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孙权为何同意借荆州?刘备惹不起,如果他翻脸后果很严重|三国24

导读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江东猛虎孙坚奉袁术之命征讨荆州,攻打刘表。

孙坚勇不可挡,很快就打败了前来迎战的刘表部将黄祖,并乘胜追击,包围了荆州治所襄阳。刘表一边高挂免战牌,一边暗中派黄祖乘夜出城调集士兵,企图内外夹击孙坚。

黄祖卷土重来与孙坚再战,并使出诈败计。孙坚不知是计,在后穷追不舍,被黄祖引到岘山的埋伏圈内,等候多时的伏兵暗箭齐发,孙坚不幸中箭身亡。

从此,黄祖成为东吴吞并荆州的最大障碍,被孙氏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孙权为何同意借荆州?刘备惹不起,如果他翻脸后果很严重|三国24

建安四年(199年),小霸王孙策假装与庐江太守刘勋结盟,并劝说刘勋攻取豫章上缭。在刘勋出发后,孙策却轻军夜袭

皖城,一举拿下

庐江郡,

随后

乘胜进攻黄祖屯兵的沙羡,成功打败黄祖,但无法拿下江夏,再次无缘荆州。

此役孙策大开杀戒,黄祖一方共有两万多人被屠,另有一万多人溺灭,这使孙氏与荆州人民的结怨越来越深。

孙权接替孙策掌管江东后,继承父兄遗愿,先后三次进攻江夏。最终,在原黄祖部将甘宁的帮助下,孙权于公元208年成功擒获黄祖,拿下梦寐以求的江夏郡大部。

然而,孙权还来不及进攻荆州,刘琮就将荆州拱手送给了曹操。

孙权为何同意借荆州?刘备惹不起,如果他翻脸后果很严重|三国24

兵不血刃地拿下荆州后,曹操欲乘势一举鲸吞江东,一统天下。然而欲速则不达,习惯了先发制人的曹操,这次却被孙刘联军主动出击打了个措手不及,在赤壁遭遇一场大败。

曹操知道短期内一统天下无望,于是撤军北回,留下曹仁等“六军”守卫荆州。

孙刘联军则乘胜追击,联袂进攻南郡,南郡之战爆发。

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在刘备、关羽的配合下,经过将近一年的时间,成功迫使曹仁弃城而逃,南郡遂为东吴所有。

此时,距孙坚第一次攻打荆州,已经过去整整17年时间。

成功拿下荆州,孙权终于可以告慰父兄在天之灵了。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孙权就将荆州(南郡)“借”给了刘备。这是怎么回事呢?

孙权为何同意借荆州?刘备惹不起,如果他翻脸后果很严重|三国24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从赤壁之战后,谁才是荆州的真正主人说起。

争议:荆州是姓刘,还是姓孙?

在刘琮投降曹操之前,荆州的主人是刘表及其子刘琮,这点是毫无争议的。而在刘琮降曹,至赤壁之战结束这段时间内,曹操则是荆州的实际控制者,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在孙刘联盟将共同的敌人曹操逐出南郡后,联盟开始内卷,孙、刘双方都自认是荆州的主人。

那么,究竟谁才是荆州的主人呢?

荆州牧刘表病逝后,其子刘琮接任荆州牧。随后曹操挥军南征,刘琮束手,

举荆州之众投降曹操,曹操

以刘琮为青州刺史,封列侯。

刘表在荆州长达二十年的统治宣告结束。

孙权为何同意借荆州?刘备惹不起,如果他翻脸后果很严重|三国24

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以左将军的身份,向朝廷举刘琦为荆州刺史,随后以刘琦的名义招降了荆州南部四郡(武陵、长沙、零陵、桂阳郡)。

同年,刘琦病逝,刘备被推举为荆州牧。此时,孙权的军号只是讨虏将军(杂号将军),兼领会稽太守。

周瑜、关羽合力击败曹仁,拿下南郡后,孙权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刘备则拜关羽为襄阳太守(遥领),周瑜、关羽两人错处于南郡。

刘备再次以左将军的身份,上表奏封孙权为代理车骑将军,兼任徐州牧(遥领)。

综上所述,刘备是刘琦之后的新一任荆州牧,而同时期孙权则是徐州牧。所以,从法理上讲,刘备才是荆州真正的主人。也就是说,此时荆州是姓刘(备),而非姓孙。

孙权为何同意借荆州?刘备惹不起,如果他翻脸后果很严重|三国24

刘备:夺取南郡(荆州)是既定战略目标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诸葛亮的《隆中对》是刘备集团的行动指南。

诸葛亮认为,在曹操一枝独秀,孙氏占据江东已历经三代,根深蒂固的情况下,刘备要想实现“信大义于天下”的宏伟目标,就要先占据“其主不能守”的荆州,站稳脚跟,然后再西取益州,勤修内政,等待时机成熟时,从荆州、汉中同时北伐中原,成就霸业。这就是《隆中对》中的战略设想。

