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卢策 编辑/雁子
在南国的故乡,家家须臾不可缺的食油,除来自于花生和大豆外,还来自于另外一种作物——油茶。这是一种四季常绿的乔木。舒枝展叶,状若大伞,高约丈余。其果实如青李,成熟时,青青圆圆,缀满枝头,压弯枝条。由于世代的家乡人都珍惜这种不占田地,只长山上的珍贵油料作物,因此备加呵护与培育。连片培植,年年除草,几百年下来,就形成了一大片一大片青葱的油茶林。这一片片的油茶林冠盖相属,交枝连理,形成一片片的浓荫世界。浓荫里空旷、通透,是个很好休憩与玩耍的地方。因此,每当油茶成熟的时候,也是家乡人最期盼、最放松、最愉悦的时候。因为,去采摘油茶果不仅能获得一年到头赖于生存的食油,而且这也是一种最轻松、愉快的劳动,还能趁机在油茶林里嬉戏,打闹、调笑和歌唱,纵情释放自已的感情。
为此,当年生产队一下达第二天要去采摘油茶的号令时,顿时,就像炸开了锅似的。家家户户黄昏时分,都忙着到溪河或池塘边洗刷竹篓,削制木钩,以备来日上山采摘油茶果用。呈现出一片繁忙、热闹的景象。
第二天,出发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穿着打扮,五颜六色,大家都身挎竹篓,手拄木钩,在崎岖的山道上行进,形成了一支奇特的队伍。远看,犹如一条蜿蜒的长龙在山壑间穿行,蔚为壮观。

图片来自网络
一到油茶林中,人们便邀伙结伴,一窝风地四散走开,自顾采摘。
女人们喜欢三三两两,围着茶树采摘;因为闺蜜相好能就近拉瓜说话;男人们喜欢踏杈踩桠在树杆上采摘,因为那是女人们难以企及的地方,油茶果实多;小孩们喜欢攀爬在树枝上采摘,因为那是大人们干瞪眼,难以眷顾的地方……
一时间,油茶林里热热闹闹,说说笑笑,絮絮叨叨。因为茶林茂密,遮形匿影,没有了尴尬和羞怯,人们也便变得大胆起来。大声谈笑戏谑,有的妇女还唱起山歌来。你听:
茶林青青风光好,
树树茶桃裂嘴笑,
男女老少忙采摘,
甜在心头喜眉梢!……
女人越大胆,男人见了便更加放肆。有的竟还会唱起一些撩拨和挑逗的情歌来:
自打那日见了妹,
一日三餐都没味,
若得老妹共枕睡,
当牛做马不后悔
“哟嗬!”“哟嗬”每只山歌,按惯例都会引起人们的呼应。有时男人们的山歌唱得太“土”了,女人们会笑骂他们“骚狗子”,老人们会责怪他们“不正经”。讲多了,男人们也会不服气地顶撞说,你们也年轻过,你们年轻的时候还不也是这样?
一只只山歌,在油茶林中象鞭炮炸响,一阵阵回声象涛音在油茶林空飘荡……高潮时,人们兴奋,人们欢腾,人们激越。人们呐喊,人们狂野!
唱歌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有时是连唱,一人一句,连连绵绵,相互接唱。原本在山壑处有人在唱,冷不丁山坳处有人接唱。这样或东或西地猛然爆出一句,煞是有趣。
有时是独唱,就是一个人唱。有一些山村里流传的民间爱情离合悲欢故事,早已通过山歌的形式传承给了一代代后人,人们早就烂熟于心。每当象采摘油茶这样轻松的时刻,人们便会情不自禁地唱了出来,娱乐情性并抒发感情。
有时是对唱,两人对着唱。很多情歌都是对着唱的;一人扮男主人公,一人扮女主人公,两人象演戏一样,一对一答,演绎一段爱情故事。
在笑笑闹闹,山歌互应中,很快,一个上午就过去了,人们也摘满了一篓篓的油茶桃,纷纷往茶林中央的大箩筐里倒去,趁机刚好吃中饭。
油茶林里的午餐,有另一道独特的风景。浓荫下的油茶林里,空旷、舒适,人们三三两两,以家庭为单位,东一伙,西一群,各自拿出自带的干粮,诸如番著干、番著糟、滋粑、米粿、饼干……开始享用。为了表达情意,相互之间会还交换自已的食品,你尝我的,我尝你的。男人们有的还偷偷用葫芦沽了水酒,独自享用;烟客们也趁机吞“云”吐“雾”,纵情地享受一番。孩子们喜欢在空旷的林子里追追打打,躲猫猫。这只是片刻的休息,很快人们就又将投入到紧张的采摘中去了。直到太阳落山,暮霭腾起,乡亲们才挑着满满的一担担油茶桃回家。
采摘回来的油茶桃,要经过日晒之后,裂开皮囊,露出油光发亮的黑黑核仁,这才是人们需要的东西,名叫“木梓”。这也才是榨油的好材料。榨出来的木梓油环保、原生态,无污染,而且还有药用价值。老一辈的家乡人经常用它来涂抹蚊叮虫咬,或疖痈肿痛,。
因此,掰剥木梓仁是油茶熟了时候的又一道工序。掰剥木梓仁的时候,又成了家乡人收获油茶的另一道风景。
在家乡的祠堂或大厅,人们拿了笸箕和箩筐,三五一群,或四五一伙,其间,老女人们喜欢坐在一起,因为他们家长里短,叨叨絮絮,有说不完的话题;年青女人或闺蜜喜欢坐在一堆,因为她们有许多隐秘,需要说悄悄话或知心话。小孩们喜欢凑成一团,因为他们有许多相似的调皮劲和童趣。人们将裂开皮囊的油茶桃盛了,在笸箕上细细地掰剥。油黑发亮的木梓仁,在人们灵巧的手下,渐渐堆成了一堆堆小山。
当掰剥好的木梓仁在晒场上晒干以后,剩下来就是男人们的事。他们把晒干的木梓仁挑到榨油房,用山溪水的落差作动力,将木梓仁碾碎压榨出上好的木茶油。剩下的木梓麸是洗 衣洗头的好用品。
一担担鲜亮的木茶油挑回来了,分发到各家各户。人们满怀喜悦地用罐提,用瓮抬,用桶担,忙忙碌碌。充满了丰收的喜气与欢乐。
入夜,家家户户屋顶升起袅袅炊烟 ,各家都响起了噼呖叭啦的油炸声,人们正忙着炸油果、炸糍粑、炸著片、炸粉皮、炸花生、炸年货……
小村上空,飘荡出一片浓重的油炸香味和各家传出的开怀笑声……
邮编:341000 电话:13507078986 邮箱:854442868·qq,com
工作单位:赣南日报社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宫保府3 号
个人简介
卢 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世界华人作家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主任编辑职称。1960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发表作品近四百多万字。获奖50多项。其中曾获《散文选刊》全国征文一等奖: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论二等奖;多篇作品入选《中国散文大系》、《中国最美的散文》。 曾先后出版诗集《春歌集》、报告文学集《群星璀灿》、小说散文集《茶树坳》、短篇小说集《红红的腊梅花》、散文随笔集《郁孤台下清江水》、评论集《文学的审美情感》、长篇小说《南天烽火》、《小鬼班》、《三年游击战》、《大山里的女人们》 等十多部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