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语文学习方法之袁静的“学用结合”读书法

袁静的“学用结合”读书法

这是一种根据写作需要和兴趣爱好以某些名著为重点来阅读的读书方法。

历尽坎坷的当代女作家袁静,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和孔断合作,写出了著名长篇小说《新儿女英雄传》。她还曾创作了剧本《减租》、《淮上人家>和长篇小说《红色交通线》等优秀作品。即使在年近古稀的高龄,仍勤奋笔耕,写出了《大虎》、《金钥匙》等许多好作品。她读书采用的是“学用结合”读书法。她认为,这种方法“可以用较短的时间,收到较大的效益”。她是这样做的:

一、写什么,读什么。

袁静认为:“你要学哪一种体裁,你就多读这些 体 裁的作品。”

她在写《新儿女英雄传》之前,就反复阅读<红楼 梦>、《水游传》,研究它们刻画人物的方法,琢磨它们是怎样使人物性格突出的,怎样通过人物生动的对话、人物特殊的行为来表示出人物活生生的鲜明个性的。她带着写作的具体问题来 读,目的 性很强,接受起来也特别敏感。

袁静写了<小黑马的故事>等三部反映儿童生活的 中篇小说后,对童话发生了兴趣,很想写几篇童话,她就带着这一问题,找了许多优秀的童话作品来阅读,研究童话的创作规律、技巧和表现手法,然后动手写了两篇。这种“写什么、读什么”的方法,是一种有目的的借鉴。因此,就读得格外细致、特别主动;读了就练习写,对读到的东西能及时实践,自然掌握牢固,理解深

二、爱什么,读什么。

自己喜爱什么体裁的作品,就多读这一类代表作。袁静感到中国古典小说是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适合广大群众的口味,而且也是自己想写的一种体裁,因此,她就选《红楼梦>等名作不断阅读。在外国小说中,她常读的是普希金的《上尉的女儿>。因为她感到“这篇小说的笔法,和中国古典小说有某些相似:故事性较强,发展比较快,情节曲折,生动、活泼、明快。”

她认为,“因为喜爱这种风格的作品,所以吸收这些营养,变成自己的血肉时就要来得快些。”

三、反复读,及时用。-

要把优秀作品的精华为己所用,需要一个“反复 阅读、精读、细嚼慢咽”的消化吸收过程。只有反复阅读,才能发现、体会并接受其中的精华。只有及时用,才能巩固阅读所得,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