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海名人:黎丹,反对《西姆拉条约》第一人,禁止青海种鸦片

作者:青海Style
青海名人:黎丹,反对《西姆拉条约》第一人,禁止青海种鸦片

现在的青海人,想要事业成功,多多少少都要拼下“爹”,其实不止当下,就算解放前,这条铁律依然适用,比如被称为西北三马之一的马步芳,他也有一个牛逼哄哄的爹~马麒!

青海名人:黎丹,反对《西姆拉条约》第一人,禁止青海种鸦片

不过今天小编要聊的,却不是马麒,而是他的第一谋士,黎丹,可以这样说,没有黎丹,就没有后来的“青海王”,这位战斗力爆表的神人,究竟是什么来头呢?

青海名人:黎丹,反对《西姆拉条约》第一人,禁止青海种鸦片

首先做个简介,黎丹,字雨民,号无我,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世代官宦之家。他自幼熟读经书,在经史文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黎丹参加湖南乡试,中副贡生,不久即选往甘肃宁州(今甘肃省宁县)任职。24岁中贡生,才华横溢!

青海名人:黎丹,反对《西姆拉条约》第一人,禁止青海种鸦片

黎丹担任甘肃都督府秘书,并在此期间与马麒结识,此后他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力助马麒担任西宁镇总兵,马麒到任后,倒也不忘恩,感念黎丹的举荐斡旋之功,聘他为自己的首席幕宾,从此黎丹常驻青海,成为马麒集团的核心决策人物!

青海名人:黎丹,反对《西姆拉条约》第一人,禁止青海种鸦片

他的地位有多高呢,这么说吧,每遇军政大事,马麒必定躬身求教,并一一采纳黎丹的建议,其中最让人值得尊敬的,是这两件事:

其一:民国初年的青海,政局动荡,风云变幻莫测,全国各地受鸦片荼毒,但在西宁道属,黎丹向各县两次下令禁种罂粟。 其二:1918年通电反对《西姆拉条约》,揭露英帝国主义分裂中国领土的侵略行径;1919年派朱绣出使西藏,维护祖国的统一。

仅此两件大事,直接关系到青海的前途和命运,而这都是经黎丹精心策划后得以顺利实施的。

除了政治方面,在文化方面,黎丹也为青海做出了很大贡献哦,黎丹从文化昌盛的湖南来到地处边远的青海,身为一任地方官吏的他急切地要改变这里的落后面貌。他首先从文化教育入手,倡导“兴办教育,振兴实业”。黎丹初到青海时,西宁仅有一所蒙番半日小学,旧时所办的义学、书院早已因时局变幻而废止。他在马麒的支持和参与下,掀起了开办新式教育的热潮,先后开办了蒙番学校、蒙番师范、筹边学校、女子学校等多所学校。此外,黎丹还利用民间力量,与其他人一起捐资开办了宁海职业学校、无我学校、医学训练学校,培养了大批河湟子弟。

青海名人:黎丹,反对《西姆拉条约》第一人,禁止青海种鸦片

黎丹尤其注重民族文化教育,他当时虽年近五旬,仍带头刻苦学习藏文,并发起组织了“藏文研究社”,开展藏文研究,提倡学习藏文化。在他的主持下,藏文研究社先后出版了《藏汉小辞典》、《藏汉对照分解名义大集》、《汉藏合壁翻译名义集》等著作,成为当时国内最早的藏、汉文工具书,极大地推动了汉、藏文化交流。

青海名人:黎丹,反对《西姆拉条约》第一人,禁止青海种鸦片

黎丹本人呢,也擅长文学和诗词,民国8年(1919年),黎丹为曾任北洋政府总统的徐世昌征集地方文稿,先后征集到张思宪的《鸿雪草堂诗集》,李协中的《双榆草堂诗集》、基生兰的《敬业草堂史论》、《敬业草堂嚼蜡吟》、来维礼的《双鱼草堂诗集》、李焕章的《惜阴轩诗草》等著作。他组织人力校刊遗集,汇集旧稿,以官方名义刊印出版,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黎丹此举,被人们称为“不朽之盛事”。

按正常程序,翼黎丹的才华,在青海应该有更大的作为,但是很不幸,民国20年(1931年),马麒正式担任青海省政府主席,春风得意,正准备大干一番事业的时候,突然病倒,不久就死了,轮到马步芳上位。

青海名人:黎丹,反对《西姆拉条约》第一人,禁止青海种鸦片

马步芳这个人,典型的暴君性格,其实马麒死了以后,当局是让马麟担任青海主席的,论辈分,马麟是马步芳的叔叔,但论心机,马步芳给马麟当爷爷都富余,所以很快马麟被迫出走,马步芳上位,马步芳对黎丹则是处处排斥、压抑。

青海名人:黎丹,反对《西姆拉条约》第一人,禁止青海种鸦片

黎丹也对马步芳由失望到死心,终于找了个机会,在九世班禅、戴传贤以及于右任等人的支持下,黎丹当选为国民政府监察委员,于民国22年(1933年)离开青海到南京赴任。数年后,黎丹因心脏衰弱在湘潭逝世,享年65岁!

一代奇才,没想到出道即巅峰,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伟大的女人,一个成功政客的背后,一定会有一个了不起的谋士!还是古人说的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啊!。

感谢您花宝贵的时间阅读本文,您的每一个赞,每一个评论,都是对小编的莫大鼓励,如果喜欢,可以右上角关注下小编哦,带您一起读不一样的青海历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