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产品经理的职责与未来:访天下互联董事长兼CEO 张向宁

产品经理的职责与未来:访天下互联董事长兼CEO 张向宁

在互联网界,张向宁是个传奇人物。他推出的数个产品,包括万网的域名、主机、天下互联的中国网络情报中心、中国商业电讯、窄告、中国总机,都有着异常的生命力,在市场一片空白的情况下扎根发芽,继而蓬勃发展。

他如何能够成功推出每个产品?为何每个产品都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这位成功的企业家如何看待产品经理的职责和未来?带着这一连串的疑问,中国产品经理联盟走访了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连环创业家。

联盟:在大多数人看来,您16岁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学习理论物理,两年后就主动退学,22岁的时候就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100万。继而又创立了万网这样的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并二次创业天下互联,也取得了巨大成功。您如何看待这段过去的呢?

张向宁:可能是理论物理的学习,让我对这个世界有了不一样的看法。我觉得我比较幸运,因为在中国,退学是要冒很大风险的,而我则有幸成功了,因此被人们视为是传奇。做任何事情都要冒风险,关键是你是否能够考虑清楚。如果没有比尔·盖茨弃学创业的先例,我恐怕会被更多人看做是另类。

联盟:从1995年到现在,您实际经历过两次创业,一次是创建了万网,一次就是创建了天下互联(verye),可以看出,从这两次创业过程中,您都是走了一条和其它互联网公司不同的道路,或者这样说,您的两次创业都要比其他人更有先见之明,我相信,这种先见之明不仅仅是个人知识层面上的,更重要的应该是您对互联网整个行业的准确把握之上的,就如同您的“窄告”,很精确,您能说一下你的这种预见性对您的事业都有什么样的意义吗?

张向宁:对创业企业和创业企业家来说,预见性是非常重要的。不论对什么企业而言,在一个市场需求旺盛而又没有竞争的环境中从事是最为理想的状态。因此,创业企业要尽量地迎接市场、避开竞争。这就需要创新和创见。

联盟:我们发现,您在谈到企业和产品的时候,都非常强调两个词,一个是“预见”,一个就是“创新”,在我看来,预见性是眼光上的,许多人是做起来容易说起来难,创新则是行动上的,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有把这两者都做到的才能称为行业的翘楚,而您就是这样的人,您能说一下,您是如何做到这两者完美结合的呢?

张向宁:您说的预见和创新,一个是眼光上的,一个是行动上的,虽然两者并非如此绝对,但您点出了重点所在。有了眼光上的预见性,在行动上才有可能做到比其他人快一点、好一点,而创新则是预见的落实。在天下的团队里面,我们鼓励每个人都是发动机,都是接球手。我有一个比喻,好比我们这个团队是一支排球队,球要落下来的时候,还能因为站位的不同、分工的不同而互相推让吗?每个人都是接球手,每个人也是传球手、扣球手。只有这样,创新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因此,企业的创新,一定是组织行为的整体结果,绝对不只是领导人的一个预见。

联盟:2000年的时候,您创建了“天下互联”,首次提出了“窄告”的概念,而我们都知道,2000年的中国互联网正是处于一个低潮,正是因为您在产品和模式上的预见和创新,使自己依然立于不败之地,现在,窄告模式已经深入人心,大家更关注的是,在这种模式下,您的产品在新的一年里将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有什么新的产品将要面市,您能透露一下吗?

张向宁:也会是围绕个性化的信息与服务来做,产品还在市场测试中。

联盟:您在互联网界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身份,就是“天使投资人”,我知道,现在中国产品经理联盟的会员中有许多具有创业潜质的会员,并且有的人已经开始了创业,您的创业经历就是最好的教材,但是,我还是希望您能对这些即将或者已经开始创业的朋友们谈一谈您的创业心得。

