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江西上饶,有一个古老的县城,它叫弋阳县。起于东汉,近1800年的历史。但在成县之前,这里已经开始了武侠的起点。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进入人才辈出,百花齐放,各家争鸣的时代。佩剑既是武器,也是艺术品。更是佩者身份的象征。当年吴楚出名剑,各国遣使者邀请铸剑师。欧冶子和干将便是铸剑师中的佼佼者。楚王邀请二位顶级铸剑师铸绝世宝剑。二人寻遍大江南北,寻有铁英、亮石和寒泉的地方,这是铸宝剑的必要条件。最终他们在弋阳的葛溪停留下来,以葛溪之水淬剑,最终楚王拿到了绝世的利剑。
同样是在这葛溪之畔,另一位大人物——太极仙翁葛玄在这里炼丹治病救人,传教收徒。至此道教开始在弋阳兴盛。葛玄是孙权的好朋友,孙权也是道教的信徒。当时上饶属吴地,葛玄的行为会有一些替国传教的可能。葛真人当年一定也是仙风鹤骨。
到了两晋时期,佛教进入弋阳,弋阳因为丹霞地貌多,形成独有的寺庙造型,依岩洞开凿佛像。这里开凿了中国最大的卧佛,南岩卧佛。全长416米,佛身宽68米。现如今5a景区的龟峰景区,曾经有龟峰寺,还有知名的莲塘寺。在丹霞地貌的风景衬托之下,曾经弋阳的佛教香火旺盛。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宋末元初的谢叠山和相差600年的方志敏都出生在弋阳,他们在面对敌人时,有儒家的气节,也有义薄云天,慷慨殉国的侠者气概。这些离不开屹立在信江边的叠山书院,书院是浩然之气的泉眼。600年仍是生生不息,永不枯竭。
相传弋阳的弋阳腔曲艺是道家人创造,这说法过于夸大了道家的功法。不过从侧面可以探知当年道家音乐以及道法仪式上的隆重与丰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弋阳腔,是柔和了戏曲、方言以及各类宗教音乐,经过上百年的淬炼,才自成一体,成了国家级民粹。一如当年欧冶子引水淬剑,绝世宝剑是多方面顶级资源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状态下,浴火重生的。还有葛玄炼丹炉的神药。
弋阳还有一个宝,年糕,也叫大禾米粿。是以弋阳大禾谷米为原料,采用“三蒸两百锤”的独特工艺制作而成。首先大禾谷是一种介于糯稻和籼稻之间的特色粳稻良种,它既没有糯米那么粘,也不会像普通籼米那么硬朗,正是这种融合,中庸的状态,成就了无与伦比的原材料。然后就是三蒸两百锤。能一气呵成锤下两百锤的人也一定是武林人士。谢叠山和方志敏吃过同样口味的年糕。佛龛上的年糕和宫观里的年糕也一定都是洁白如霜、透明似玉、不黏不腻的。当年明朝首辅费宏,从铅山到弋阳参观龟峰寺,据说招待贵宾的就是这个抡锤三百下的年糕。
武侠的世界,剑是武魂。为国为民是大侠的信仰,而信仰的三座高山是儒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