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读朱光潜的两句话

读朱光潜的两句话

朱光潜先生

国庆在家闲坐着,拿起书看了两句:人的实践活动都受环境需求的限制;人的审美活动都是无所事事,在环境不需要的时候愿意去做活动。在做某事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思想的主人。(朱光潜《美的无用之用》,见《谈美》)

读完朱先生的那句话,我突然觉得安心了,就像一个干了三天满是阵雨的湖。

很久没看过这样的句子了。

朱老师是我佩服的资深学者。大学的时候看了他的《西方美学史》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我现在对《西方美学史》没有太多印象,除了里面有一部巨著,但他那本薄薄的《致青年的十二封信》30年后的今天依然让我记忆犹新。其语言友好、自然、流畅、易懂;它的内容,如微风、明月和流水,让人感到清新、陶醉和凝视星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朱先生的《致青年十二书》是一部堪称经典的美文集。

在人生的几十年里,人们有多少天不做某事?我们不能为了没有得到的荣誉和名声而睡觉。我们需要竭尽全力获得真正的活力。我们担心子孙后代的未来。我们甚至担心我们的老年和死亡。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鄙视那些没有现实回报的不积极的活动,认为它们只是浪费时间和金钱。不仅如此,我们还阻止孩子参加只能培养审美意识却难以获得现实回报的不积极活动,规定每个周末必须参加校外培训和学习时间。

因此,我们太多人甚至在成年之前就放弃了阅读、音乐和运动,只为某一个位置而奋斗。

当然,努力有所作为是没有错的,否则,可能就没有组织运行的效率,就没有当今世界的经济繁荣。退一步说,参加有所作为的活动,远比活得像个傻子要好。

然而,我们必须注意一切的平衡。两端过多会偏离正常。对于有所为而无所为,正确的处理方式不仅应该是参加有实际意义的有为活动,更应该是参加无所为追求美的活动。只有这样,生活才能丰富多彩,展现美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