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汉记五十七》“初,琅琊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记载很清楚,“隆中”东汉属南郡襄阳,这就和“躬耕于南阳”无关了。

可是“襄阳说”遮遮掩掩,又相互很矛盾。
这里显然是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前的南郡襄阳隆中,因为司马光写的是《汉记》,据《三国志·诸葛亮传》我们知道,初平五年(194年)诸葛玄投奔南阳太守袁术,袁术任命诸葛玄为豫章(治今南昌)太守,不料朝廷早已任命朱皓为太守,于是诸葛玄投奔旧友荆州刘表,时荆州治襄阳。
建安二年(197年)“玄卒,亮躬耕陇亩”,诸葛亮在叔父去世后“躬耕于南阳”。
可见这里的“襄阳隆中”必然指南郡襄阳隆中。
“襄阳说”打死也不会承认这里“襄阳隆中”为东汉南郡襄阳隆中,因为一旦承认,则碰瓷“躬耕于南阳”的阴谋就会破产。
于是玩起“时空穿越”,@晖光日新先生说是北宋襄州襄阳隆中,因为司马光(1019年—1086年)是北宋人;
@坦诚立世之本先生和@向往飞天舞先生认为是西晋区划,因为陈寿做《三国志》用的是西晋(265年—317年)区划,
既然“隆中”东汉就属南郡襄阳,那么谭其骧先生1990年“隆中”到北周(557年—581年)才属襄阳就是天大谎言。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记二》全文收录《出师表》,“襄阳说”不会认定这里的“南阳”指北宋邓州南阳县(今南阳市区,东汉南阳郡治)吧?
可见,在司马光看来,诸葛亮曾“寓居”南郡襄阳隆中,后“躬耕于南阳”,这和《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的诸葛亮先“避难荆州”后“躬耕于南阳”是一致的。
@晖光日新@向往飞天舞@坦诚立世之本@楚山翁@语文老木@蓑衣寒江雪@观澜听涛笑谈中@趣说春秋@隆中山下一村夫@谷伯山人@洋洋在源上@杜襄阳@有毒的小鑫鑫@方園之声@纪连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