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美人在怀,为了自己的形象,他毅然不爱美人前言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故事概述:绝色美女被抢,赵匡胤拔刀相助,千里护送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故事真伪:亦真亦假英雄不爱美人:千里相送,面对绝色美女的情根深种,赵匡胤虽心动,但不能接受,他不能丢了自己的形象结言

不恋私情不畏强,独行千里送京娘。 汉唐吕武纷多事,谁及英雄赵大郎!

在宋太祖赵匡胤的身上发生过很多传奇的故事,比如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兵不血刃,杯酒释兵权等等。但,值得一说的是,在赵匡胤身上还有一个英雄救美的传奇故事,那就是“千里送京娘”。这个故事从宋朝产生开始,历经明清时代,直至今日,被各种文化形式不断地演义,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在民间,一提及宋太祖赵匡胤,十有八九会与赵京娘联系起来。那么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详情是怎样的呢?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是曾经的真实,还是后人的演义?赵匡胤为什么要千里送京娘呢?

且看小编带你走进这一千古流传的传奇故事。

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美人在怀,为了自己的形象,他毅然不爱美人前言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故事概述:绝色美女被抢,赵匡胤拔刀相助,千里护送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故事真伪:亦真亦假英雄不爱美人:千里相送,面对绝色美女的情根深种,赵匡胤虽心动,但不能接受,他不能丢了自己的形象结言

赵匡胤千里送京娘

关于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最早的出处是明人冯梦龙编写的《警世通言》(《三言二拍》三言之一)中的《宋太祖千里送京娘》。根据《警世通言》中的记载,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赵匡胤“发迹变泰”之前。

发迹:是指一个人从地位卑微到地位高贵。

变泰:泰,六十四卦中的一卦,泰卦。由坏运到好运的转变。

发生的地点在山西太原。赵匡胤一路护送京娘从山西太原到蒲州(今永济县)老家,实际上是九百里(古人喜欢说一个大概,称它是千里)。

故事的起因:

赵匡胤年轻的时候,不仅武艺高强,而且爱打抱不平。他在开封看不惯汉未帝刘承祐沉溺于歌舞之中,于是大闹御花园,把汉隐帝给得罪了,全国通缉他,赵匡胤只得亡命天涯,逃到了山西。

《警世通言》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个管闲事的祖宗,撞没头祸的太岁。先在沛京城打了御勾栏,闹了御花园,触犯了汉未帝,逃难天涯。”

赵匡胤在山西,寄居在叔叔赵景清(是一个道士)所在的一个道观(清油观)里。结果他意外地发现了在清油观里关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也就是我们的女主了,她年芳十七,叫赵京娘。赵京娘跟随父亲到阳曲县去烧香还愿,路上遇到两个强盗头子,把她给劫持了(因为赵京娘长的很漂亮)。

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美人在怀,为了自己的形象,他毅然不爱美人前言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故事概述:绝色美女被抢,赵匡胤拔刀相助,千里护送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故事真伪:亦真亦假英雄不爱美人:千里相送,面对绝色美女的情根深种,赵匡胤虽心动,但不能接受,他不能丢了自己的形象结言

剧照-- 周扬饰演的赵京娘

《警世通言》载:“眉扫春山,眸横秋水。含愁含恨,犹如西子捧心;欲位欲啼,宛似杨妃剪发。琵琶声不响,是个未出塞的明妃;胡前调若成,分明强和番的蔡女。天生一种风流态,便是丹青画不真。”

用古代的四大美女来比这一个美女,说明赵京娘是一个绝色女子,有着倾国倾城之姿。

都是美色惹得祸,这两个强盗头子都想跟赵京娘成亲,他们不肯相让。商量之下,他们决定再去抢一个美女,于是将赵京娘暂时寄居在清油观里,并胁迫观里的道士小心看管着。

知晓实情后的赵匡胤,一怒之下把道观砸了,将赵京娘救了出来,并决定亲自护送她回蒲州老家。

于此,便有了赵匡胤千里送京娘这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一提到赵匡胤,大家都知道宋太祖千里送京娘的故事。那么,这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到底是真的还是后人虚构的?

