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谁要猎杀女性?蓝胡子故事的当代隐喻 |《与狼共奔的女人》1.谁要猎杀女性?2.捕猎女性的诱饵是什么?3.蓝胡子的秘密4.新娘的好奇心5.滴血的钥匙6.富足丰盛的城堡7.你的娘家不够有力量8.蓝胡子看着你9.永恒的猎捕之舞

上期映心堂「心理小课」,谭清蓉咨询师解读《与狼共奔的女人》,以《蓝胡子》的故事为引,谈女性的直觉和潜意识。 本文中,于玲娜咨询师提供了解读故事的另一个视角:「蓝胡子」的猎杀意象。

文 | 于玲娜

《与狼共奔的女人》这本书以童话故事和原型为切入点,详细讨论了女性心灵成长的诸多困难和路径。

其中,对《蓝胡子》故事的解读,和中国当下女性的处境竟有奇妙的呼应之处。

·

谁要猎杀女性?蓝胡子故事的当代隐喻 |《与狼共奔的女人》1.谁要猎杀女性?2.捕猎女性的诱饵是什么?3.蓝胡子的秘密4.新娘的好奇心5.滴血的钥匙6.富足丰盛的城堡7.你的娘家不够有力量8.蓝胡子看着你9.永恒的猎捕之舞

先来简述一下这个故事的要点——

山中白衣修女们居住的修道院里,保存着一缕蓝色的胡须,它曾属于一个失败的巫师——蓝胡子。 他曾追求一家里的三姐妹,但她们害怕他那蓝色的胡须,每当他来访时,她们就躲起来。 为了证明他的真心,他请她们到林中游玩。 他牵来一匹漂亮的骏马,马鬃上挂着叮当作响的铃铛和深红色的绶带。他让三姐妹和母亲坐在马背上,牵着马前往密林深处,停靠在大树下面,给她们讲故事,又带来美食佳肴。 回家路上,她们七嘴八舌聊着这一天的快活经历。两个姐姐仍然对蓝胡子心怀疑虑,决定再也不和他见面。最小的妹妹却觉得蓝胡子这人不坏,甚至他的胡子也没那么蓝了。 所以,蓝胡子向她求婚时,她嫁给了他,和他回到他在森林中的城堡。 有一天,蓝胡子告诉她:“我得离开一段时间,你可以把家里人请到这里来,想做什么都可以。这是城堡的钥匙串,你可以打开任何一扇门,只有其中最小的那把钥匙,你不可以用。” 新娘答应了。蓝胡子离去,姐姐们来看她。城堡里有三层,每层有一百个房间,姐妹们把门一扇扇打开,发现有的是厨房储藏室,有的是金银财宝,还有各种神奇的物品,似乎世间的一切都可以在门后找到。 最后,她们来到地下室,发现一扇小小的门。 她们不假思索把最小的钥匙插进门上,打开了它,拿着点燃的蜡烛走进房间。 她们尖叫起来:房间里到处是血迹和焦黑的残骸,骷髅头像白菜一样堆在墙角。 她们砰地关上门,把钥匙拔出来,抱在一起喘息着。 但钥匙上一直在滴血,怎么都擦不掉。 “我该怎么办?”新娘叫到,“我知道了,我要把钥匙藏起来,就藏在衣橱里。我会关上衣橱的门。这只不过是个噩梦,一切都会好的。” 第二天,蓝胡子回来了。问候了新娘,让她把钥匙还回来。 他扫了一眼,就发现最小的钥匙不见了。 蓝胡子抓住她的头发,把她推倒在地:“不忠的女人,你进过那个房间了,对不对?” 他打开她的衣橱,小钥匙就放在最顶层,流出来的血把华贵的裙子全染红了。 “现在该轮到你了!”蓝胡子把她拖进地下室小屋。 她哀求道:“求求你!给我15分钟梳洗打扮,为死亡做好准备,让我在死前得到上帝的谅解。” 她跑回房间,让姐姐们到城堡院墙上眺望。她假装祈祷,实际则是在问:“姐姐,姐姐!我们的哥哥们要来了吗?” “我们什么都看不见,辽阔的原野上什么都没有。” 几分钟后,她又问了一遍。 “我们看见一阵旋风,或许是远处的尘怪在作祟,又或许真的是一阵旋风。” 蓝胡子怒吼着朝楼梯上走来,新娘又问了一遍。 这时,姐姐们喊道:“来了,我看见他们了!我们的哥哥们已经来了,他们刚刚进了城堡大门!” 就在蓝胡子准备杀她时,哥哥们骑着马一路冲进房间,杀死了蓝胡子。 他的尸体变成了秃鹫的食物。

