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呼市抗疫战场上的“海军蓝”——记“呼和浩特舰”退役士兵于鹏

作者:中国双拥杂志
呼市抗疫战场上的“海军蓝”——记“呼和浩特舰”退役士兵于鹏

曾经,作为人民海军“呼和浩特舰”上唯一一名呼和浩特籍士兵,于鹏每次给战友们讲起家乡呼和浩特都是满满的自豪感。如今,退役不满5个月的他再次穿起“海军蓝”,主动请战值守在抗击疫情的一线。他说:“若有战,召必至,疫情面前永不退役!这就是‘呼和浩特舰’精神,更是我的责任与使命。”

2月18日8时许,人们走到玉泉区西菜园办事处溪水园小区时,远远便看到身着“海军蓝”的于鹏正忙着登记出入小区的车辆信息。

“从大年初二到现在,小伙子每天早上6点就准时来到小区门口登记出入车辆以及人员的信息,通常都是不吃不喝忙到下午才离岗。每天工作都在8个小时以上,一天不落,即使气温零下十几度都很少见他进帐篷里取暖、喝水。”当有人好奇地问起这位“海军蓝”情况时,小区疫情防控点的负责人说。

勤奋、认真、负责、能吃苦,是人们听到对于鹏最多的描述,于鹏说:“这都是‘呼和浩特舰’精神,也是我服役期间最大的收获。”

于鹏今年21岁,2017年应征入伍成为一名海军士兵,经过3个多月的新兵训练以及6个月的学兵连雷达专业训练后,2018年6月正式成为海军“呼和浩特舰”上的一名战士。他还是在“呼和浩特舰”服役的首位呼和浩特籍士兵。

呼市抗疫战场上的“海军蓝”——记“呼和浩特舰”退役士兵于鹏

“刚上舰时,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晕船。”于鹏说,“呼和浩特舰”出海时的主要工作是战备巡航、重大演习等,通常都要长时间在大风大浪中航行,几乎没有坐过船的他上舰之后出现了严重的晕船现象,连续多日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既然有幸上了舰,我就有责任为呼和浩特争光。”就这样,于鹏咬着牙经过一个多月的适应期后终于适应了海军生活。在舰上,他不但学习了雷达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学会了坚强、勇敢、担当,他说这就是“呼和浩特舰”精神。

“呼和浩特舰”上有好多介绍呼和浩特市旅游景点及风土人情的图片,战友们知道于鹏是呼和浩特市人,总会在工作之余请他讲讲呼和浩特市,每当这时是他最为骄傲的时刻。他给大家讲大召、小召、昭君墓,还讲家乡的风土人情,让战友们了解到不一样的呼和浩特,让呼和浩特精神在“呼和浩特舰”上扎根。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呼和浩特警备区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继发出《倡议书》,得到了全市退役军人的响应。农历正月初二,于鹏主动来到呼和浩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报道,自愿请战前往防控一线,当日被西菜园办事处安排到溪水园小区工作。工作之余,他还会带着退役时获赠的“呼和浩特舰”模型到疫情防控指挥点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讲“呼和浩特舰”,讲国防知识。

(呼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供稿)

相关链接: “呼和浩特舰”命名基本情况 海军“呼和浩特舰”是2016年8月首次以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命名的导弹驱逐舰,搭建了海军部队与呼和浩特市的军地交流平台,实现了 “深蓝”与“翠绿”的牵手,为向全国和全世界推广宣传呼和浩特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海洋平台,对促进呼和浩特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航行在深海远洋的“呼和浩特舰”,是呼和浩特市的一张流动的海洋名片,是“海洋上的‘青城’”和“流动的草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