孙权为何同意借荆州?刘备惹不起,如果他翻脸后果很严重|三国24

为了实现《隆中对》中的战略设想,早在刘表时期,刘备、诸葛亮就开始在荆州进行布局。

建安六年(201年),刘备在汝南被曹操打败后,逃到荆州投靠刘表。由于刘备头顶“衣带诏”唯一幸存者的光环,因此受到刘表的厚待。不过,礼节归礼节,老江湖刘表实际上并不信任刘备,他只是安排刘备驻扎在新野前线,作为自己对抗曹操的前哨。

刘备在新野广纳天下豪杰,并利用刘琦与其后母蔡氏之间的矛盾,成功拉拢了刘琦。后授意刘琦请缨代替战死的黄祖出任江夏太守。

至此,刘备已在荆州完成了初步的战略布局,时机成熟时,他就会进攻襄阳。

孙权为何同意借荆州?刘备惹不起,如果他翻脸后果很严重|三国24

然而,刘琮不战而降打乱了刘备的计划。不过,有了《隆中对》加持的刘备已今非昔比,他迅速启动B计划,与孙权联手将曹操打败,迫使曹操退出荆州。

在此过程中,刘备再次先发制人,在荆州进行战略布局。

1、抢占北道:威慑江陵

刘备与周瑜围曹仁於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三国志·魏书·李通传》

南郡之战时,刘备为了配合周瑜进攻江陵,就派关羽在江陵北部地区(北道)阻击支援曹仁的援军,

史称绝北道之战。

孙权为何同意借荆州?刘备惹不起,如果他翻脸后果很严重|三国24

关羽成功完成了阻击任务。曹仁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被迫弃城北回,周瑜成功拿下南郡。不过,此时“北道”,也就是江陵北部地区仍然在关羽手中。

也就是说,关羽与周瑜实际上是“错处”于江陵。

2、夺取荆南四郡:孤立江陵

在周瑜围攻南郡,以及关羽在“绝北道”鏖战的同时,刘备也没有闲着,他率赵云等人以刘琦的名义进攻荆南四郡,

四郡守将皆降。

周瑜能够如愿拿下南郡,刘备功不可没。首先是关羽在江陵北边成功阻击了支援曹仁的曹军,其次,张飞直接参加了攻打江陵的战役。

因此,在拿下江陵后,周瑜将江陵对岸的

孱陵(后改名公安)划归刘备。

孙权为何同意借荆州?刘备惹不起,如果他翻脸后果很严重|三国24

此时,刘备控制了南郡的南岸,只要刘备不放行,江陵一兵一卒都无法南下。同时,由于江夏的南岸(北岸在曹操手中)也在刘备手中(刘琦的地盘),所以,要从江陵东下京口,也要刘备说了才算。

综上所述,赤壁之战、南郡之战的最大赢家是刘备。

两战过后,刘备取得荆州七郡中的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以及半个江夏郡。南郡虽然在孙权手中,但是,江陵的北方有强敌曹操虎视眈眈,而东、南方向则是刘备的势力范围,也就是说,江陵已陷入曹、刘两家的包围之中。

对孙权来说,江陵(南郡)实际上已成为烫手的山芋。

权稍畏之,进妹固好—《三国志·先主传》

孙权并不糊涂,他很清楚在当前的形势下,一旦刘备翻脸不认人,以荆州牧的身份强攻南郡(江陵),那么,江陵就会凶多吉少。

因此,他将妹妹嫁给刘备,企图通过联姻来巩固孙刘联盟。

孙权为何同意借荆州?刘备惹不起,如果他翻脸后果很严重|三国24

但是,“

跨有荆、益

”是刘备集团既定的战略目标。

因此,刘备对南郡是志在必得,他是不可能因为成为孙权的妹夫,就放弃对南郡的野心的,在这点上,孙权是失策了。

曹操:开辟东部战场

十四年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秋七月,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三国志·武帝纪》

赤壁之战遭遇惨败后,曹操领教到了孙刘联盟强大的实力,他决定改变策略,对孙权、刘备进行各个击破。

于是,曹操开始在淮南地区

厉兵秣马

,计划从寿春、合肥、濡须经巢湖进攻江南,直捣孙权的江东根据地。

孙权为何同意借荆州?刘备惹不起,如果他翻脸后果很严重|三国24

建安十四年(209年),曹仁在南郡受到孙刘联军的围攻,形势非常危急。此时,曹操却一反常态地没有亲自援救曹仁,而是在谯地组建、训练水师。同年七月份,曹操到达合肥,出巡淮南,