《与狼共奔的女人》作者埃斯蒂斯指出,蓝胡子所代表的「失败的巫师」,是一类自我膨胀的人,他们像希腊神话中用蜡把翅膀粘在背上飞翔的伊卡鲁斯,想要挑战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或者和超越自己的力量平起平坐,结果却遭遇失败、受到惩罚。

现实中,很多猎杀女性的男性都有类似特质:自恋、不自量力、一败涂地。而一败涂地之时,也正是他们开始猎杀女性之日。

当代男性的汽车,就是蓝胡子故事里那匹挂着铃铛和绶带的骏马。

对普通人家的女孩而言,开着豪车载她们(连同闺蜜或家人)去神秘的地方游乐,加上美食和故事——就是现代版蓝胡子们抛出的香饵。

虽然略成熟些的女性(姐姐们)对此心怀警惕,但年幼清纯的女孩,有时就会被打动,忽视对方让人不安的部分,觉得「他的胡子也没那么蓝了」,从而进入蓝胡子的生活。

蓝胡子的秘密,就是他和之前交往过的所有女性的故事,封存在不允许新娘进入的地下室小屋。

几乎所有猎捕女性的当代蓝胡子,都会在自己和前任的故事上三缄其口,或者编造谎言,或者直接告诉她:「你不要问。」(「那个房间你不可以进去。」)

新娘当然会对此好奇。男人如果长期抱着手机发信息,打电话时故意回避,或者家里的套套莫名其妙少了——都会让女性想要一探究竟。

如果她们就此发现了蓝胡子的本质,会怎样呢?

相当多女性,在发现丈夫(男友)的黑历史、或者正在出轨时,第一反应,都是劝说自己:也许这不是真的吧。

她们会自欺欺人地走开,就像故事里的女孩:「这只不过是个噩梦,一切都会好的。」

或者自己想办法为对方辩解:「他这样做,也是有苦衷的吧。」

又或者,虽然生气地跑去质问对方,但内心其实非常希望对方告诉自己「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这种情况下,对方只要稍微编造一点廉价而甜蜜的谎言,就能成功说服女性回到懵懂无知的状态。

即便铁证如山,要承认自己的伴侣就是个「蓝胡子」,也非常需要勇气,一些女性甚至会在怀疑和自我欺骗之间摇摆多年,才最终接受现实。

不论是伴侣的真相,还是世界的真相,不愿意看见真相的女性,内心都有一把「不断流血的钥匙」,持续的失血状态,常常让她们虚弱无力。

这种精神贫血症,会影响到其它方面:让她们丧失决断、魄力、创造力、勇气……变得更加脆弱,更需要依赖他人。

依赖谁呢?当然是蓝胡子。

这种依赖,反过来又让她们更加不愿看见真相,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谁要猎杀女性?蓝胡子故事的当代隐喻 |《与狼共奔的女人》1.谁要猎杀女性?2.捕猎女性的诱饵是什么?3.蓝胡子的秘密4.新娘的好奇心5.滴血的钥匙6.富足丰盛的城堡7.你的娘家不够有力量8.蓝胡子看着你9.永恒的猎捕之舞

