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匈奴的大首领为何称为“单于”,他的老婆又有着怎样的称呼?

作者:塞北书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

王,曾经是华夏族大首领的专称。譬如,宠爱妲己的商纣王,还有宠爱褒姒的周幽王。荒淫无道的王,渐渐失去了神圣的光环。到了战国时期,周王的权威更加走低,齐、楚、燕、韩、赵、魏、秦,诸侯们逐鹿中原,年年征战,人人称王。

那个时候,匈奴开始崛起于如今的蒙古高原,与燕、赵、秦三国相邻。

因此,司马迁大师在《史记•匈奴列传》里提到:“当是之时,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於匈奴。”这大概是“匈奴”登上中国正史的开篇。

对于这个性情粗野且乐于抢掠的邻居,三国都感到头痛,用如今流行的四川话来讲,就是很有些“打脑壳”。于是,便在边境筑起了长长的城墙,阻拦匈奴的马蹄。

邻居的这种小气做法,匈奴大首领肯定是感受不爽的,依着草原民族的犟脾气,硬是要抗衡到底的。

首先,要有一个气势压过“王”的称号,震慑四方,唯我独尊。

司马迁大师的《史记•匈奴列传》讲到了匈奴大首领的称号——“单于”,据后人考证,“单于”应该读为“chán yú”。

班固先生在《汉书•匈奴列传》里有着更为详细的论述,匈奴称其大首领为“撑犁孤涂单于”。接着,又作了一番解释:“匈奴谓天为‘撑犁’,谓子为‘孤涂’,单于者,广大之貌也,言其象天单于然也。”似乎,可以将其称为“统领四方的天子”吧。

匈奴的大首领为何称为“单于”,他的老婆又有着怎样的称呼?

“单于天降”瓦当(藏于包头博物馆)

人,总是要婚配的。有了王,就要有王后;有了皇帝,也要有皇后。匈奴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却有着自己的语言,单于的老婆,不是称为“单于后”,而是叫作“阏氏”。

唐代有位司马贞,位列“宏文馆学士”,写了一部《史记索隐》(30卷),对于《史记》内容进行了更深更广的梳理与注释。这位司马先生和他的书,被历史学界给予了极高的赞誉:该书音义并重,注文翔实,对疏误缺略补正颇多,具有极高的史学研究价值,与南朝时期的宋国裴骃的《史记集解》、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合称“史记三家注”。

匈奴的大首领为何称为“单于”,他的老婆又有着怎样的称呼?

匈奴鹰顶金冠(藏于内蒙古博物院)

有了如此的盛名,司马贞便被后世誉为“小司马”。至于他到底是不是司马迁的后裔,我是不太清楚的,留给有心人去考证吧。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

在《史记索隐》里,司马贞表示:“阏氏”的称谓,是说她可爱如“胭脂”。这个称呼实在不错,恰恰中了女人爱美,且爱听赞美的小心思。于是,不难知道,“阏氏”的读音,就是“yān zhī”了。

史书记载,最先出场的匈奴大首领是头曼单于,他打拼江山很有一套,曾扰得秦始皇心烦意乱。可惜,许多英雄的江山,却因美人而丢。头曼单于也没有逃脱这个魔咒,终因阏氏而乱了阵脚,被亲生儿子射成了刺猬。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