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同治帝大婚:一起来围观我的排场吧!累得都差点跪了

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皇帝载淳钦奉两宫皇太后懿旨:选得翰林院侍讲崇绮之阿鲁特氏,立为皇后。本来在挑选皇后问题上,慈安慈禧意见不同,慈安选的阿鲁特氏,慈禧选的员外郎凤秀之女富察氏。争执不下,就由皇帝自选,于是方定的阿鲁特氏,可见慈禧的为人,连亲生儿子都不与她同心。并决定于九月举行大婚典礼,然后两宫皇太后撤帘‘归政’。

同治帝大婚:一起来围观我的排场吧!累得都差点跪了

这一年载淳十七岁,皇帝大婚的典礼仪式极为隆重。皇后选定后,先要行纳彩礼、大徵礼,迎娶时行册立礼、奉迎礼、合卺礼,婚后行朝见礼、庆贺礼和赐宴礼等许多名目繁缛的礼仪。大婚之前,翰林院要准备皇后的册文与宝文;礼部要造金册金宝,还要备彩礼及各项婚庆用品;钦天监要择吉日行礼;整个朝廷都得忙起来。

所谓纳彩礼,就是向皇后家赠送彩礼时举行的仪式。主要礼物为马匹、甲胄、布帛一类的东西。礼部、鸿胪寺、内阁官员按程序一顿忙活,然后在皇帝钦命的正、副使臣带领下行礼、浩浩荡荡的队伍出行至皇后府邸。皇后家要举行纳彩宴,各王公大臣赴宴道贺,欢聚一堂。

在将皇后迎娶入宫之前,还要行一次‘大徵礼’,即向皇后家送大婚的礼物,并通知皇后正式入宫。这次礼物有:黄金二百两白银万两;金茶筒一个;银茶筒银盆各二个;及各种绫罗绸缎若干匹;御马六十匹驮甲二十副。另还有专门赏赐给皇后父母的礼物,大概按大婚礼减半的份额。

同治帝大婚:一起来围观我的排场吧!累得都差点跪了

最为隆重的仪式就是册立和奉迎礼。皇帝皇后是前、后两天昼夜不停的连续进行的,礼仪程序繁琐折腾得够呛。这天整个北京城的街道都要打扫得干净整洁,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以示万民同庆。宫内所经御路都是红毡铺地,门神对联焕然一新,整个皇宫都红灯高悬,到处搭建彩棚,挂双喜字彩绸,上下人等一片喜气洋洋。

九月十四日是载淳大婚行册立礼的日子。此前一天,皇帝要遣官告祭天地和太庙后殿;皇后的冠服由銮仪卫先期送至皇后家,迎接皇后乘用的凤與由乾清门中门送到乾清宫内正中朝南摆好。四名结发的公主或福晋、命妇带领内务府女官们到坤宁宫布置洞房。一切要求都得做到富丽堂皇,喜气盈盈的皇家气派。宝瓶、珍珠、红宝石、金银钱、金银如意、元宝用之不尽,就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般。

同治帝大婚:一起来围观我的排场吧!累得都差点跪了

当天早晨,皇宫内外准备妥当,两宫皇太后仪驾设在慈宁宫外,太和门至午门陈设皇后的仪驾。吉时到,礼部堂官恭导皇帝出宫,先阅视册、宝,然后升殿就座,鸣鞭奏乐,正使惇亲王奕誴和副使贝勒奕劻面北听宣,授节后皇帝还宫,正副使持节迎皇后仪驾,各路人马护送,一行又浩浩荡荡抵皇后家恭候。皇后家也是张灯结彩,按程序行册立礼,皇后御礼服在拜位上跪听宣读册文和宝文,然后受礼,从大清门中门抬入,迎至宫中。慈禧就耿耿于怀在意自已不是从大清门中门抬入的正宫皇后,这是后话。皇帝皇后到慈宁宫两宫皇太后前行礼,御太和殿接受百官朝贺。其间有许多的怎样站位、走位,坐位、升杆降舆,甚至如何接皇后手中苹果、如意、递宝瓶等繁文缛节就不细说了。

皇帝洞房也因为人来人往服侍的人太多,礼节太繁琐而枯然无味,两人只干坐,边上太监宫女,公主福晋命妇要他们做啥就做啥,还有许多象征婚后平安,吃长寿面吃子孙饽饽的琐事,一整天下来,皇帝皇后两人只想早点休息,唉,程序呐…

同治帝大婚:一起来围观我的排场吧!累得都差点跪了

第二天,帝后到神桌前上香行礼,皇后还得捧柴交结发萨满保存(这个‘柴’‘财’同音,取发财之意,民间也盛传),然后吃团圆宴,再乘轿到景山寿皇殿拜见祖宗画像。回宫后先到钟粹宫慈安太后前递如意,行三跪九叩礼;再到长春宫慈禧太后前递如意行礼。回养心殿后,皇帝升座,皇后向皇帝递如意,皇帝回赐如意,妃嫔及公主也要到皇帝前行礼,递如意。我的天,搞这么多如意干嘛啊!

皇后在坤宁宫洞房实际只住一晚,以后她就住在西六宫中的储秀官。然后又是接受妃嫔、公主、福晋和命妇等行礼拜贺,递如意,至此正位,繁缛的礼仪结束了。

婚后第三天行朝见礼,第四天行庆贺礼,第五天行赐宴礼,都是在礼部官员引导下,通过各种礼仪程序进行的,其间大宴群臣,朝廷皆乐。有人计算了一下,这一整套花样百岀的仪式搞下来,同治帝大婚的花销大体已超过千万两白银了,这还只是有据可查的正项开销而已。

同治帝大婚:一起来围观我的排场吧!累得都差点跪了

而此时的大清朝早已日落西山了,可见清朝统治们历来挥霍民脂民膏习惯了。同治大婚不久,两宫皇太后于第二年正月二十六日正式卷帘归政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