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来武威的朋友问条条子
你们武威,除了面皮子、三套车
米汤油馓子、沙米粉、羊羔肉
菜锅子、油饼子卷糕外
还有什么好吃的吗?

哼!吃的,我们当然有!
武威的美食千千万
作为一个地道武威人
条条子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下
除了我们常说的特色美食外
武威还有哪些可以让外地人
瞠目结舌的美食!
1
转百刀
两头尖尖肚儿圆
说的就是转百刀
凉州女子一手轻按面张
一手运刀如飞
一排排色泽如玉的菱形面条
就呈现在你的面前
下锅煮熟,趁热用凉水一激
盛在碗里,配以家常小菜
一碗口感美妙的
“转百刀”拌面做成了
2
青稞面搓鱼子
用天祝特产的青稞面为原料,把面切成小块放在案板上,先每只手里搓1至2条,搓到30厘米左右后把两只手里的合并在一起,再用两只手同时来回搓成长60至80厘米,然后把面掐成指头肚大小,搓成两头尖中间粗,长约2至3厘米左右的面鱼。再用香油炝盐末、芥茉、大蒜泥、醋、红辣子等料。
这个搓鱼子,并不是一种鱼
而是形似“鱼娃子”的一种面食
吃起来圆滑、松软、香美可口
真的就像“鱼娃子”
游到你的肚子里去了
3
麦索
清代凉州进士郭楷有诗云
“莫嫌贫舍无兼味
尚有青青麦索餐”
用青稞制作的麦索
是武威极富特色的季节性小吃
每到青稞有八九成熟时,用镰刀割下半熟不黄的青稞扎成把子,剪去穗头上的芒刺,朝上放到锅里,把水加到刚刚浸过秃穗,生旺火,很快把水烧沸,然后细火慢煮,熟时把青稞从水中捞出,晾冷后,放在簸箕中搓去麦壳,便成青粮食,稍撒点盐,吃起来有滋有味。熟青稞,放到石磨上碾成火柴棍粗细、长短不等的绳索状,就是“麦索”了。
4
葫芦杂碎
葫芦杂碎也就是咱武威人常说的“羊杂碎”,用羊心、羊肺、羊肝、羊腰、羊肠、羊脑、羊肚、羊蹄、羊舌、羊头皮等熬制再佐以红油、羊油、花椒、姜皮、姜粉、葱花、香菜、蒜泥、蒜板、酱油、味精、陈醋等调味。
啃羊蹄、嗦羊舌、吃羊脑
品羊心、补羊腰、涮羊肠
填羊肚、尝羊汤
嗯~这个味道想想都要流口水啊
5
满族饽饽
凉州传统食品晋记饽饽
是蔡晋云祖传三代的拿手本领
主要有糖火烧、燕窝酥、马蹄酥
佛手酥、牛舌头、茴香饼等
30多个品种
满族饽饽色黄发亮、酥软香甜
松脆耐嚼
不尝一尝,怎么能安心
6
八宝鸳鸯鸽
八宝鸳鸯鸽是武威一道,雅俗共赏的珍馐。“八宝”并非用八种原料所烹,而是借用“八宝饭”之“八宝”命名。“鸳鸯鸽”也并非真的就是雌雄搭配了吃,而是产自凉州洪祥乡的鸽肉,蛋白质含量很高,
肉质鲜嫩,味道鲜美
“地上半斤(八两)
不如天上四两”
赞美的就是洪祥的乳鸽
7
金鱼发菜
“金鱼发菜”要把鸡脯、大肉、蛋清、淀粉、发菜这些原料做成精美的鱼形,用黑木耳作鱼尾,用海米做鱼嘴,用樱桃做鱼眼。
8
栀子面
栀子面,把面揉好擀成薄薄的面张,切成指头蛋大小的方片,才开始正式捏了,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面片,右手拇指把面片的另一角捏合住,然后再向左或向右捏半周,就成了栀子花形状的面食。
你一口可能吃下十几个
把一片如指甲大小的面片
捏成一朵朵可爱的栀子花
需要怎样的精工细做可想而知
9
砂锅豆腐
凉州砂锅豆腐
是参考唐代名菜
砂锅发菜汤的制作方法,
在烹调技术上
作了一些改进发展而来的。
砂锅豆腐以砂锅为炊具,锅内装入豆腐、粉条、蘑菇、咸蛋、肉丸子、春笋及新鲜蔬菜,浮面盖上一寸见方的鸡丁,再加入鸡汤和少许胡椒、桂皮、草果、生姜粉及适量的酱油、薰醋、精盐,在旺火上烧沸即成。
10
凉州卤鸡
凉州卤鸡也叫凉州烧鸡
凉州卤鸡的传统制作方法
是严格选用肥嫩的童子鸡作原料
精细制作而成
煮鸡的卤汤所用的调味品有老抽王酱油、白胡椒、丁香、大香、桂皮、草果、生姜、花椒、小茴香等。汤汁可连续使用,卤汤越陈,烧鸡越香。餐汤沸后,将已宰好洗净的鸡下锅,放入少许冰糖、食盐,同时视卤汤的消耗情况,增添上水及各种调味品即可。
体大肉多、色泽金黄、
鲜嫩醇香、风味独特
誉满河西走廊。
11
高庄馒头
高庄馒头也叫甜水馒头
是用麸酵配以优质精粉揉成发面
蒸制而成
白、暄、香,外形天圆地方
品味绵软可口,无碱味,
且入口即化,极适宜老幼食用
12
羊肉香头子
羊肉香头子的面不是长的面
而是面段
擀好面后切成一样的长度下锅
羊肉的味道超级浓郁
一点也没有难闻的羊膻味儿
只吃一根面
就满嘴都充斥着羊肉的香味儿了
扔一块儿肉进嘴里
仿佛自己已经奔跑在草原上了
说了这么多好吃的!
下一次再有人问你,
你们武威还有什么美食的时候~
就把这条信息甩给他!
馋他个口水留下三千尺
来源:聚焦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