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国中,跟错主公的5位谋臣,能力出众,下场却无比凄惨

良臣择主而事,良禽择木而栖。

在乱世,谋臣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要跟对主公。否则,空有一身才华,耗尽一身心血,到头来,也只是白忙活一场。三国这5位谋臣能力很出众,因为跟错了主公,下场一个比一个凄惨。

三国中,跟错主公的5位谋臣,能力出众,下场却无比凄惨

一、李儒

李儒是董卓的谋臣。

汉灵帝去世后,董卓趁外戚和宦官内斗,率兵入京,控制了朝廷。当时董卓兵马不多,还无法掌控京师。在李儒的帮助下,董卓劝降了丁原麾下将领吕布,怂恿他杀掉丁原,投靠了自己。

有了吕布,以及丁原的并州军,董卓如虎添翼,再也没有人敢反抗他了。随后,李儒为了帮助董卓树立威望和巩固权力,带人入宫,逼着何皇后和汉少帝喝下毒酒,将两人都给杀了。此事引发了天下人的愤慨,袁绍、曹操等人起兵讨伐董卓。由于诸侯联军不和,讨伐行动最终失败了。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突破。袁绍、曹操等诸侯没有灭掉董卓,但是董卓和其义子吕布,为了争夺王允的养女,反而爆发了内斗。李儒劝说董卓以大局为重,将女子让给吕布,董卓不听,导致他被吕布杀害。董卓死后,李儒失去了靠山,他害怕天下人杀他为汉少帝报仇,躲藏了起来。

三国中,跟错主公的5位谋臣,能力出众,下场却无比凄惨

二、陈宫

陈宫也是个顶级谋臣。

董卓作乱之后,曹操为了匡扶汉室,只身前去刺杀董卓。失败之后,曹操逃出了洛阳。逃亡路上,曹操遇到了陈宫。陈宫心系汉室,所以两人一拍即合,准备联手成就一番事业。逃亡路上,曹操由于误会,杀掉了收留他们的吕伯奢的家人。随后,曹操又一错再错,杀掉了吕伯奢。

更可恨的是,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让陈宫认识了曹操的本性,执意离开了他。离开曹操后,陈宫开始辅佐吕布争夺天下,但吕布是个有勇无谋,儿女情长的人。下邳之战中,吕布因为不肯听从陈宫的建议,导致下邳城被水淹,他和陈宫皆被曹操俘虏。

被俘之后,曹操想劝降陈宫,让他为自己做事,但道不同不相为谋,陈宫不肯,最终被曹操杀了。

三国中,跟错主公的5位谋臣,能力出众,下场却无比凄惨

三、许攸

许攸是袁绍麾下谋臣。

官渡之战时,由于曹操兵马少于袁绍,为了增加胜算,他将能调的兵马都调来了,这也导致后方许昌空虚。许攸建议,袁绍在官渡和曹操对峙之际,派一支奇兵袭击许昌,这会导致曹操首尾不能相顾,到时可一举击溃曹军,但袁绍优柔寡断,缺少远见,并没有采纳许攸的建议。

袁绍麾下谋臣很多,他们之间的内斗非常严重。许攸的政敌审配,为了打压许攸,在许攸家人犯法后,将他们抓了起来,这让许攸一怒之下,投奔了曹操。到了曹营后,许攸针对袁绍大军的缺点,为曹操献上了袭击乌巢的建议。曹操亲自率兵夜袭乌巢,一把大火烧掉了袁绍的粮草,这让袁绍的大军陷入了慌乱之中。随后,曹操乘机出击,击败袁绍,赢下了官渡之战。

许攸跟随曹操后,因为多次出言不逊,惹怒曹操,被曹操给杀了。

三国中,跟错主公的5位谋臣,能力出众,下场却无比凄惨

四、田丰

田丰是袁绍的谋士。

官渡之战前,袁绍的实力强于曹操,但田丰觉得,袁绍不应该和曹操过早决战,而是和曹操打持久战。利用精兵,不断地袭击骚扰曹军,让曹军疲于应付,最终起到拖垮曹军的目的,但袁绍采纳了郭图等谋臣的意见,要执意和曹操在官渡展开决战。田丰性格很刚直,为了避免主公酿成大错,他不断劝谏袁绍。这让袁绍不厌其烦,最终一怒之下,将田丰关押进了大狱。

官渡之战中,袁绍如田丰所料,果然输给了曹操。事后,袁绍非常懊恼,但他并没有就此开始器重田丰,反而郭图趁机进言,说田丰在狱中嘲笑袁绍,这让袁绍勃然大怒,下令杀掉了田丰。

三国中,跟错主公的5位谋臣,能力出众,下场却无比凄惨

五、沮授

沮授是袁绍麾下的重要谋臣。

汉末期间,天下大乱后,沮授劝说袁绍迎立天子,袁绍未听,让他错过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后来,袁绍要将自己的四州之地,分给三个儿子和一个侄子。沮授认为,诸子分立是取祸之道。诸子为了各自的利益,可能会发生内斗,所以他反对分立,但是袁绍依旧未采纳。

官渡之战前,沮授为袁绍献上了三年疲曹之计,建议袁绍不要和曹操急于交战,而是利用军力和地理形势,和袁绍打持久战,这样持续三年时间,曹军必会疲惫不堪,到时袁绍乘机出击,必可一举击溃曹军。袁绍也未采纳。官渡之战兵败后,沮授被俘,因不肯投降,被曹操杀掉了。

三国中,还有荀彧,以及袁绍麾下的郭图、审配、逢纪等谋臣,结局也比较惨,大多丢了性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