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夏天,何芳君和妻子在青岛被拍到。
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何芳军,1941年出生于山东流明山区的一个革命家庭,父亲在抗日战争战场上光荣牺牲时,他只有七个月大,母亲是老革命家。1963年,他进入北京农业大学毕业,自愿申请青海高原贡献青春,一干是春秋23,历任畜牧兽医站技术员、站长、共和县科技委主任、副县长、海南省人民政府副书记, 第一副秘书长等职务。1990年3月,何方军调到农业部(青岛)动物检疫研究所担任党委书记、主任,1995年11月调到深圳市动植物检疫局担任党委书记、主任,1997年9月10日因肝癌不幸去世,享年56岁。
何方军以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工作的奉献,死后具有高度的责任感,30年如一天,无论走到哪里,所有的光热都散发在哪里。1998年5月,中国共产党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决定向何芳军同志学习,市内掀起了向他学习的浪潮。
率先实施多项动植物检疫改革
1995年11月,何方军调任深圳市动植物检疫局局长、党委书记,上任第三天,他到基层调查了解情况。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他走遍了全球机构和11个下属机构,形成了一套新的改革和发展思路。他提出,将深圳动植物检疫局建设成为国家植物检验体系"一线战士",大约需要3年时间。
何方军担任主席期间,深圳港改试点工作深入开展。根据国家有关部署情况,工厂检验应当从港口货物检验通道撤回。有些同事不明白这一点。何方军总是煞费苦心地强调和说明,他曾在局内多次成立港口改革专门小组对体制改革进行研究,方案成熟一个上落实,令人欣慰的是,在他22个月的统筹工作中, 深圳移动检验局改革取得了三大突破:
1996年6月20日,黄冈局率先退出国家厂区检验制度的口岸货物检验通道;
1997年5月1日,深圳工厂从一线港口货物检验通道撤出,使深圳港在全国率先实现"海关管制、边防"的国际惯例;
1997年9月,宝安局、龙岗局相继成立,是探索厂房巡检后续管理模式的重要一步。
原市港务局副主任、原港口行业委员会副书记黄新华曾评论说,何方军体现了三大宝贵精神:勇往直前的精神;进取的时代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
人民公仆的形象留在人民心中
1997年7月3日凌晨,何芳君腹痛严重,最后到医院取了止痛药。在同事的劝说下,第二天他去医院做检查,被怀疑是肝癌。7月6日,他被转到广州军区总医院,在那里他被诊断出患有晚期肝癌。得知这一消息后,农业部和国家动植物检疫局领导下达了不惜一切代价对待他们的指示。7月15日,何芳君被从广州调到上海和胆汁研究中心接受治疗。
到上海,在他生病的那天晚上,何方军在日记中写道:"今天,黄主任把病事都讲给了我,听说心里真的很痛,因为我年纪不大,也为晚了好几年。但我曾想过要做好准备,人天生就会死去,我想像张氏一样,做一个对人民有益的人,一辈子做一个党,人民能够负担得起培训和教育人民。"
何方军住院期间,他在病房里,想着工作,在住院一个月,他主持了三次党会。广州一度,被关在病房里;上海区制度非常严格,两次党组会议,一次由何方军多次要求,院长同意在会议室举行;
9月8日,处于半清醒状态的何方军看到一位身穿检疫制服的同事站在床前,指着自己的制服,指着自己,表示要穿上制服,站在人生的最后一班。1997年9月10日15时,何芳君的心脏停止跳动。
1997年10月16日,国家动植物检疫局发布《关于通知和表彰何芳军同志的决定》,1998年5月12日,中共深圳市委、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学习贺方军同志的决定》。他把一个人民公仆奉献出来,死后的精神气质将永远留在深圳人民的心中。
来源:深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