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不能只是埋案,还要找社会管理漏洞——专访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院院长袁明

不能只是埋案,还要找社会管理漏洞——专访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院院长袁明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院院长袁明接受记者采访。本报全媒体记者 翟兆昭

  在百年变迁、世纪大流行病的大背景下,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服务大局,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检方面临着一场艰苦的战斗。2月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院院长袁明接受记者采访。

  我们将忠实履行职责,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罪,是重罪起诉新时代的一项重要职责。袁明告诉记者,检察机关坚持国家安全大局观,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进一步推进反分裂、反渗透、反恐怖主义、反间谍斗争,积极参与中央有关部门开展的专项工作,办理多起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 如对境外国家秘密进行间谍活动,积极防范和化解政治领域重大风险。

  国家安全不容忽视,周围的人隐藏的"炸弹"也不小!

  "蓝精灵""快乐的水"...谁能想到这些俏皮的名字是毒品!更重要的是,一些药物被"零食"和"饮料"所覆盖,这是不可预见的。

  "检察机关起诉的毒品犯罪数量有所减少,禁毒工作稳步推进。然而,毒品犯罪总数仍徘徊在较高水平,情况依然严峻。袁直白表示,随着交通运输、物流业和网络信息媒体的快速发展,毒品犯罪形式多样复杂,毒品危害传统与新,线上与线下毒品犯罪交织在一起,犯罪手段不断整修,毒品盛开,犯罪结构日益多样化,国内外犯罪团伙相互关联。

  袁明透露,在重大疑难复杂毒品犯罪案件中,检察机关要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工作,加强立案监督、侦查监督,推动侦查从"抓人破案"向"立案"转变,加强审判监督,提高毒品犯罪案件抗刑事犯罪质量, 并纠正一些由于法官发现事实和适用法律而导致轻判甚至无罪判决的毒品犯罪;

  守护和平,编织公共安全网络

  袁明在采访中表示,对于极端暴力犯罪和突发、严重恶性案件,检察机关及时介入,引导侦查,确保案件依法严格权宜处理,最高稽查及时发生28年前南方医科大学一名女学生被谋杀案,作出批准决定。追查此案。

  它甚至不是对法治和正义的解释。比如袁明,正确理解并运用"绝不涉嫌犯罪"的原则,最高检察官依法向法院宣告陈某案无罪,孟某一故意杀人案提出反诉。办理死刑案件坚持最严格的证据标准,保证死刑案件质量,防止冤案。

袁明强调,检察官不应只是埋头于案情,要采取适当的时间和方式进行案件解读,分析案件,发现社会管理漏洞,从社会治理层面提出防控对策。

  在涉及流行病的案件中,检察机关严格、迅速地处理案件。袁明告诉记者,最高监察发布了第九批疫情防控典型案例,指导地方检察机关依法严惩与疫情有关的严重暴力犯罪,对犯罪分子有力威慑;

  为了保护人民的安宁,不仅要撑起一片天,还要保护脚部的安全。

  对于吃人"罐头"问题,袁明介绍了最高检查的努力:根据最高法,公安部将签署并发布《关于办理涉井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

  据了解,截至2020年11月,五家省级医院已推动相关部门开展井盖管理专项行动,针对发现井盖安全隐患,生产390余项建议,督促整改问题管井,消除井盖安全隐患近7.6万条。

  力争极致,实现重罪起诉高质量发展

  "案件不仅要坚持'不违法'的底线,还要遵循法律原则,遵守法律,做人。处理严重罪行的做法印证了袁明的话。

  据悉,重罪检察部门大力推动公开听证会,如在云南举行毒品投诉公开听证会,让公平正义感可信;

  袁明还提到了"案与件比"、公诉人绩效考核等举措给重罪起诉业务带来的新变化:少逮捕告密警,进一步强化起诉理念,提早干预提高撤回起诉率,审查检察期延长率和回调补充侦查率下降, 自补侦查主动性增强,逮捕后轻度缓刑率下降,"两监管"总体情况良好,刑事反诉质量有所回升,严重犯罪认罪申请率、量刑建议确定率、量刑建议采纳率同比大幅提高...

  最后,袁明以"两个高质量发展"的信息,在新时代的重罪起诉工作中:努力促进自身高质量发展,更好的服务,确保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成立100周年!

  (本报,北京,2月3日)

来源:公诉日报 李伟的刘婷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