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逐鹿中原,秦灭赵国,却让匈奴白白捡了一个大便宜

作者:塞北书生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阴山山脉,东西横亘千余公里,在地理意义上,它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在历史意义上,它是农耕民族与游牧部落之间征战与交融的最前沿。

战国时期,匈奴的势力范围,是以阴山山脉为中心的。

大首领头曼单于曾听爷爷讲过:那年,草原深处的春雷,来得特别早,似乎预示着什么不祥。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

“胡服骑射”赵武灵王,不仅是个改革家,更是一个战略家。“师夷长技以制夷”,不知魏源先生在编撰《海国图志》之时,脑海里是否曾闪过赵武灵王的影子。赵武灵王大力推行“以胡制胡”的策略,把胡人从广阔的平原,赶进了阴山深处。随后,又在新占领的土地之上,修筑了长长的边墙。这道战国赵长城,大约修筑于公元前300年,比北京八达岭的明长城,早了1800多年。

逐鹿中原,秦灭赵国,却让匈奴白白捡了一个大便宜

战国赵北长城遗迹(内蒙古包头境内)

然而,赵武灵王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所宠爱的女人,吹起了枕边风,想将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枕边风,如同化骨绵掌,阴柔却有着非同小可的杀伤力。于是,原太子被废,新太子上位。不久,赵武灵王的心底却又有了犹豫。槽了,读过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凡是在立太子之事上摇摆的君王,难有什么好结局。

自古以来,为夺王位,上演了多少出弑父灭兄的大剧。赵武灵王的一念之差,让自己也出演了悲剧的主角。

公元前295年,冲突爆发,原太子被杀,赵武灵王被困于沙丘宫,也就是如今的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境内。断水断粮的赵武灵王,被独自一人软禁于沙丘宫内,饿得头晕眼花,只得勉强爬上庭院中的高树,从鸟窝里掏食雏雀。三个月后,沙丘宫的大门终于开启,一代英豪赵武灵王的尸体,已是惨不忍睹。

公元前222年,秦灭赵国。

“树倒猢狲散”,一夜之间,戍守长城的赵国士卒就逃得干干净净。

这个时候,头曼单于已经掌握了匈奴的权柄。他面带着胜利者的微笑,骑着战马,从容地离开阴山深处,踏上了阴山南麓的平原。

这片平原,后来又被称为“敕勒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逐鹿中原,秦灭赵国,却让匈奴白白捡了一个大便宜

阴山脚下的敕勒川(内蒙古包头境内)

不久,他又率领部众,跨过黄河,进入“河南地”。河南地,并不是如今河南省的土地。黄河,在中国北方划出了一个大大的“几”字。而在古代,乌加河曾是黄河的干流。因此,“河南地”是指几字湾最北部、黄河南侧的那片土地,学者们也将其称为“河套地”,即如今的鄂尔多斯市与巴彦淖尔市的北部地区。

然而,头曼单于得意的笑声,并未在河南地回荡多久。不久,统一六国的秦始皇,把凶狠的目光盯了过来,掷下兵符,调动了30万大军。两虎相争,谁能笑到最后?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