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何方軍:盡你最大的努力當公仆

作者:光明網

1996年夏天,何芳君和妻子在青島被拍到。

深圳晚報記者 李超

何芳軍,1941年出生于山東流明山區的一個革命家庭,父親在抗日戰争戰場上光榮犧牲時,他隻有七個月大,母親是老革命家。1963年,他進入北京農業大學畢業,自願申請青海高原貢獻青春,一幹是春秋23,曆任畜牧獸醫站技術員、站長、共和縣科技委主任、副縣長、海南省人民政府副書記, 第一副秘書長等職務。1990年3月,何方軍調到農業部(青島)動物檢疫研究所擔任黨委書記、主任,1995年11月調到深圳市動植物檢疫局擔任黨委書記、主任,1997年9月10日因肝癌不幸去世,享年56歲。

何方軍以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和對工作的奉獻,死後具有高度的責任感,30年如一天,無論走到哪裡,所有的光熱都散發在哪裡。1998年5月,中國共産黨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決定向何芳軍同志學習,市内掀起了向他學習的浪潮。

率先實施多項動植物檢疫改革

1995年11月,何方軍調任深圳市動植物檢疫局局長、黨委書記,上任第三天,他到基層調查了解情況。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他走遍了全球機構和11個下屬機構,形成了一套新的改革和發展思路。他提出,将深圳動植物檢疫局建設成為國家植物檢驗體系"一線戰士",大約需要3年時間。

何方軍擔任主席期間,深圳港改試點工作深入開展。根據國家有關部署情況,工廠檢驗應當從港口貨物檢驗通道撤回。有些同僚不明白這一點。何方軍總是煞費苦心地強調和說明,他曾在局内多次成立港口改革專門小組對體制改革進行研究,方案成熟一個上落實,令人欣慰的是,在他22個月的統籌工作中, 深圳移動檢驗局改革取得了三大突破:

1996年6月20日,黃岡局率先退出國家廠區檢驗制度的口岸貨物檢驗通道;

1997年5月1日,深圳工廠從一線港口貨物檢驗通道撤出,使深圳港在全國率先實作"海關管制、邊防"的國際慣例;

1997年9月,寶安局、龍崗局相繼成立,是探索廠房巡檢後續管理模式的重要一步。

原市港務局副主任、原港口行業委員會副書記黃新華曾評論說,何方軍展現了三大寶貴精神:勇往直前的精神;進取的時代精神;與時俱進的精神

人民公仆的形象留在人民心中

1997年7月3日淩晨,何芳君腹痛嚴重,最後到醫院取了止痛藥。在同僚的勸說下,第二天他去醫院做檢查,被懷疑是肝癌。7月6日,他被轉到廣州軍區總醫院,在那裡他被診斷出患有晚期肝癌。得知這一消息後,農業部和國家動植物檢疫局上司下達了不惜一切代價對待他們的訓示。7月15日,何芳君被從廣州調到上海和膽汁研究中心接受治療。

到上海,在他生病的那天晚上,何方軍在日記中寫道:"今天,黃主任把病事都講給了我,聽說心裡真的很痛,因為我年紀不大,也為晚了好幾年。但我曾想過要做好準備,人天生就會死去,我想像張氏一樣,做一個對人民有益的人,一輩子做一個黨,人民能夠負擔得起教育訓練和教育人民。"

何方軍住院期間,他在病房裡,想着工作,在住院一個月,他主持了三次黨會。廣州一度,被關在病房裡;上海區制度非常嚴格,兩次黨組會議,一次由何方軍多次要求,院長同意在會議室舉行;

9月8日,處于半清醒狀态的何方軍看到一位身穿檢疫制服的同僚站在床前,指着自己的制服,指着自己,表示要穿上制服,站在人生的最後一班。1997年9月10日15時,何芳君的心髒停止跳動。

1997年10月16日,國家動植物檢疫局釋出《關于通知和表彰何芳軍同志的決定》,1998年5月12日,中共深圳市委、市人民政府釋出《關于學習賀方軍同志的決定》。他把一個人民公仆奉獻出來,死後的精神氣質将永遠留在深圳人民的心中。

來源:深圳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