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映心堂「心理小課」,譚清蓉咨詢師解讀《與狼共奔的女人》,以《藍胡子》的故事為引,談女性的直覺和潛意識。 本文中,于玲娜咨詢師提供了解讀故事的另一個視角:「藍胡子」的獵殺意象。
文 | 于玲娜
《與狼共奔的女人》這本書以童話故事和原型為切入點,詳細讨論了女性心靈成長的諸多困難和路徑。
其中,對《藍胡子》故事的解讀,和中國當下女性的處境竟有奇妙的呼應之處。
·

先來簡述一下這個故事的要點——
山中白衣修女們居住的修道院裡,儲存着一縷藍色的胡須,它曾屬于一個失敗的巫師——藍胡子。 他曾追求一家裡的三姐妹,但她們害怕他那藍色的胡須,每當他來訪時,她們就躲起來。 為了證明他的真心,他請她們到林中遊玩。 他牽來一匹漂亮的駿馬,馬鬃上挂着叮當作響的鈴铛和深紅色的绶帶。他讓三姐妹和母親坐在馬背上,牽着馬前往密林深處,停靠在大樹下面,給她們講故事,又帶來美食佳肴。 回家路上,她們七嘴八舌聊着這一天的快活經曆。兩個姐姐仍然對藍胡子心懷疑慮,決定再也不和他見面。最小的妹妹卻覺得藍胡子這人不壞,甚至他的胡子也沒那麼藍了。 是以,藍胡子向她求婚時,她嫁給了他,和他回到他在森林中的城堡。 有一天,藍胡子告訴她:“我得離開一段時間,你可以把家裡人請到這裡來,想做什麼都可以。這是城堡的鑰匙串,你可以打開任何一扇門,隻有其中最小的那把鑰匙,你不可以用。” 新娘答應了。藍胡子離去,姐姐們來看她。城堡裡有三層,每層有一百個房間,姐妹們把門一扇扇打開,發現有的是廚房儲藏室,有的是金銀财寶,還有各種神奇的物品,似乎世間的一切都可以在門後找到。 最後,她們來到地下室,發現一扇小小的門。 她們不假思索把最小的鑰匙插進門上,打開了它,拿着點燃的蠟燭走進房間。 她們尖叫起來:房間裡到處是血迹和焦黑的殘骸,骷髅頭像白菜一樣堆在牆角。 她們砰地關上門,把鑰匙拔出來,抱在一起喘息着。 但鑰匙上一直在滴血,怎麼都擦不掉。 “我該怎麼辦?”新娘叫到,“我知道了,我要把鑰匙藏起來,就藏在衣櫥裡。我會關上衣櫥的門。這隻不過是個噩夢,一切都會好的。” 第二天,藍胡子回來了。問候了新娘,讓她把鑰匙還回來。 他掃了一眼,就發現最小的鑰匙不見了。 藍胡子抓住她的頭發,把她推倒在地:“不忠的女人,你進過那個房間了,對不對?” 他打開她的衣櫥,小鑰匙就放在最頂層,流出來的血把華貴的裙子全染紅了。 “現在該輪到你了!”藍胡子把她拖進地下室小屋。 她哀求道:“求求你!給我15分鐘梳洗打扮,為死亡做好準備,讓我在死前得到上帝的諒解。” 她跑回房間,讓姐姐們到城堡院牆上眺望。她假裝祈禱,實際則是在問:“姐姐,姐姐!我們的哥哥們要來了嗎?” “我們什麼都看不見,遼闊的原野上什麼都沒有。” 幾分鐘後,她又問了一遍。 “我們看見一陣旋風,或許是遠處的塵怪在作祟,又或許真的是一陣旋風。” 藍胡子怒吼着朝樓梯上走來,新娘又問了一遍。 這時,姐姐們喊道:“來了,我看見他們了!我們的哥哥們已經來了,他們剛剛進了城堡大門!” 就在藍胡子準備殺她時,哥哥們騎着馬一路沖進房間,殺死了藍胡子。 他的屍體變成了秃鹫的食物。
《與狼共奔的女人》作者埃斯蒂斯指出,藍胡子所代表的「失敗的巫師」,是一類自我膨脹的人,他們像希臘神話中用蠟把翅膀粘在背上飛翔的伊卡魯斯,想要挑戰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或者和超越自己的力量平起平坐,結果卻遭遇失敗、受到懲罰。
現實中,很多獵殺女性的男性都有類似特質:自戀、不自量力、一敗塗地。而一敗塗地之時,也正是他們開始獵殺女性之日。
當代男性的汽車,就是藍胡子故事裡那匹挂着鈴铛和绶帶的駿馬。
對普通人家的女孩而言,開着豪車載她們(連同閨蜜或家人)去神秘的地方遊樂,加上美食和故事——就是現代版藍胡子們抛出的香餌。
雖然略成熟些的女性(姐姐們)對此心懷警惕,但年幼清純的女孩,有時就會被打動,忽視對方讓人不安的部分,覺得「他的胡子也沒那麼藍了」,進而進入藍胡子的生活。
藍胡子的秘密,就是他和之前交往過的所有女性的故事,封存在不允許新娘進入的地下室小屋。
幾乎所有獵捕女性的當代藍胡子,都會在自己和前任的故事上三緘其口,或者編造謊言,或者直接告訴她:「你不要問。」(「那個房間你不可以進去。」)
新娘當然會對此好奇。男人如果長期抱着手機發資訊,打電話時故意回避,或者家裡的套套莫名其妙少了——都會讓女性想要一探究竟。
如果她們就此發現了藍胡子的本質,會怎樣呢?
