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海上“切尔诺贝利”,延续十年的噩梦

作者:国家地理中文网
海上“切尔诺贝利”,延续十年的噩梦

摄影:gerald herbert, ap images

海中央出现第一声巨响,火光冲天;

接下来又发生一系列爆炸,

倒灌上来的原油被瞬间点燃,

海面上顿时涌起一大团“气云”。

海上“切尔诺贝利”,延续十年的噩梦

摄影:u.s. coast guard, epa

整整十年前,

那天是4月20日晚间10时许,

“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

平台沉没后大量漏油,

酿成美国史上最严重的漏油;

十年之后,其造成的危害仍未消除,

绵延不绝的环境危害,

使其堪比海洋版的“切尔诺贝利”,

这也是全世界最严重环境灾难之一:

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

海上“切尔诺贝利”,延续十年的噩梦

星号标注的即“深水地平线”爆炸并泄露的墨西哥湾海域

海上“切尔诺贝利”,延续十年的噩梦

摄影:joel sartore,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超4.9亿升原油注入墨西哥湾;

7人重伤、至少11人失踪;

数百万海洋哺乳动物、

海龟、鸟类和鱼类丧生;

海上“切尔诺贝利”,延续十年的噩梦

在水下录像的画面中,原油从受损深海井口喷出。

供图:bp via ap

在爆炸和泄露发生的整整87天,

整个世界都无能为力,

只能眼睁睁看原油涌入海洋。

海上“切尔诺贝利”,延续十年的噩梦

摄影师beltrá说,对于英国石油公司深水地平线号泄露的可见石油,工作人员会用可控燃烧的办法去除。摄于2010年5月。

摄影:daniel beltra

海上“切尔诺贝利”,延续十年的噩梦

2010年5月,船只用吸油围栏收集泄漏的石油。

摄影:tyrone turner,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海上“切尔诺贝利”,延续十年的噩梦

2010年,“ 深水地平线”泄漏的石油覆盖了阿拉巴马州的奥兰治海滩。

即使时至遥远的十年之后,

这场噩梦依然没有烟消云散。

海上“切尔诺贝利”,延续十年的噩梦

一只死海豚在密西西比州海洋哺乳动物研究所进行尸检

摄影:patrick semansky, ap

漏油后几个月,

约1000只海豚死亡;

在路易斯安那州污染严重的巴拉塔里亚湾,

海豚成功受孕率仅20%,

在未被污染区,

这一数字是83%。

海上“切尔诺贝利”,延续十年的噩梦

2010年,宽吻海豚游过路易斯安那州钱德勒桑德海湾,这片水域油腻不堪。

摄影:alex brandon,ap

十年之后,美国海洋哺乳动物基金会的兽医cynthia smith发现,宽吻海豚的繁殖失败率、肺病率、心脏病率、受损应激反应和死亡概率都提高了;

有意思的是,发表于2018年的两项研究分别发现,接触石油的清洁工人和美国海岸警卫队也出现了与海豚相似的发病症状。

海上“切尔诺贝利”,延续十年的噩梦

在石油泄漏之前,科学家曾深入研究过墨西哥湾的深海珊瑚,如上图的泡泡糖珊瑚和竹珊瑚曾色彩鲜艳、茁壮生长。

供图:noaa office of ocean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gulf of mexico 2014.

泄露发生前,珊瑚长势良好,泄露发生后;半数珊瑚群落(五彩斑斓的扇形柳珊瑚)都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

海上“切尔诺贝利”,延续十年的噩梦

摄影:carol guzy, the washington post/getty images

墨西哥湾生活着5种海龟,

它们全都受到《濒危物种法》的保护。

海上“切尔诺贝利”,延续十年的噩梦

2010年,一只死海龟躺在路易斯安那州巴拉塔里亚湾的石油中。

棱皮龟和大西洋玳瑁龟喜欢在近海水域漫步,而红海龟、绿海龟和尤为濒危的肯普氏丽龟通常在近岸栖息地活动。2017年的一项研究估计,石油泄漏事件中,至少40.2万只海龟接触到了石油——其中51%是体型最小、最为濒危的肯普氏丽龟。

