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是一本生动的红色教科书"

"这是一本生动的红色教科书"

国庆节放假的第一天,两个孩子正在向广州起义纪念碑致敬。南方日报记者 金宇

"了解革命烈士,传承英立精神,不仅在书本上,而且在生动的红色教科书上。10月1日,华南师范大学同学陈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的广州公社烈士墓前郑重地摆放了一束鲜花。记者看到,不少市民自发来到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缅怀颖力,重温那段可泣的历史。

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经过三天的激烈战斗,超过5,700名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在敌人势力太广时被杀。如今硝烟早已散去,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已成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每年约有600万来自各行各业的群众。

让爱国主义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带孩子去红色废墟散步,让他意识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爱国的心种子生根发芽。来广州旅游的周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正在上小学,烈士陵园是他们此行的第一站。

广州居民黄先生也选择在假期期间带孩子去烈士陵墓。"孩子们不应该只是在教科书和课堂上学习历史。他说,他特意把孩子们换成干净整洁的校服和红领巾,以示对革命烈士的钦佩和缅怀。

杨先生,公民,长期驻扎在烈士陵墓的国防教育主题画廊。作为历史爱好者,他熟悉广州起义烈士的英雄事迹。"许多革命烈士在广州留下了浓厚的遗产,"他说,"每次来到这里,我的心都有点沉重,也是为了激励自己传递红色基因,脚踏实地,不懈奋斗。

让殉道感染更多年轻人

在离广州起义纪念碑不远的广场上,"革命者永远年轻——广州起义英国主题展的一部分"吸引了许多年轻游客。在一面留言墙上,写着市民和游客的信息,文字和短语传达了对革命烈士的记忆,对美好生活的感激之情。有些孩子无法到达留言墙上方的空白处,然后在父母的帮助下,小心翼翼地把留言纸放在上面。

在"刑场婚礼"雕像纪念广场上,周文轩和陈铁君的雕像,鲜花盛开。1927年10月,周文轩和陈铁军被党派去假扮夫妻,参加广州起义的准备工作。1928年1月,广州起义失败后,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从香港返回广州重建党的地下机关,在共同的战斗过程中,两人发展出一种真诚的爱情。两人后来因通知叛徒而同时被捕。面对敌人的折磨和胁迫,他们屈服了。最终,没有敌人被周文轩和陈铁军判处死刑。在行刑现场,两人被视为死亡。周文轩在未消亡的时代,顽强地抬起头,大喊:"同志们,革命到底!"

"正是因为革命烈士的血血牺牲,我们今天才有了稳定的人生。得知他们的故事后,现场的一对年轻夫妇非常感动。

孟健,《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记者 王湘波实习生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