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第三十七章 美丽的孤独

作者:红网

能够和卢博有一次这样心灵的沟通,能够让我们彼此说出压抑在心底里许久对爱的诉求,能够让我和卢博在这样近距离的空间里诠释各自对爱的见解与界定,能够让我们俩个人可以开诚布公地说出对彼此爱的真诚?

这样的坦诚、这样的率真、这样的纯粹让我和卢博之间就像是曾经因误会而结怨的一对冤家,被解开了心结一样的轻松加愉快!

我经常自己对自己说:“我真的很感激上苍对我的眷顾!能让我在异地他乡的求学之路上有卢博的一路相伴,其实我们两家的地位不分上下,卢博真的没必要为我付出这么多?卢博是个很帅气的美男,不论家庭和个人条件都是受人羡慕的那一类。

在我的同学中有多少暗恋卢博的我很明白,卢博也很清楚。多少次的诱惑,多少次的暗示,卢博那种从一而终的状态让我感动不已,但是欣慰的同时也会有一丝丝的酸楚。每逢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不知道该怎样说、怎样做?我知道卢博对我的爱有多深,更清楚卢博对我的忠诚程度有多纯,单凭从滨江能来南海给我陪读,就已经可以证明一切。

还是在卢博刚出现时,我当时可以说是一阵狂喜!七年的异地他乡、七年的学习生涯、这样的时间对于我一个在缺少亲情的家庭里长大的我之人生中又意味着什么?说实话:得知上学的消息时我好开心,但是一想到又要一个人异地他乡独处,坚持七年的学习时间,心里的落差还是蛮大的。

可是我这样的心情当时我却和任何人都不可以说出来的,就算是彤彤我最要好的同年兵战友最好的姐妹仍然不可以。因为我当时毕竟是全军区唯一、一个保送上学的军人。当时我很清楚妈妈的内心感受,也只有妈妈才可以读懂我当时的内心纠结。

我从小哭的时候都是有数的,在临走的前几天,我几乎就是把自己一个人留在卧房里静默,想着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想着我在练功的时候,看着其他同龄的小朋友在外面玩耍开心的样子,想着每一次脚尖的站立都犹如钢针刺痛般的煎熬,看着脚子的变形和一次次的蜕皮和厚厚的茧子,抚摸着我的双膝上两条明显的伤疤,我都会心酸落泪。

我不清楚为什么我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为什么我会有这样严厉要强的爸爸妈妈、为什么唯一的姐姐刚刚年满三十的而立之年,拥有着乖巧懂事的儿子和幸福之家就会命丧车轮。加之曾经的硝烟洗礼、姐姐不在后,彤彤的陪伴和义气让我刚刚找回一些或缺的姐妹情谊!却又要因为我的优秀、因为上学、就要对此说声再见了。

我经常这样想着的时候就会止不住的泪水潸然泪下!这也就是我常说的一句话:“不要去羡慕任何人,因为每个光环的背后都伴随着成长的辛酸!”所有的一切让我找不到答案,这样的感觉让我好痛苦,简直是生不如死!小的时候就被爸爸妈妈因工作的需要给丢来丢去的,老山前线回来的偏头痛后遗症,在亲人和战友的陪伴下才刚刚帮我修复。现在就要因为我的优秀而再次接受孤独!

想想我的头都大啦!经常是想到头痛时才不得不控制自己,不再去想这些辛酸和无奈的事情。带着祖国人们的期望、带着军区首长和战友们的信任与嘱托、带着我一片空空寂静无奈的心情、在亲人的送别和战友们依依惜别的话语声,我这个祖国最可爱的人,就这样踌躇满志地踏上了,让所有人羡慕的南海求学深造之路。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到学校报到的第一天卢博就出现了,而且是带着战友们闪亮登场,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阿姨的到来,让我在生活中再次享受家的温馨与呵护!卢博夜以继日的陪伴,让我忘却了异地的苦恼,使我可以在温馨而轻松的状态里,继续着我的求学之路。鲍秘书和朱参谋的两夫妻对我和卢博的关照更是战友加兄弟般的亲密有加!

彤彤的南海之行为我在原有的幸福生活中,又增添了浓重的一笔。严董和赵助理的相继出现,友诚集团顾问一职的上任,都让我在学习与实践的领域里,又学习了很多在学校书本上,永远也无法学到的宝贵知识。严董母亲的搭救与呵护!让我在异地他乡重拾母爱!文工团的参演、杨政委的偏爱、小明和白本越野车的赠予,这些所有的一切一切,如果没有卢博、如果没有卢博的南海陪读、这样的待遇、这样的幸福生活,都是我无法也不可能享受到的。

爸爸的职位越高,意味着我的生活越要平素,我就越不可以搞特权!这里的一切都是因为卢博的出现而存在。我真的不知道要怎样感谢卢博为我所做的一切?不知道我要怎样做才是真正地替卢博着想?也许正是我活在责任里的缘故,在接受卢博的呵护与赠予中,才会不知不觉地产生了报恩的心态,才会一直和卢博保持着兄妹的关系。

当然在这一点上,我也很感谢卢博对我的体谅与配合,正是这份责任感的驱使,可能才会有这样的亲情产生?才会出现共同为对方着想的思想境界?才会忽略了我们原有的恋爱关系?才会因这份忽略而导致我们共同错觉的产生?我清楚地知道:卢博不会有这样的错觉,如果有也就只能是对我的爱太真太切、因为爱的真诚和体谅!不得已只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人为的错觉罢了?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想到过毕业后要和卢博在一起生活,可是这样的想法只是瞬间也就即可消失掉了,因为我担心时间久了,卢博会不会是因为责任,才会和我在一切,我不得不承认卢博对我的爱很真实。可就是因为这样,我也希望卢博能够拥有人世间的最爱!能够幸福地生活快乐一生!