在蓝胡子起杀心之前,精神贫血的女性,常常一面暗示自己忘记阴森地下室的「噩梦」,一面充分享受城堡的富足。

三层,每层100个房间,房间里全是金银财宝,锦衣玉食,瑰宝奇珍……这些正是消费社会试图训导女性沉迷其中的梦幻世界。

在这一意义上,男权的消费社会就是一个利维坦级别的蓝胡子,它引导女性沉迷于穿衣打扮、珍馐佳肴、珠宝豪宅、岁月静好,而不要去看地下室里那个小房间。

我们这个时代的小房间里,正是被杀害的女婴、被性侵的女孩、沦为妓女的女孩、被贩卖的女孩、被囚禁的女孩、被虐杀的女孩……她们层层堆积的血迹和骨骸。

然而有一种生存哲学,叫作「难得糊涂」。很多童话故事里,都有类似的「被禁止进入的房间」,而主人公几乎全都按捺不住好奇跑进去,招来祸端和惩罚。

我见过很多人,在读到类似情节时都忍不住感慨:为什么要进去呢?待在外面不挺好吗?好奇心害死猫啊。

秉承这一哲学,很多女性都知道伴侣的黑历史,甚至知道他正在出轨,但还是选择「睁只眼闭只眼」。

不然呢?难道放着城堡里的安逸日子不过,和蓝胡子离婚吗?

童话故事里,新娘的原生家庭还是挺强大的,虽然母亲显得有些昏聩,但两个姐姐比较清醒,故事结尾还有不知哪里冒出来的一群剽悍的哥哥。

而当代社会,蓝胡子的新娘们不愿意面对真相,除了舍不得城堡里的富足生活,常常还有另一个原因:她们的原生家庭,很可能还指望攀上蓝胡子这门亲事,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帮光棍的兄弟们讨上媳妇。

这些新娘,就很难逃脱被男性猎杀的命运了。她们的结局无非两种:被蓝胡子杀害,或者因持续的精神失血而亡。

遇到过蓝胡子,或者听说过蓝胡子故事的女性,常常试图把这些经验传递给下一代作为警示。

她们看见天真单纯的小女孩在欢笑嬉闹,就忍不住提醒她:世界没有你想象的安全啊,蓝胡子也许正在暗处看着你呢。当可疑的追求者出现时,她们更是神情凝重:小心啊,他也许是个蓝胡子呢。

但很少有女孩会认真对待这种警示,在她们看来,蓝胡子是历史,是民间传说,是年长女性出于嫉妒和控制编造的故事……再不然,也是小概率事件,不会落到有主角光环护佑的自己身上。

而蓝胡子的骏马、美食和城堡,在人类历史上散发着经久不衰的诱惑。

《与狼共奔的女人》中讲《蓝胡子》的部分,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据说,在动物界中,猎杀者和猎物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心理之舞。如果猎物的视线与猎杀者相交,身体开始以某种特定的方式颤抖,那就说明它承认了自己比猎杀者更弱,并接受了自己作为猎物的事实。

不知为什么,这种感觉总让我想起很多爱情故事里描绘的,女性和男性视线相交时内心的「小鹿乱撞」。

也许「猎杀」这件事,常有被当成「爱情」的时候吧。

·映心堂咨询师·

于玲娜·东京 浙江大学心理系学士、硕士,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高级组毕业。 全职从业10年,7000小时以上咨询和团体工作经验。 著有《我抑郁了吗:抑郁者自救指南》,译有《母爱的羁绊》《为何母爱会伤人》《荣格自传》。 擅长 - 抑郁、强迫、焦虑、恐惧、疑病等神经症 - 躯体化问题 - 女性个人成长 - 轻度人格问题 - 创伤陪伴 - 咨询师自我体验

·往期书评·

自恋妈妈们,读读这本书 |《母爱的羁绊》 他的思想会陪你一直穿过死亡 |《荣格自传》阅读指引 有的冷淡,是精神虐待 |《冷暴力》 给生了病的家庭治疗,好过你孤独一人生病 |《热锅上的家庭》 沉重又幽默,一个漫画家给情绪障碍者的礼物 | 漫画自传

欢迎评论或私信交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