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先世祠堂记·石韫玉

先世祠堂记·石韫玉

《竹堂文類》卷三

先世祠堂记

石韫玉

吾家先世居丹阳,系宋学士曼卿先生之後。先高祖值明鼎之草,出家为僧,释名智选,而初名不传。先曾祖君甫公,於顺治二年还于吴门。时年纔【才】十有三,有吴氏壻之于甥馆,此始迁苏州之祖也。曾祖生丈夫子二,长伯祖荆玉公,次先祖宁周公。荆玉公再傅而绝。宁周公生先考惠畴公,惠畴公生四男,其三皆殇,㝡後生余,盖寒宗之不绝也。如綫先曾祖初居饮马桥,先祖居朝堂巷,先考乃移居金狮巷,则余所生之地也。予家世未通仕籍,執庶人之礼祭于寝。

先世祠堂记·石韫玉

余遭逢圣明之世,及第升朝,官于中外,食禄十有八年。忝徙大大之后,理当立廟,以祀其先人,而因循未果。今余年已七十,势不可再缓,爰以所居之西屋,建祠三楹。一廟三龛,同堂共室,奉曾祖祖考三世考妣。而妇人未及於世者,及附于祖姑。其西为夹室,以藏祧主,每岁终则合享焉。祠北向于陰道为宜,於序古之宗法不可行后世也,久矣。古者诸候世其国,大夫世其家,故主祭者常在大宗,而支子不祭。後世卿夫,自一命以上,皆选于王朝,嫡子支子,贵贱无常。夫祭用生者之禄,嫡子贱而支贵,势不可以。

先世祠堂记·石韫玉

卿大夫之尊,降而就庶人之祭,故礼之不可袭也,时为之也。记曰当其可之为时,此之为欤。礼,大夫有三廟。而今为一廟,不敢援,世及之制也。分三室,仍存三廟之意也。后世子孙而卿大夫焉,守此不为亵。后世子孙而庶人焉,守此不为僣。名之曰石氏家祠,不敢以宗自居也。

祠成道光五年季夏之月,谨作记书石而登诸壁。

先世祠堂记·石韫玉

石韫玉(1755年-1837年),字执如,号琢堂,晚号独学老人,又号花韵庵主人。江苏吴县人。清朝状元、政治人物。生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清高宗八旬万寿恩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湖南学政。卒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曾撰写《红楼梦传奇》,为早期根据《红楼梦》改编的戏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