在黄陂附近屯田,做好与孙权打持久战的准备。

另外,曹操故伎重演,强制将淮南民众内迁(结果民众受惊逃往吴境),

企图以坚壁清野战术阻止孙权北上。

综上所述,赤壁之战后,曹操为了避开孙刘联军,在淮南地区开辟了东部战场(曹军从合肥经濡须水南下就可直达

秣陵)。孙权因此面临在荆州、淮南双线作战的压力。

孙权为何同意借荆州?刘备惹不起,如果他翻脸后果很严重|三国24

孙权:战略重心北移,死磕合肥

南郡之战时,孙权为了牵制曹军,亲自率兵进攻合肥,史称第一次合肥之战。此战打了曹军一个措手不及,距拿下合肥仅一步之遥。但关键时刻,孙权中了别驾蒋济的虚张声势之计,误以为曹操大批援军即将到来,于是烧阵撤退,合肥之围得解。

这表明,赤壁之战后,孙权决定将战略重心北移。

孙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江南以江淮为险,而守江者莫如守淮。南得淮则足以拒北,北得淮则南不可复保矣。”——《读史方舆纪要》。

南郡之战后,曹操虽然退回江右以北。但是,曹操的势力范围与东吴的地盘之间只隔了一条长江天险,中间完全没有战略缓冲地带。

这对孙权是非常不利的。

孙权为何同意借荆州?刘备惹不起,如果他翻脸后果很严重|三国24

长江流域并不都是宽阔无际或水流湍急的天然屏障,相反,在很多地方存在着很多易攻难守的突破点。在这种情况下,东吴要确保江左安全,就要将防线前推至淮河流域,控制住淮河南下的通道,在长江与淮河之间建立起战略缓冲区。

这就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守江必守淮”战略原则。

在具体策略上,孙权选择合肥作为突破口。他六次北伐死磕合肥,就是为了实现

“守江必守淮”的战略目标。

综上所述,赤壁之战后,孙权为了巩固江东地盘,开辟了北方战场,死磕合肥。

在这样的情况下,兵力不足的孙权无法兼顾荆州、合肥双线作战,在荆州方向,他必须借助刘备的力量,才能与曹军对抗。

孙权为何同意借荆州?刘备惹不起,如果他翻脸后果很严重|三国24

孙权北伐路线

摊牌:刘备“讨”荆州,孙权顺水推舟

曹操开辟东部战场,迫使孙权将更多的兵力放在北方前线,导致守卫南郡的兵力出现缺口。

雪上加霜的是,江陵在北有襄阳威慑的情况下,又被刘备集团三面包围,形势不容乐观。

另外,孙坚、孙策、孙权三人接力与黄祖作战,时间长达17年,期间曾有过屠城的暴行,导致与荆州人民结怨很深。而荆州牧刘备则深具人望,受到当地吏民的一致拥护。

更糟糕的是,周瑜又在此时病逝,让孙权更加焦头烂额。

孙权为何同意借荆州?刘备惹不起,如果他翻脸后果很严重|三国24

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三国志·周瑜传》

夺取荆州一直是刘备集团既定的战略目标。

在看到孙权在南郡面临的窘境后,刘备知道夺取南郡的时机已经成熟,但孙、刘双方毕竟是联盟关系,而且孙权又是他的小舅子,因此,刘备决定先礼后兵。他以荆州牧的身份,亲赴京口向孙权“讨”要荆州。

孙权是聪明人,他知道如果不同意将南郡还给刘备,那么,就给了刘备攻打南郡的借口,毕竟刘备才是正牌的荆州牧。如此一来,孙刘联盟就将解散。

如果曹操趁机南下巢湖,那么,他就会顾此失彼,极端情况下,南郡与秣陵都可能不保。

孙权为何同意借荆州?刘备惹不起,如果他翻脸后果很严重|三国24

因此,一番权衡之后,孙权决定以退为进,暂时将南郡还给刘备。

这样可以让刘备在荆州担当抗曹操先锋的角色,而他则可以集中兵力进攻淮南地区,以实现将防线前移至淮河流域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孙权来说,江陵已成为一块烫手的山芋。

如果刘备翻脸以荆州牧的身份攻打南郡,那么,孙权有可能会吃不了兜着走。在这种情况下,孙权选择顺水推舟,将南郡暂时归还给刘备,可谓是明智之举。

孙权为何同意借荆州?刘备惹不起,如果他翻脸后果很严重|三国24

结语

在《三国志》中,“借”荆州的说法,只在《吴书》中出现,而在《蜀书》、《魏书》中却绝口不提此事,这说明此说法只是吴人的片面之词而已。

事实上,身为荆州牧的刘备“借”荆州,本身就是不符合逻辑的。所以,刘备是向孙权“讨”荆州,而不是“借”荆州。

孙权之所以同意将荆州还给刘备,则是因以下三点:

原因一:当时刘备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惹不起。

原因二:孙权当时兵力不足,无法在西、北两路与兵多将广的曹操对抗,只好借刘备之力在西线(荆州)对抗曹操;

原因三:东吴的当务之急是夺取淮南、控制淮河,以便将防线前移。因此,对孙权来说,荆州的战略地位已经相对下降。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孙权才决定将荆州暂时归还给刘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