也许就是基于这个原因,或许就是这样的想法一直在潜意识里作怪,彼此才从未想过要拥有和占有对方,唯一想到的就是替对方着想、为对方付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使对方幸福快乐!所以我俩才会一直保持的关系,维持在兄妹的亲情这个尺度里......

就像来到湛江住进这个别墅宾馆一样,不知道是卢博的叮嘱还是巧合,这样的房间结构对我而言是再合适不过了。吃过晚饭后,鲍秘书说要逛逛湛江的夜景,这个提议我们当然会一直赞同!因为是我做的晚餐,收拾碗筷的任务自然也就落到鲍太太和朱太太的头上了。

我们都换好了休闲装,出发前鲍太太和我说要我们三人一组女兵在前、男兵在后。鲍秘书和朱参谋倒没说什么?可是卢博却说不行?因为只有他清楚我的本能反应,尤其是在外面又是陌生的环境,卢博担心我会因紧张而吓到。鲍秘书一听马上说:“还是卢博考虑的清楚,两人一组,同样三队六人,出门在外安全第一。”

就这样的编队后,还是向车队的排列一样,鲍秘书俩夫妻在前,我和卢博中央,朱参谋俩夫妻断后。走出去没多远,就见一老婆婆在摊鸡蛋饼,我一看卢博说:“我想吃鸡蛋饼,鲍太太说:姗姗你没吃饱吗?卢博说:你们还不知道她吗?零食大王,吃得再饱也没问题的。”

卢博边说边掏出钱向老婆婆走去,这时只听婆婆说:“姑娘你看你老公对你有多体贴、多心细呀?我看看那卢博笑笑说:婆婆你身体还好吧?婆婆听我说完这句话,就急忙拽着我的手说:好、好、好孩子!婆婆我卖了这么多年的蛋饼,还从未有人这样问候过我哪?婆婆一看就知道你是个好孩子,有教养,就冲你这句话,婆婆就送你张鸡蛋饼如何。”

我急忙说:“婆婆你一天站在这里已经很辛苦了!我不可以这样子的,如果你真的感到开心,就把钱收好,今后好好保重身体吧!”告别婆婆之后,仍然继续着我们的主题,散步。这时鲍秘书问我:“姗姗说实话,你刚刚如果要再多说一句话,我立马就会去多买一些的。我说:不会,我不会让你们来做这样的事的,就算你今天把婆婆剩的蛋饼都买光,那也只是帮一时而帮不了一世,杯水车薪不会解决任何问题......

我说过我为人处事有我的原则和底线,像这样的事情应该是建立在助人为乐的基础之上,而助人为乐是要建立在你助人的时候感到快乐的状态里,是一种心甘情愿的、一种很纯粹的个人奉献行为。因此这样的行为就不可以借助他人的力量来达成!我很清楚,我不是救世主,我只能是做好我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好!既不为难自己,也不会令他人无奈......

我当时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婆婆的坚持送予之时按价付钱,完成这种购买关系的过程。这时朱太太问我:姗姗看得出你刚刚问候婆婆的那句话是很由衷、很真诚的,就像你在家里和阿姨讲话的神态一样。说实话:如果你要是不问?我不会想到,但是你问完了我也有同感。可是没想到就是这样一句普普通通的问候语,竟会让婆婆那样的高兴!竟会要送你蛋饼吃,诚然一张蛋饼并不足奇,但对于婆婆而言那就是她的心血,她对你的一片感激之情!”

鲍秘书也说:“姗姗这句话只能从你的嘴里说出才会有这样的效应,因为你是真情流露,因此才会让所有人听了感动!尤其当婆婆说到这么多年都没听到过一句这样的问候,我心里不禁一阵酸楚!我说:是的,我心里也好难过!不知道婆婆的子女都是做什么的?这么一把年纪还要沿街叫卖,想想真不是滋味!所以我们这些人,真的应该懂得珍惜、懂得把握!”