海上“切尔诺贝利”,延续十年的噩梦

在墨西哥新拉雷多的海滩上,一只肯普氏丽龟正在筑巢。由于石油泄漏事件,这个极度濒危物种的恢复受挫。

摄影:sandesh kadur, nature picture library

海上“切尔诺贝利”,延续十年的噩梦

鸟类的受害情况最为严峻,

墨西哥湾成了鸟类的“黑色地狱”。

海上“切尔诺贝利”,延续十年的噩梦

漏油事件发生后,在路易斯安那州贝斯皇后岛,救出了一只被原油眼中污染的鹈鹕。

鸟类专家erik johnson说:“受影响的鸟类数量估计在10万至100万之间。事实上,我们永远不知道确切数字。”

这个统计数据包括普通潜鸟、北方鲣鸟、双冠鸬鹚、皇家燕鸥、威尔逊鸻鸟、黑燕鸥和海滩雀等。还有多达32%的笑鸥和多达四分之一的褐鹈鹕也受到了影响。

海上“切尔诺贝利”,延续十年的噩梦

2010年6月4日,路易斯安那州东大特雷岛附近,一只褐鹈鹕在原油中挣扎。

摄影:win mcnamee, getty images

在这次人为灾难中,

唯一获益的是一些鱼类,

它们出现数量激增,

尤其海湾鲱鱼的数量是达过去两倍,

因为很多吃鱼的海鸟消失了。

海上“切尔诺贝利”,延续十年的噩梦

漏油发生后,原油会与浮游植物和黏土混合后下沉

摄影:christopher berkey, epa

海上“切尔诺贝利”,延续十年的噩梦

与石油混合的浮游植物

摄影:arne diercks

最近一项研究检测了墨西哥湾的2500条不同的鱼,发现所有取样的91种鱼类都有与石油接触的迹象,这意味着石油泄漏影响广泛,并且还在继续。在受污染地区,包括濒危的墨西哥湾鲟在内,斑点海鳟、红鼓鱼的繁殖能力均有所下降。

海上“切尔诺贝利”,延续十年的噩梦

一只死去的石首鱼在路易斯安那州格兰德岛的油水中漂浮

未来会怎样?

海上“切尔诺贝利”,延续十年的噩梦
海上“切尔诺贝利”,延续十年的噩梦

2010年7月,泄漏开始三个月后,原油仍然覆盖海湾。

摄影:dave martin

我们可能还需要几十年时间,才能弄清楚石油对下一代鲸类、珊瑚、海龟、鸟类、鱼类等产生了哪些影响。

许多海洋科学家也为了爆炸的一瞬间,倾尽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全部——

墨西哥湾生活着21种海洋哺乳动物,其中大部分很罕见,因此科学家只能靠“聆听”展开研究——根据海洋动物发出的声响,可以判断出石油泄漏多年后,哪些物种仍然活跃,哪些物种数量减少。

海上“切尔诺贝利”,延续十年的噩梦

事件中最重要的证物——英国石油公司macondo井中回收的防喷阀

摄影:gerald herbert, associated press

而2010年事件发生后,还是一名博士生的kaitlin frasier听从导师的指示,把事业重心放在石油泄漏事件上,她开始“聆听”墨西哥湾广袤的海底,而目前,越来越少听到的一个物种是热带点斑原海豚。

漏油事件已经过去整整十年,

然而这个时间对于生态的恢复

似乎依然远远不够。

于此同时,

frasier仍埋首于办公桌前,

聆听着灰海豚的啁啾声,

聆听抹香鲸的低声长吟。

购买daparo原创胸针

蔚蓝空海系列:蝠鲼 鲸鲨 双髻鲨

海上“切尔诺贝利”,延续十年的噩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