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东风播种所业务旺伊塔气象新

作者:晨益阳
东风播种所业务旺伊塔气象新

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了农村农业基础。

益阳日报 大益洋客户记者 陈浩军 记者 王伟元静

秋九月,进入淘江、田间收获景象:稻波波覆盖着金色,无望,收割机来回穿梭,留下一首欢乐的歌声。更令人陶醉的是简单的人们面对灿烂的笑容。他们高兴地数着一年中的丰收。

随意走进一个小农舍,果实里种满了树枝,更是鲜艳的红鸡冠花,一团怒火,导致蝴蝶蜂流淌,小院子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这幅美丽的图景,是桃江县农乡工作蓬勃发展最生动的画面。近年来,桃江县坚持以优质农业、绿色农业为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实现绿色、优质、特色、品牌发展,促进产业强,带动农民致富...

强农行动:树品牌、兴业

9月27日,桃花江竹海度假区成为欢乐之海,桃江县在这里庆祝了中国农民的第四届丰收节。新鲜美味的茶、美味的火烤鱼、纯手工制作的红薯扇等,到处传递着收获的喜悦。还有精彩的文艺节目,让现场嘉宾不知所措。

近年来,淘江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六强农业行动",全县农业综合实力得到极大提升。

品牌强农,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品种培育、品质提升、品牌建设和标准化生产。全县共有72种农产品获得绿色有机认证,桃江竹笋、桃江竹叶(绿茶)被评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桃江竹泉米、桃江"竹"富能特产品9月强势一线。"竹子"福侬特产,以桃江竹笋、"桃河竹叶"茶叶和山面等三大桃江地理标志和非遗物产品,加上当地传统创意产品,形成礼品盒,成为送给朋友和亲戚的礼品最好的产品。

特色农户强势,大力发展特色竹产业,去年全县竹产业产值突破120亿元,占全省竹子总产值的近三分之一。全县拥有各类竹子企业近500家,其中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6家。大理港国家工业强镇建设可于今年11月竣工,省现代农业产业园、桃江竹镇建设今年获得省厅支持,国家南竹产业园落户淘江通过开放区。

产业融合强农户,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大力推进桃江民族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和全省旅游示范县。

在科技方面,先后与国际竹藤组织、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达成合作协议,开展产、研、开发合作,国家竹子研究中心落户桃江。大力推广新型农业机械,培育和发展全县227个农业社会服务机构,农业全过程机械化率达到83.4%。

人才雄厚的农民,积极开展职业农民培训,成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G20成员单位。正在县乡形成三级乡镇和人才库,逐步解决农业人才问题。

在开放强农方面,共建设了2万立方米农产品冷链仓储设施,正在部署农村邮政等物流网络设施建设。组织"竹缘链接"等3家企业参加2020中国国际出口食品饮料博览会,组织"震撼农业"等15家企业,参加第22届中国中央农业博览会。

乡村建设:地基雄厚,环境优美

在淘江县马什塘镇九仓山村,数千亩高规格农田、天城坊、道路通道、大小沟相连,呈现出现代农业的新图景。

高标准的农田建设项目是农民可以看到和感受到的项目。桃江县按照与粮食生产相结合的原则,产业结构调整,与美丽村庄建设相结合,结合人居环境的修复,科学合理地布局项目范围,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2020年获得省农业和农村厅奖,今年,64.4万亩高标准农田已全面开工建设。

为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桃江县狠抓人居环境的修复工作,全面开展"六一"美丽庭院的创建,全区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排。2020年,桃江县被评为全省生活环境管理先进县。

狠抓示范试点建设。全县建成省级美丽村10个,市级美村10个,省精品村1个,涩江镇成为省内美丽乡镇。全县16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营建村全部进驻工作组指导,全县两个乡村振兴示范片规划已经启动。同时,乡村是美丽的,通过制定村规和人民盟约,广泛的文艺活动等形式,文化为农村文明的灵魂。

此外,淘江县大力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登记认证工作,这项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

放坝:保护河湖,优良生态

从职业渔民到守卫江湖的志愿者,吴心月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吴心月是桃江县玉溪镇白沙洲社区的居民。过去,乘坐小船在河里钓鱼是维持家庭生计的主要方式。桃江开展了"清河行动"推进逮捕返乡工作,他主动将船放上岸,并积极参与河上巡逻,在当地据说是一句好话。

为确保长江"十年禁渔"到实处,桃江县委、县政府要提高政治地位,推进禁渔。经过反复核实,桃江批准遣返813名渔民。渔民很难依靠水来养活他们,让他们退缩。

但是,困难的事情,也要做好。桃江县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帮助渔民转变观念。为加强返乡工作的指导和联系,该县设立了县直属部门宝珍宝村、乡包村"双包机制",还通过媒体推动典型的渔民返工就业,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让退休渔民掌握一项技能并迅速融入他们的新生活,是政府最深思熟虑的问题。针对渔民的实际需求,县委委托专业高校开展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涵盖家政服务、保姆、清洁按摩师、茶艺师、老年护理人员、耕种者等10余种工作。

政府一直在努力帮助渔民重返工作岗位。举办了5个渔渔民招聘会,提供了3500多个工作岗位,退休渔民达到意向185人。先后组织近30人到开放区企业对接面试,提高就业成功率。成立三名退休渔民微信群,共有700多名退休渔民,通过微信群发布就业信息、回复渔民建议、推送培训信息等,在微信平台上实现零距离服务。该县还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在使用工作时间上更倾向于返乡渔民。此外,积极引导渔民创业,提供社保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贴现贷款等政策支持。截至2021年7月底,437名愿意工作的人中有100%已经转为就业,其中49人是自营职业者。

此外,桃江县扎实开展智慧渔业与政府建设,实现人文防御与技术防御相结合。全县102公里的紫江水域共安装了21台高清摄像头,通过这个监管平台,实现了全天候、全覆盖、全过程监管,不仅降低了渔业监管成本,而且对非法捕捞具有强大的威慑力。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被评为全国示范窗口。

一切过去,一切井然有序。面向未来,桃江县农乡局局长薛虎军充满激情,清晰思考:紧紧围绕"服务百亿产业,促进乡村振兴"这一中心,突出"现代农改试点、农业园区建设(优先建设马武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逐步建成国家级农业园区)、农村生活环境整治(开展美丽农村三级共创)" 三个关键点,全力以赴建设一个争资项目,牢牢把握"双稳",稳步推进农业和农村改革等11项具体工作,让产业更加繁荣,农村更加美丽,农民更加富裕。

来源:益阳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