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油而不腻,皮薄如纸,汤多鲜美的蟹黄汤包

今天介绍的美食是稠而不油,油而不腻,皮薄如纸,汤多鲜美的靖江汤包。

泰州的靖江以蟹黄汤包闻名全国,也是著名的中国汤包之乡。今年62岁的陶晋良,土生土长的靖江人,做汤包已经有四十多年了,是江苏省汤包制作的非遗传人。

油而不腻,皮薄如纸,汤多鲜美的蟹黄汤包

和四十多年来每一个工作日一样,每天清晨,你都可以看到在后厨面点条案前忙碌的他。陶晋良说,是七十年代进店的,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这个汤包只有在本地,人家回来品尝,后来经过改革开放过后,远来的客人就经常过来,所以从以前的几十笼,到现在一天几千笼这个数量,大家高兴得不得了,就越做越有劲。

油而不腻,皮薄如纸,汤多鲜美的蟹黄汤包

汤包的制作在于皮,也在于馅儿,一圈细密的面褶子就这样在陶师傅的手下飞快地诞生出来。它的作用可不仅仅是美观,褶子捏得好不好,关系到那张薄而韧的面皮能不能将那口饱满的汤汁稳稳当当地包裹起来。

油而不腻,皮薄如纸,汤多鲜美的蟹黄汤包

陶晋良说,褶子越多,不得少于25个,如果少了它这个蒂子就大,容易破损。皮如果厚了,吃到嘴里味道就是两样的。

油而不腻,皮薄如纸,汤多鲜美的蟹黄汤包

刚刚蒸好的汤包,需要用一种特殊的手法从笼屉中取出来。那就是放在瓷盘里,轻轻的晃动,那种吹弹可破的娇嫩感觉迎面扑来。

陶晋良说,靖江汤包端上来 ,一个个皮薄,光洁好,咬一个小口,吃到嘴里,这个汤很醇,这个就是好汤包,在外面几十年的人回来,都是吃到童年的那种汤包的味道,但是里面的馅料我们经过改进,以前人的口味和现在人的口味有明显的不同,在八十年代之前,人们吃的是温饱型,现在是吃的营养。

小小的汤包带来的不仅仅是美妙的味道作用在舌尖之上的满足感,它也可以成为一座小城发展独特的见证,成为一个关于家乡味道的独特存在,在每个靖江人的美食记忆中你都可以找到属于它的位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