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以前是要吃荤的。那什么时候开始吃素的呢?
为了自己的佛教事业。把自己卖给寺庙卖,还卖了四次。让自己的橙子花费意外来赎自己。
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几百位皇帝当中,文化和文学修养最高的皇帝。更是唯一一位儒释道兼修的皇帝。在古代中国所有皇帝中,他寿命排位第二活了86岁。在位时间在排第六位,共执政48年。他也是一个狠人,他可以为了肉欲连继位当皇帝都可以放一边,也可以40几年年不近女色。当然,他也是唯一一位被活活饿死的皇帝!
他就是南北朝时期南梁的开国皇帝——萧衍。就是我们背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主角。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和南齐的萧道成都是本家。都是淮阴令萧整的后代。所以它的出仕起点是很高的。先是担任巴陵王、南中郎将萧子伦府的法曹行参军,后改为卫将军王俭属下的东阁祭酒。他筹略过人,兼有文武之才,竟陵王萧子良开建西邸,广招文学之士,萧衍和范云、萧琛、任昉、王融、谢朓、沈约、陆倕七人一同交游于萧子良门下,被称为“竟陵八友”。
萧鸾登基后,萧衍因参与“定策”之功,被封为建阳县男,食邑三百户。自此萧衍的地位日益显赫。
萧宝卷继位后,为人暴虐,诛戮重臣,收回朝权,又“委任厮小”,致使内部动乱频繁,“方镇各怀异计”,后又杀害萧衍的哥哥萧懿。萧衍为求自保,联合荆州府事的宗室萧颖胄起兵,拥立南康王萧宝融。
萧宝卷死后,萧衍大权在握,于是他的好友沈约和范云怂恿他行帝王事。他就点头就让他们俩去准备禅让事宜。诸事都准备妥当,可萧衍却躲在后宫杳无音信,见也见不着,大家还以为他病了,于是范云就想尽办法,终于打听到了。不过差点被气个半死。
原来萧衍也是一个耙耳朵,这么多年就只娶了一妻一妾。并且因为老婆强势自己连小妾的边都没有怎么沾。后来郗氏病死,终于可以一亲芳泽。然后又起兵打仗了。可是呢,打仗又不能带女人。所以也是硬生生的憋了一两年。现在进了后宫,见了六宫粉黛,久旱逢甘霖,那不得一次爱个够啊!特别是那位声名在外的佘妃,常侍枕席,弄得这位菩萨皇帝似醉似痴,沈湎不治,什么江山,什么皇帝,还不如这温柔乡!
范云一看。这哪能行啊,皇位都不要了,要女人?你不当皇帝,我的荣华富贵怎么来保证?于是找到萧衍的心腹大将王茂,一起去劝诫他赶紧登位。一语惊醒梦中人。萧炎也觉得误事了,于是就答应马上继位。可是范云为了去除后患免得这位皇帝再沉迷女色。硬逼着萧衍把佘妃赐给了王茂。(题外话:有可能这一次伤的太重,所以往后40多年都没有近女色。)
当了皇帝后励精图治,却北魏保境安民;吸取前朝的教训,重用宗室世家,提倡节俭,选拔良吏;设谤木函和肺石函。如果功臣和有才之人,没有因功受到赏赐和提拔,或者良才没有被使用,都可以往肺石函里投书信。如果是一般的百姓,想要给国家提什么批评或建议,可以往谤木函里投书。国家一时大治!
国家繁荣昌盛了。就该搞搞自己的爱好了,萧衍不仅是武将出身,也是文人出身。文武双修的全才。
于是诗词歌赋,蓬勃发展。出书立说,紧接不暇。亲临国子学讲经,并主持策试,亲祀明堂。重订五礼(吉、凶、军、宾、嘉),颁行天下,发表诗集《昭明文选》,编撰《通史》。此后,朝野上下“穆穆恂恂,人知礼节”,梁朝号称“文物之美,为江左二百年来所仅见”。
萧衍认为"老子、周公、孔子等虽是如来弟子,而化迹既邪,止是世间之善,不能革凡成圣“。 于是对佛教和道教也有很深的信仰。为了研究佛法,于普通八年(527年)三月八日,亲自第一次前往同泰寺舍身出家,三日后返回。
后来,由于道教的叛乱加上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促使萧衍在晚年倾向佛教,但更大的原因是由于执政后期的昏庸导致的社会矛盾激化,老年人嘛都想信信神仙,让神仙把普罗大众的哀怨化解掉。
所以,为了达成自己的鸿愿,拯救自己的子民和自己的帝国。于大通三年(529年)九月十五日,第二次至同泰寺举行“四部无遮大会”,脱下帝袍,换上僧衣,舍身出家,九月十六日讲解《大般涅槃经》,二十五日由群臣捐钱一亿,向“三宝”祷告,请求赎回“皇帝菩萨”,二十七日萧衍还俗;大同十二年(546年)四月十日,萧衍第三次出家,这次群臣用两亿钱将其赎回;太清元年(547年),三月三日萧衍又第四次出家,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四月十日朝廷出资一亿钱赎回。
在这之前,信佛的人是要吃荤的。可萧衍援引《楞伽经》《涅槃经》等如来藏系经典“食肉者断大慈种”之说,主张全面素食。于是从自己开始,不近女色不不吃荤腥。并且全国推广。从此以后,所有的佛教徒都开始不吃荤腥不近女色了。
由于自己的利令智昏,接受了两面三刀的东魏叛将候景,后来又犯二答应东魏交换候景。导致侯景的反派。最后被活活的饿死在台城皇宫净居殿,也算是成就了自己的四次出家,正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一次的叛乱也使南朝的经济和文化遭遇了巨大的打击。更是汉文化的巨大灾难。也为后面被隋朝的统一埋下了伏笔。
历史上活的长的皇帝都是前期励精图治,随着年龄的增长,帝国国势达到高峰。就开始沾沾自喜好大喜功昏庸腐败。再到最后帝国就乱象丛生,逐步势微,分崩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