张向宁:不要脑袋一热就去创业。当决定创业后就要去争取成功, 不要很快的就中途放弃。第一, 如果自己有经验, 就要进行仔细的策划, 不要抱着玩一把或赌一把的心态,也不要把它当作一个个人事业来对待, 要把它当作一件“生意”去面对。第二, 如果自己没有经验, 就需要请一些有经验的人来给你做参谋, 把你的创业计划与他们共同探讨,相信会给你很多的建议。创业可能成功,但更大的可能是失败。作为一个认真的创业者,只要他找准了方向,迟早会取得成功的。创业之初要把准备工作做到家,并且要制订阶段性的目标,不要好高骛远, 还要明白“生意”是一点一滴做起来的, 是一种积累, 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联盟:您作为天使投资人,您所奉行的投资原则是什么呢?是否对投资领域有所要求呢?我想,如果要是那位朋友感觉他的项目有价值,说不定会去找您呢?呵呵。

张向宁:只买入有市场价值的资源,而不是单纯资本导向的资源。有一些创业的朋友,在创业的时候不谈别的东西。只谈目前资本在什么地方投资?如果做这个项目的话,能不能拿到钱?他们的思考就是,如果能拿到钱我就做这个项目,如果拿不到钱这个项目我就不做了。这种状况非常明显。实际上到现在。这个形势仍旧没有改变,恐怕一直也不会改变。

我觉得创业者应该明白一个问题,和资本方只是短期恋爱,跟消费者才是长期婚姻。创业企业应该创造资本的追逐方向。让资本跟着企业走。这种企业家可能遇到的困难会多一些。阻力会大一些, 但是他们做的事情往往会更加激动人心。对社会的推动作用会更大一些。

而谈到市场价值导向,创业的朋友自己一定要有清晰的认识和坚持,想清楚,第一,你的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怎么把一元钱变成两元、三元甚至更多。第二,你的顾客到底是谁?你怎么卖给它们?第三,你需要买入什么样的资源?包括团队、技术、上游的资源。

如果这些回答都非常清晰了,我欢迎他们和我联系。

联盟:我和联盟的许多朋友交流过,大家普遍的认识是产品管理人最好的两条职业路线是,一就是成为一名真正的职业经理人,二就是自己创业,成就自己的理想,您认为,年轻的产品管理人应该如何来选择这两条路呢?

张向宁:客观地计算一下,两条路可能给你带来的3年、5年、10年的现金流,再做决定。这也是看个人,有的人在一个优秀的环境立面更能发挥才能,则他适合做职业经理人。有的人在一个恶劣的环境下也能白手起家,则可以创业。

而对于创业来说,不一定非常自己干才是创业,加入一家创业公司做,也是创业的一个过程。

联盟:联盟提出过一个口号,就是“创新,从我们开始”,我认为,作为一名产品管理人,首要的工作就是不但要有创新的思想,还要有创新的勇气和行动,这是这个职位的最终价值所在,您能为大家总结几点您的创新心得吗?

张向宁:1、贴近用户2、贴近主顾3、贴近同事

联盟:在国外,对产品管理人有一种说法,就是“没有权利的小ceo”,我也相信,在这个人群中,肯定会走出一批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或者创业者,您作为行业中的前辈,事业的成功者,您对这些后来者有什么建议呢?

张向宁:国外和国内的情况是有些不太一样的。国内的产品经理的权利往往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因此,需要他们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市场、销售、技术,并和这些部门流畅地进行沟通,靠leadship而不是lead的位置来驱动整个项目和产品的发展。中国的确非常需要一批职业的产品经理人,他们需要精通销售、技术、市场、产品等各个环节。因此,在年轻的时候,不妨多多尝试自己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我在窄告上市的初期,就要求每个产品人员都尝试性地去销售一下,不是为了他们能够拿回多少销售额,更关键地是让他们真实地了解一些市场的想法,顾客的真正评价。是否愿意掏钱,往往是一个产品能否通过检验的最有效的标准。

联盟: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能接受中国产品经理联盟的专访,最后,联盟有一个私人的要求,请您为联盟的发展说几句话,提些希望,谢谢!

张向宁:中国产品经理,为中国品牌负责。祝“中国产品经理联盟”越办越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