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饮食男女》看海派菜的前世今生

作者:小小阳的生活酒馆

作为中国菜大师级别的人物,老朱退休后可没闲着。

世间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老朱每天都要精心为女儿们烹制出一道道丰盛的菜肴。

传统的梅菜扣肉、江苏菜松鼠鱼、东坡肉、粤菜中的经典鸡煲翅、蟹粉小笼、川菜里的火爆双脆……

从《饮食男女》看海派菜的前世今生
从《饮食男女》看海派菜的前世今生

电影《饮食男女》的开头便有了《舌尖上的中国》之味道,天南海北的美食在老朱熟练的手法下逐一呈现,香味仿佛从屏幕中飘荡出来,让人垂涎欲滴。

中国菜品类繁多,美味珍馐,不计其数,有川、粤、苏、闽、浙、湘、徽、鲁等诸多菜系。

所谓“天下四海九州,山川所隔,有声音之异;土地所生,有饮食之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于是不同的菜系就产生了。

从《饮食男女》看海派菜的前世今生

各大菜地通常只流行于当地,如果说你想要在一个地方尝到各地的美食,那非上海莫属。

最初,流行在上海其他各地方菜肴统称为外帮菜。

这个所谓的“帮”,可不是什么黑社会帮派。菜帮和城市经济发展后形成的商帮相似,是一种职业行会的结合,其来由已久,在宋代的城市中已经出现。这种在城市经营的商帮,往往有非常鲜明的地域性。

从《饮食男女》看海派菜的前世今生

菜帮可以说是上海开埠以来社会经济变化的产物。上海开埠前人口只有五十余万,开埠后全国各地人口大量涌入上海,代表各地不同风味的菜帮,便依附不同的商帮进入上海发展。

最先随着商帮进入上海的外邦菜是徽菜。

徽邦商人遍布天下,自古就有“无徽不成镇”的说法。早在开埠前,徽商就已经活跃在沪上,传为佳话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就是徽商之一,他们对上海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饮食男女》看海派菜的前世今生

徽商的大量涌入,让徽菜遍布上海滩,几乎每一条街都能看见一两家徽菜馆。当时上海书场流行的弹词“洋场食谱开篇”如是道:“东西最好是鸿运,烩面三鲜吃聚宾。聚乐、鼎新兼其萃,醉白园开在小东门。”说的便是当时流行在上海的徽帮菜馆。

徽帮菜擅长烧炖,重油重色,醇浓入味,且能保持原汁原味,如火腿炖甲鱼、红烧鸡、煨海参等。也不乏煎炒,如清炒鳝背、炒划水等。

从《饮食男女》看海派菜的前世今生

随后,各地商帮相继挺进沪上,各个菜帮在上海滩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为了突显自身所具有的特色和地方风味,往往在店招上加“正宗”二字,以招揽不同商帮旅居上海的同乡顾客。

店内,跑堂的堂倌肩上搭一条白毛巾,站立门外笑脸迎宾,待客上座,所操皆是乡音。甬帮状元楼的堂倌清一色“阿拉”宁波人,苏帮菜馆堂倌说的是吴侬软语,徽帮菜馆堂倌说的是徽调。去某帮菜馆如果不谙其乡音,是会遭受冷遇和白眼的。

从《饮食男女》看海派菜的前世今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各菜帮发现狭隘的地域观念非常不利于拓展经营,于是开始互相学习和模仿,并制作适合更多上海人口味的新肴。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典范便是梅陇镇酒家。店名取自京戏的《游龙戏凤》,最初在威海路只有一间门面,供应肴肉汤包维扬小吃。维扬风味的扬帮菜,制作精细,甜咸适中重本味,擅长炖焖的火工菜是其特色。

从《饮食男女》看海派菜的前世今生

后来梅龙镇酒家由扬入川,川菜讲究七味八滋、重麻辣,与淮扬风味完全不搭调,而且一个在长江头,一个在长江尾,各行其是,但两种风味绝殊的菜肴却在上海结合在一起,全新的 “海派菜”由此诞生。其中的代表性海派名肴包括清炒虾仁、生爆鳝背、松鼠桂鱼、狮子头煮干丝等。

如今,大多数上海人所说的“本帮菜”其实“海派菜”的别称,真正重油重酱的本地菜反而被淡化了。

从《饮食男女》看海派菜的前世今生

海派菜不同帮派的起落,是 “外乡人”在上海由生存到落地生根轨迹。而海派菜的发展与形成,承载着上海这座城市发展至今的过往记忆,更体现海派文化兼容并蓄的活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