这时鲍秘书说:“姗姗,你下次去严董公司培训时准备讲什么?我说:你怎么会问这个问题?鲍秘书说:如果可以的话,你的培训我都想听听,我说:那好办呀?卢博给我买了录音笔,到时候放给你听不就可以了吗?鲍秘书说:不行的,那种感觉没有现场培训的效果好!我说:这样子吧,我们几乎也走出有两站地了,去公车站看好路线后,找一辆车上人多一点的上去,你们每个人要记得从开始踏上车门的时刻一直到下车后的整个过程,回去后我告诉你们我的培训课题。”

卢博看看我说:“坐公车?我说:是的公子哥、坐公车?卢博说:那你得听我的,我说:我在你前面上车可以吗?”到了公车站,按着我说的等到一辆稍微人多一点的车,我们依次上去了,上车的时候见到车上人相对比较多,连个座位也没有,我见鲍秘书他们几个直皱眉,就让卢博看他们的窘样,卢博只顾着保护我,因为我们从来也不坐公车的,这样的挤来挤去让我们都很不舒服,也很别扭。

我看看他们每个人的样子就憋不住要乐,还好只有两站地很快就到了,下车后鲍秘书说:“姗姗,你是不是在逗我们哪?我很认真地说:鲍大秘书:这么长时间你见我有和你们开过这样的玩笑吗?是谁问我说下次去严董公司要培训什么课题的?是谁嚷嚷要听我讲课的?而且还要现场聆听的呀?鲍秘书说:姗姗,我想不出坐公车对培训会提供什么素材?我问他:想听吗?鲍秘书说:说吧,是喝酒还是大排档?我笑笑说:回到房间再开瓶红酒怎么样呀?”

我说这句话的时候,就已经将身子转到卢博的前面了,卢博笑着向我招招手,我知道此时的我,只有将额头乖乖送上之后,已别无选择!回到二楼后,我又到厨房搞了几个小菜,开了一瓶红酒后开始了我培训前的预讲了。

我首先问他们几个坐公车后的感受,鲍太太说:“啊呦!姗姗,你晓得的哦,我多长时间不坐公车了,你更狠一定还要找辆人多的再上,我只想着找座位了,其他的就什么都顾不上想了。朱太太说:我倒是在想,姗姗让我们坐车一定会有她的用意,可是我想想也和鲍太太一样就想找个座位了。朱参谋说:可能是我们都很少坐公车的原因,我也是上车后本能地就开始找座位了,姗姗公交车到底有什么寓意?”

我转脸问鲍秘书:“怎么样呀?话题是你提议的,说说你的感受吧?鲍秘书说:说实话可以吗?我说:你还想说假话吗?鲍秘书说:不瞒你说姗姗,上去我就后悔了,看你在那笑嘻嘻的,我还以为你在逗我们哪?或者是因为你做晚餐辛苦感觉走累了。”

我这时喝了一口红酒说:“我为什么要你们从上车的一瞬间就开始想,一直到下车后的整个过程的感受。这其实和一个人找工作或者是做工作的过程是一样的,我们刚刚上车是在有选择的情况下,这就好比一个新人在找工作时的同时几家公司之间的平衡,我们上车目的很明确,是因为我要给你们讲我要到严董公司的培训课题......

所以我们是在这样的前提下,选择的这辆车来上。而新人找工作时,如果有几家公司可以选择的话,他就会像我们刚才一样,带着个人的目的,或者说是需求来选择一家公司去上班。其实你们都说对了一些,就是上车后都想赶快找到座位坐下,而且只要找到一个座位,因为你刚上车人多,座位是很难遇到的,除非你身边的人会马上下车,刚好有个位置可以给你坐下,但是这样的机率会很小,那几乎只能靠运气......

不管它在前或者是在后,总之只要有一个位置,我们都不会想到这个位置的好坏、就会立即坐上去。这就像一个新人刚到公司上班一样,因为是新进人员的关系,就很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快转正而在公司拥有一席之位。我们再往下想,找到座位后还不算稳当,如果在车上再有比你现在坐的位置视线和光线更好的话,试想你会不会本能地还想着去调一下座位?

这时的想法和举动,就像新人成为公司正式职员后的心情是一样的。一旦转正后他就会想到要调整他现有的位置,那就是升职,因为升职意味着就会加薪水。再回到公车上的话题,我们在不断地调座位,就是想在公车的这段短途里坐得舒服些,而员工的不断调整,就是为了在公司工作的有效时间里,能够尽快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和最好的工作,每个人的欲望都是由浅入深开始的。

所以,生活中会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挖掘的素材,值得我们去借鉴!从而找出对自己对工作对生活有意义的素材。再有在这个基础之上,你们再试想一下如果今天我们坐的这辆公车是最后一班车而且人又多,如果这辆车你要是上不去的话,你就要走上两个小时的路程,但是这最后一班车往往都是人最多的时候。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最后一班车,所以此时不管这最后一班车上的人有多少?等车的所有人都会拼命地向车上挤的。这就像有的人等米下锅一样的心情,不管是什么工作,只要是有个公司会接收,想都不会想待遇如何?只要能按时开工资就好,哪怕晚几天也可,缓过一段时日之后,再去想做合适自己的工作。

因此,作为一个公司的管理者,就应该要认真了解新进人员和在职员工之间的有效协调,充分挖掘每个人的能力,公正地看待每一名员工,对于你的员工不要有先后远近之分,只有能力大小区分,真正使每个人工作能力在你的部门功能最大化。这就是我要对你们讲的公车原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