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美人在怀,为了自己的形象,他毅然不爱美人前言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故事概述:绝色美女被抢,赵匡胤拔刀相助,千里护送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故事真伪:亦真亦假英雄不爱美人:千里相送,面对绝色美女的情根深种,赵匡胤虽心动,但不能接受,他不能丢了自己的形象结言

剧照--关咏荷饰演的赵京娘

八个字:不敢说真,不敢说假。

(1)故事基本框架符合历史事实,整个故事的背景是在五代十国后汉隐帝时期,符合赵匡胤的正史记载的历史事实。

(2)宋代笔记记载赵匡胤曾在山西任职,南宋诗人陈师道在其笔记《后山谈丛》中记载了赵匡胤在太远做过镇将。

(3)赵匡胤到过蒲州,也就是赵京娘的老家。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族叔朱牟所写的笔记《曲洧旧闻》中记载了赵匡胤非常喜欢喝山西蒲州的酒,而且当了皇帝后,将其当做御酒。这说明赵匡胤年轻的时候,一定在蒲州生活过,很熟悉蒲州的酒水。

(4)赵匡胤的人品和故事中描写的基本相符。在此故事中,描写了赵匡胤一个很有特色的人品——不贪女色,这跟历史上的赵匡胤很相符。根据历史记载,赵匡胤后宫宫女仅有二百多人,要知道隋唐时期皇宫中的宫女动辄就是几万人,这说明赵匡胤确实是一个不贪女色的人。

根据以上这四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我们不敢说这个故事是假的,因为故事中有很多地方和文献史料的记载是共通的;但我们也不敢说它是真的,因为故事中的女主赵京娘这个人物,在正史中没有任何相关的记载。若女主都不存在,那就值得我们去深思了。

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美人在怀,为了自己的形象,他毅然不爱美人前言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故事概述:绝色美女被抢,赵匡胤拔刀相助,千里护送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故事真伪:亦真亦假英雄不爱美人:千里相送,面对绝色美女的情根深种,赵匡胤虽心动,但不能接受,他不能丢了自己的形象结言

赵匡胤千里相送京娘

为了行走方便,赵匡胤和赵京娘二人便以兄妹相称。在护送赵京娘的路上,赵匡胤遇到了劫持京娘的那两个强盗头子。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的赵匡胤,二话不说,将他们全杀了,给京娘报了仇。

赵京娘非常感激赵匡胤对她的帮助,在她的心里已经将赵匡胤当做了她的再生父母。二人一路相随,赵匡胤一路上的所作所为,让赵京娘一点一点地加深了对救命恩人的认识,渐渐对赵匡胤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从刚开始的感恩到后来的喜欢,爱慕。赵京娘她喜欢上了这个拯救他的“英雄”,最后这个十七岁的赵京娘决定要嫁给赵匡胤。

《警世通言》载:“今日蒙恩人拔离苦海,千里步行相送,又为妾报仇,绝其后患。此恩如重生父母,无可报答。倘蒙不嫌貌丑,愿备铺床叠被之数,使妾少尽报效之万一。不知恩人允否?”

于是,赵京娘直言不讳地向赵匡胤表明了自己的心意,要嫁给他。这在那个时代,对于一个十七岁的女孩来说,是很不容易的。

首先,赵京娘是个绝色美女,再者,她对赵匡胤是非常的爱。俗话说得好,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纸。面对赵京娘此举,赵匡胤这一下子不得了了,一个美女向他投怀送抱,还要嫁给他,幸福来的太突然了。如果换作是一般人的话,早就屁颠屁颠地答应了。然而赵匡胤不是一般的人,他将来是要成王作祖的人,他一口拒绝了赵京娘,但他却没有说出一句不喜欢的话。

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美人在怀,为了自己的形象,他毅然不爱美人前言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故事概述:绝色美女被抢,赵匡胤拔刀相助,千里护送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故事真伪:亦真亦假英雄不爱美人:千里相送,面对绝色美女的情根深种,赵匡胤虽心动,但不能接受,他不能丢了自己的形象结言

剧照--陈建斌饰演的赵匡胤

赵匡胤是这样说的:

《警世通言》:“贤妹差矣!俺与你萍水相逢,出身相救,实出恻隐之心,非贪美丽之貌。况彼此同姓,难以为婚,兄妹相称,岂可及乱?”

