。
当时在中条山,我军共有7个军,18个师,这7个军背靠黄河,以中条山为依托,形成了半圆形的防区。然而当时整个防御纵深只有50公里,所以并不利于长期坚守,大多数部队部署在第1线,因为缺乏足够的预备队,而当时我军的背后是黄河天险,水上交通缺乏现代交通工具,在整个作战方针上面困难重重。
在当时军队如果在山谷当中有所行动的话,就会立刻遭到敌军的轰炸,而且当时我军的条件实在是太差了,根本就不是日军的对手。在5日的时候,日军从中条山西部首先发动了突击,切断了中条山,第5集团军和第14集团军的联系之后,日军开始重点围攻第5集团军,并且形成了双重包围。
凭借着自己坚韧的毅力顽强拼搏,第5集团军突围而出,然而那时黄河上根本就没有渡船,只有10多艘小船、当时又没有可以藏匿的隐蔽地点,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导致了我军伤亡惨重。
在这个过程当中参加撤退的新27师根本就没有突围的可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之下,他们根本就是无力回天。这个部队从师长,参谋长,到参谋主任以及团长,无一幸免,全部都阵亡了。
在这样的严峻局势之下,梁希贤立刻代理师长带领还活着的士兵继续前进,在5月10日上午抵达了新的黄河渡口的时候,梁希贤四下观望,他发现当时水面上没有一艘渡船,而在当时日军追兵已经追赶上来了,他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了。而在那一刻等待他的不是被敌军捕获,就是被敌军杀害,他不想死于敌军之手,所以他纵身跳下了黄河。梁希贤也成为了抗战唯一一位投河自杀的师长。
总结:战争本来就是残酷的,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之下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这些战士们他们能上战场就已经充满了勇气,他们身上背负的是抵御强敌的重任,我们不应该去讽刺他们,也不应该去否认他们为国家不断奉献的那一份初心。你说对吗?欢迎在留言区分享讨论,历史的变革和时代的发展,我将与你同在!
参考文献《中条山战役》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