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上的李儒真的是一位很厉害的谋士吗?李儒的两个形象两相比较李儒毒杀刘辩故事

作者:浔阳咸鱼

李儒的形象有两个,广为人知的是他在《三国演义》中的艺术形象,罗贯中给他“加戏”,充当了董卓的女婿和首席谋士,帮董卓出谋划策,在《三国演义》的前期剧情中就非常抢眼。

而在史书上,李儒的记载可谓只字片语,并未有传,搜刮一下,也只有两处记载。

一,初平元年初(190年),李儒担任前废帝,弘农王刘辩的郎中令,他接受董卓的指示,毒杀刘辩。从而让关东反董军的政治诉求落空(因为起兵反董的袁绍等人试图恢复刘辩的帝位)。

《后汉书·皇后纪下》:明年(190年),山东义兵大起,讨董卓之乱。卓乃置弘农王于阁上,使郎中令李儒进酖。

二,初平三年(192年),李傕掌控朝政,向天子刘协举荐李儒为侍中,刘协断然拒绝,还要治李儒毒杀兄长刘辩的罪,李傕连忙请罪,说毒杀刘辩是董卓的主意,李儒也是奉命行事,本是无辜,不应治罪。这事没有后续记载,看来也是不了了之。

《后汉纪·卷27》:李傕举博士李儒为侍中,诏曰:“儒前为弘农王郎中令,迫杀我兄(刘辨),诚宜加罪。”辞曰:“董卓所为,非儒本意,不可罚无辜也。”

史书上也就这么两段,可以分析出:

李儒是凉州人董卓、李傕的亲信。

李儒担任过博士,说明很有学问,算是一位名士,所以董卓、李傕这些大老粗会重用他。

——这就是李儒的历史形象。

在现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的“曹全碑”上,也有李儒的大名。

《曹全碑》文节选:光和六年,复举孝廉,七年三月,除郎中,拜酒泉禄福长,訞贼张角,起兵幽冀,兖豫荆杨,同时并动,而县民郭家等,复造逆乱,燔烧城寺,万民骚扰,人褱不安,三郡告急,羽檄仍至,于时圣主咨诹,群僚咸曰:君哉!转拜郃阳令,收合余烬,芟夷残逆,绝其本根,遂访故老商量,俊艾王敞、王毕等,恤民之要,存慰高年,抚育鳏寡,以家钱籴米粟,赐癃盲,大女桃婓等,合七首药神明膏,亲至离亭,部吏王皋、程横等,赋与有疾者,咸蒙瘳悛,惠政之流,甚於置邮,百姓襁负,反者如云,辑治廧屋,市肆列陈,风雨时节,岁获丰年,农夫织妇,百工戴恩,县前以河平元年,遭白茅谷水灾害,退於戌亥之间,兴造城郭,是后旧姓及修身之士,官位不登,君乃闵缙绅之徒不济,开南寺门,承望华岳,乡明而治,庶使学者李儒、栾规、程寅等,各获人爵之报。
历史上的李儒真的是一位很厉害的谋士吗?李儒的两个形象两相比较李儒毒杀刘辩故事

曹全碑碑阴中李儒捐钱的记载

在碑阴还有李儒捐钱的记载。

在这里,我们还能知道李儒字文优。

碑主曹全是在光和七年(184年)三月,被汉廷任命为凉州酒泉郡福禄县长,之后又担任司隶左冯翊郃阳县长,他在本地做了很多好事,深受百姓拥戴。本地士人没有机会被朝廷提拔为官,经过曹全的努力,李儒、栾规、程寅等人才有机会去朝廷做官。

由此可见,李儒的籍贯是司隶左冯翊郃阳县人,并非与董卓、李傕同为凉州人;联系碑文后李儒的名头为“征博士”,可见李儒当时已经被朝廷征为博士了。

因为这个“博士”与《后汉纪》中“李儒担任过博士”的记载吻合,所以推测《曹全碑》中的李儒很可能就是史书中的李儒了。

在《三国演义》里李儒是董卓的谋士,还是女婿,甚至可以说是董卓的首席谋士,董卓有很多计谋都是李儒提供的。

转到正史上,真相是:在董卓秉政之前,李儒只不过是朝廷里的一个博士,一个读书人而已。他是东汉司隶左冯翊郃阳县人,之前和董卓并无任何交集记载。

李儒在董卓团队中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角色。

李儒之所以在现在有这么大的名气,全靠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给他加戏。

历史上的李儒真的是一位很厉害的谋士吗?李儒的两个形象两相比较李儒毒杀刘辩故事

李儒的影视形象

在董卓秉政之后,董卓废掉少帝刘辩,改封为弘农王,这时候,李儒得以成为弘农王府的郎中令。

初平元年正月十二日(190年),董卓为了让关东反对自己的人(比如曹操等人)失去政治筹码,便派李儒去献毒酒给刘辩,刘辩被迫饮鸩身亡。

在这件事里,李儒是接受董卓指使去的。

当时王府官员设置应该还有其他官员,例如《英雄记》中有说董卓在派李儒出发之前,还装模作样把王太傅喊来斥责一通:“我听说弘农王生病了,你怎么不跟我汇报啊?”然后派兵去找太医拿药,强迫太医交出毒药来,最后再是让李儒去献毒酒。

李儒是被迫行动,还是愿意协助董卓,这就无从考证了。

历史上的李儒真的是一位很厉害的谋士吗?李儒的两个形象两相比较李儒毒杀刘辩故事

李儒的画像

反正刘辩死后,身为傀儡的汉献帝刘协把这个仇默默记在心里。

约初平三年(192年)末,李傕想表举李儒为侍中(担任汉献帝的身边随从官员),刘协不肯同意,就把之前的杀兄之仇拿出来说事了。说道:“李儒杀害我兄长,这样的有罪之人怎么可能还让他做官?”

这时候,场面气氛尴尬,李傕只好打圆场,说毒杀刘辩是董卓的意思,李儒不过是奉命行事,不应该受到惩罚(潜台词是:反正董卓现在也死了,这事咱们就不提了,都翻篇了好吧?)。

李儒的记载,仅此而已。在正史上,绝没有在《三国演义》中那么厉害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