从这段话可知,赵匡胤拒绝赵京娘有两点理由:

(1)两人同姓,同姓不婚。

(2)两人已经是兄妹相称了,这个关系不能乱。

这是拒绝的第一个阶段,赵匡胤拒绝的理由很明了,但是却丝毫没有说我赵匡胤不喜欢你赵京娘。

第二个阶段,随着二人进一步的相随陪伴,这个理由渐渐站不住脚了,赵匡胤然后又说了一个理由,他说我这个人一生最重义气,我是为了讲义气,才送你回家的。我一旦接纳了你,那跟天下的强盗没有什么区别,天下的英雄豪杰都会笑话我,说我是虚情假意,为了贪图美色,所以我不能接受。

《警世通言》:“贤妹,非是俺胶柱鼓瑟,本为义气上于里步行相送。今日若就私情,与那两个响马何异?把从前一片真心化为假意,惹天下豪杰们笑话。”

我们来看赵匡胤的理由,无论是同姓,无论是兄妹,无论是义气,无论是笑话。所有的这些理由都是外在的。最高的一个理由,怕别人笑话,不是我不喜欢你,而是怕别人笑话我。

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美人在怀,为了自己的形象,他毅然不爱美人前言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故事概述:绝色美女被抢,赵匡胤拔刀相助,千里护送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故事真伪:亦真亦假英雄不爱美人:千里相送,面对绝色美女的情根深种,赵匡胤虽心动,但不能接受,他不能丢了自己的形象结言

剧照--宋太祖赵匡胤

所以,赵匡胤对赵京娘这个美人儿的确是动心了的,但他不能接受她的这个回报,他的这个“侠义”的形象不能丢。

他把义气看得高于一切,他施恩不求回报,而且拒绝回报;面对美人的投怀送抱,他俨然一副“英雄不爱美人”的高大形象。要知道,诸如枭雄刘邦,项羽等人都要面临着“是要江山还是要美人”的艰难问题,而且这一般都是很难决断的,有的人甚至是既要江山又要美人,而赵匡胤很干脆,直接是“不爱美人”。

虽然赵匡胤很“心动”,但最终他还是要“不爱美人”,这个举动保持了他“重义气”的形象,让天下的英雄豪杰都为之称道,这让他声名鹊起,在天下人之间有了一个良好的名声。这才是他现在所需要的,他不能因为儿女情长而断送了他的大好前程,因为他胸有沟壑,他还要去施展他的远大抱负。

千里护送,面对美人的款款深情,赵匡胤心动了,但他不能接受美人的回报,他要做那个“英雄不爱美人”的赵匡胤,而不是沉溺于私情中的赵匡胤。

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美人在怀,为了自己的形象,他毅然不爱美人前言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故事概述:绝色美女被抢,赵匡胤拔刀相助,千里护送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故事真伪:亦真亦假英雄不爱美人:千里相送,面对绝色美女的情根深种,赵匡胤虽心动,但不能接受,他不能丢了自己的形象结言

剧照--赵匡胤

正如他所写之《咏日》:“欲出未出光辣挞,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走向天上来,赶却残星赶却月”。在诗的字里行间体现着他那胸怀凌云之志,可谓大气十足。他借着这首诗表明了自己的心意,他赵匡胤踌躇满志,怎可因儿女私情而断送他的前程抱负。

他赵匡胤要的是,嫉恶如仇,仗义所为,不贪女色,不求回报的这么一个高大的形象。

殊不知,他的这一举动,却葬送了那美丽可儿的赵京娘。

本文作者:点点文史 参考资料:《警世通言》《后山谈丛》《曲洧旧闻》《宋史》

继续阅读