相當多女性,在發現丈夫(男友)的黑曆史、或者正在出軌時,第一反應,都是勸說自己:也許這不是真的吧。
她們會自欺欺人地走開,就像故事裡的女孩:「這隻不過是個噩夢,一切都會好的。」
或者自己想辦法為對方辯解:「他這樣做,也是有苦衷的吧。」
又或者,雖然生氣地跑去質問對方,但内心其實非常希望對方告訴自己「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這種情況下,對方隻要稍微編造一點廉價而甜蜜的謊言,就能成功說服女性回到懵懂無知的狀态。
即便鐵證如山,要承認自己的伴侶就是個「藍胡子」,也非常需要勇氣,一些女性甚至會在懷疑和自我欺騙之間搖擺多年,才最終接受現實。
不論是伴侶的真相,還是世界的真相,不願意看見真相的女性,内心都有一把「不斷流血的鑰匙」,持續的失血狀态,常常讓她們虛弱無力。
這種精神貧血症,會影響到其它方面:讓她們喪失決斷、魄力、創造力、勇氣……變得更加脆弱,更需要依賴他人。
依賴誰呢?當然是藍胡子。
這種依賴,反過來又讓她們更加不願看見真相,由此陷入惡性循環。
在藍胡子起殺心之前,精神貧血的女性,常常一面暗示自己忘記陰森地下室的「噩夢」,一面充分享受城堡的富足。
三層,每層100個房間,房間裡全是金銀财寶,錦衣玉食,瑰寶奇珍……這些正是消費社會試圖訓導女性沉迷其中的夢幻世界。
在這一意義上,男權的消費社會就是一個利維坦級别的藍胡子,它引導女性沉迷于穿衣打扮、珍馐佳肴、珠寶豪宅、歲月靜好,而不要去看地下室裡那個小房間。
我們這個時代的小房間裡,正是被殺害的女嬰、被性侵的女孩、淪為妓女的女孩、被販賣的女孩、被囚禁的女孩、被虐殺的女孩……她們層層堆積的血迹和骨骸。
然而有一種生存哲學,叫作「難得糊塗」。很多童話故事裡,都有類似的「被禁止進入的房間」,而主人公幾乎全都按捺不住好奇跑進去,招來禍端和懲罰。
我見過很多人,在讀到類似情節時都忍不住感慨:為什麼要進去呢?待在外面不挺好嗎?好奇心害死貓啊。
秉承這一哲學,很多女性都知道伴侶的黑曆史,甚至知道他正在出軌,但還是選擇「睜隻眼閉隻眼」。
不然呢?難道放着城堡裡的安逸日子不過,和藍胡子離婚嗎?
童話故事裡,新娘的原生家庭還是挺強大的,雖然母親顯得有些昏聩,但兩個姐姐比較清醒,故事結尾還有不知哪裡冒出來的一群剽悍的哥哥。
而當代社會,藍胡子的新娘們不願意面對真相,除了舍不得城堡裡的富足生活,常常還有另一個原因:她們的原生家庭,很可能還指望攀上藍胡子這門親事,提高自己的生活水準,幫光棍的兄弟們讨上媳婦。
這些新娘,就很難逃脫被男性獵殺的命運了。她們的結局無非兩種:被藍胡子殺害,或者因持續的精神失血而亡。
遇到過藍胡子,或者聽說過藍胡子故事的女性,常常試圖把這些經驗傳遞給下一代作為警示。
她們看見天真單純的小女孩在歡笑嬉鬧,就忍不住提醒她:世界沒有你想象的安全啊,藍胡子也許正在暗處看着你呢。當可疑的追求者出現時,她們更是神情凝重:小心啊,他也許是個藍胡子呢。
但很少有女孩會認真對待這種警示,在她們看來,藍胡子是曆史,是民間傳說,是年長女性出于嫉妒和控制編造的故事……再不然,也是小機率事件,不會落到有主角光環護佑的自己身上。
而藍胡子的駿馬、美食和城堡,在人類曆史上散發着經久不衰的誘惑。
《與狼共奔的女人》中講《藍胡子》的部分,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據說,在動物界中,獵殺者和獵物之間存在着一種神秘的心理之舞。如果獵物的視線與獵殺者相交,身體開始以某種特定的方式顫抖,那就說明它承認了自己比獵殺者更弱,并接受了自己作為獵物的事實。
不知為什麼,這種感覺總讓我想起很多愛情故事裡描繪的,女性和男性視線相交時内心的「小鹿亂撞」。
也許「獵殺」這件事,常有被當成「愛情」的時候吧。
·映心堂咨詢師·
于玲娜·東京 浙江大學心理系學士、碩士,中美精神分析聯盟(capa)進階組畢業。 全職從業10年,7000小時以上咨詢和團體工作經驗。 著有《我抑郁了嗎:抑郁者自救指南》,譯有《母愛的羁絆》《為何母愛會傷人》《榮格自傳》。 擅長 - 抑郁、強迫、焦慮、恐懼、疑病等神經症 - 軀體化問題 - 女性個人成長 - 輕度人格問題 - 創傷陪伴 - 咨詢師自我體驗
·往期書評·
自戀媽媽們,讀讀這本書 |《母愛的羁絆》 他的思想會陪你一直穿過死亡 |《榮格自傳》閱讀指引 有的冷淡,是精神虐待 |《冷暴力》 給生了病的家庭治療,好過你孤獨一人生病 |《熱鍋上的家庭》 沉重又幽默,一個漫畫家給情緒障礙者的禮物 | 漫畫自傳
歡迎評論或私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